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千金姬 明朝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你们是些什么东西,竟敢拿下等散翅充进鲍翅来送上小姐的桌面了!今儿我们就是要来看看,是不是你们自己藏私吞吃了!若拿住赃,绑到澹台姨娘面前,看不打死你们这帮老刁奴!”泼东西的那个丫鬟铁青着小脸大声呵斥,气势真是杠杠的,跟王熙凤有得一拼。

妇人明显是忍气吞声,擦了擦脸,道:“我陶春英在厨房也快二十年了,再怎么没眼力,也不敢在小姐的饭食里动手脚,清秋姑娘这么说,那可真是冤枉死我们,就请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私藏了什么东西。”

泠然听到这里就有些奇怪,她看这两个丫头来者不善,当然也不敢大喇喇坐在那里吃饭了,早就闪到了角落。心想:不是都说楚相只有一个独子楚玉吗?怎么又冒了个小姐出来?

三六 独处山居

更新时间2012…1…10 20:46:04  字数:2278

只见那清秋丫鬟一脸戾色地上来,将桌上的菜色审视了一遍,鼻眼里哼哼着道:“虽还没看见鱼翅,不过吃的东西比我们好多了,还敢说手脚干净!”

陶春英和厨房里一干人也不接嘴,清秋给诗倩使了个眼色,诗倩“哐啷”一声丢了托盘,两人就翻箱倒柜地寻找起来。

这两个丫头名字都挺文雅的,想不到这么蛮横,古代都出淑女这个观念看来真的要改一改了。泠然缩在一角琢磨着会不会像红楼梦里写得一样,让她们翻出私藏了什么“玫瑰露”之类的东西来。

大约是这里的响声惊动了外间的人,厨房的大掌事团团脸上堆着笑跑了进来,上去就拉清秋,手里好像塞什么东西过去,道:“清秋姑娘,清秋姑娘,别发火,这不,是昨夜相爷的寿宴上用的鲍翅太多了,今儿匆忙,也没让人送货过来,又不敢拿冷的馊的热一热送给小姐,所以她们可能才掺了一些配菜的材料进去。小姐那是什么人品啊!澹台姨娘又是何等的度量……”

泠然冷眼看着厨房里头的人对着小姐的两个丫头都低声下气,心想:看来那什么澹台姨娘和小姐都是不好招惹的人,以后听见她们的名头乘早要躲得远远的。

掌事一边说着,陶春英已经憋不住了,猛地插嘴道:“都是好东西,我们没掺别的进去……”

那胖子瞪了她一眼,斥道:“好没眼力劲的东西,小姐还能冤枉你们?给我闭嘴!”

陶春英和一众婆子大概真的是受了委屈,一个个眼神里都透出愤懑不满的意思来,不过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清秋把掌事塞的东西拢进了袖子里,冷冷地看着众妇人,一时也没再说什么。

那诗倩明显是听清秋的,见她停下了翻找的动作,便也站到她身边。

清秋口气明显好了许多,道:“何掌事,我知道陶嫂子是你的弟媳妇,不过你想帮着她也不用拿相爷的寿宴来压我们,要知道相爷可是最疼爱我们小姐的。”

“是,是,是。”何掌事一连应了三声是,道:“小姐是澹台姨娘养出来的,好性子那是不用说的了,相爷疼爱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做下人的,服侍不周本该受到教训。姑娘们这就消消气回去代我们先向小姐陪个不是,一会儿我亲自下厨,给小姐做一份她最爱吃的菊丝酥,让人送到赤凤居去。”

大约何掌事在府里也是有些脸面的,清秋被他一顿哄劝,已经没有了怒容,最后又丢下几句门面话,终于招呼诗雅一起走了。

陶春英一边擦着脸上头上的鱼翅汤,一边就流下了眼泪。

何掌事安慰了两句,忙到前面做点心去了。

婆子拿扫帚抹布等物将地上的东西都收拾了,劝陶嫂子吃饭,陶嫂子抹了把眼泪,摇摇头饭也不吃就走了。

气氛一时降到了冰点,大家总算又坐了回去,却吃得很不是味道。

泠然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个……不是说襄王是独子吗?怎么还有个小姐?”

“你是新来相府的吧?”一个大婶看了泠然一眼,道:“小姐是相爷的养女,本来是澹台姨娘娘家的亲戚,因为府里人丁实在不旺,相爷就允许了澹台姨娘领养过来,也是她有这个福气,别的姨娘想学着领孩子回来的,相爷都是不准许的。”

泠然这才恍然,点头道:“多谢婶子指教。”

“这孩子说话还挺有学问的样子,你是怎么进相府的?没听说最近买人啊!”那女人对她感兴趣起来。

“是别的大人送我们进相府做丫鬟的。”泠然含糊其辞地说,有时候她也不会那么鲁莽,把什么话都说个明白。

那个大婶也就不问了,另一个道:“你刚进来不知道,这里事事要小心,你只管好兰泽山房,那地方特别,轻易也不会有人去招你。”

泠然连连点头,心想,电视小说里都说古代豪门里头的婆娘们一个比一个毒,而且欺负人不讲理由,狠命着来,厨房里这几个看起来倒也不是坏人啊!正常得很嘛。

她一一请教了几个大婶嫂子的称呼,吃完了还帮着把碗筷都收拾了,话说这活在前世她可从来没做过,都是妈妈一手包办的。现在孤身一个人,她才体会到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一边洗着碗,眼睛都湿润了。只希望没了她这个包袱之后,爸爸妈妈能过得好一点吧。

等都收拾完,天已全黑了。

跟她说了最多话的那个毛婶子提了一盏白纸糊的灯笼给她,道:“天黑,拿去吧,明日记得带下来还我。”

泠然道谢了,提着灯笼出来,刚好当做是饭后散步,不紧不慢地爬回了兰泽山房。她将大堂香案左右的蜡烛都点亮了,才发现这里不知什么时候有人来过了,先前被摘下来的那幅画已经被挂了回去,想是吴伟新画的像还不如这幅令襄王满意。也不知碧晴他们去襄王府那边怎么样了,她们几个到底被分派到了何处。

她记起李嫂子和古妈妈的吩咐,寻出香来就着蜡烛点了,站着拜了三拜,插进香炉之后,见挂着画像的那堵墙后面还空了一大截,就拿着蜡烛转进去看到底是什么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