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走上前几步,一掌轻轻拍到楚玉的肩上,用带着几分慈祥的语调道:“玉儿,你要相信为父,这件事,内中曲折不少,总之父相担保短时间内就铲除幕后主使,以后这些人再也不可能威胁到我未来的儿媳,可好?”
在大事上,素来是楚留香做主,楚玉今夜来兴师问罪,也是对红绡新仇旧恨添在一起才没有顾及父亲的脸面,此时见他用着商量的口吻,一副期待之色望着自己,当然也相信父亲不会无端端说出这番话,此时下人众多,他缓缓垂下眼帘,“父相既如此担保,但等水落石出之日,再与子墨说不迟。”
楚留香点点头,又拍了拍楚玉的肩,示意他息怒。
隔日已到重阳,听说是登高怀远的好日子。
天公不作美,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而且一下就从早晨直下到下午,天气明显更加凉了。
北方下雨本来就少,如此一直下大雨更是稀罕,泠然望着窗外的天空,想起了江南烟雨,思乡情绪浓浓地攫住了心。
冯氏姐妹前来求见,她也让人借故推了,这两日她对艳艳那一晚奇怪的举止有些疑心,也没再让她进房侍奉,只让陶春英给她箍了一个绣花立架,置于榻上有一针没一针地绣着。
才过了晌午,在外忙碌的陶春英进来笑着说了声:“王爷回来了。”便很快退了出去。
泠然没有回头,依旧看着窗外的雨丝。
她身前是一幅糟蹋了上好云缎绣的一条龙,可是看起来龙不像龙,倒像条丑陋的虫子。
楚玉带着一丝风雨的气息站到了她的背后,“在看什么?”
这两日王爷回府比以往更加早了,他的陪伴已成了一种习惯,泠然有些忧心,因为感觉到他站到了房里,整个屋子都有了生气,尤其在前晚遇刺之后,红绡公子再也没有出现说过什么,听说昨日乘着楚玉上朝的时候相爷传命遣了十二夫人默涵出府……
也不知道红绡是怎么办到的,显然他为默涵费了不少心思,他与默涵必定有很深的渊源……
“看雨,想家。”她慢慢垂下头,如果没有前日的意外,也许她今日早就雨中漫步去了。
“这么可怜”楚玉坐到了她的身边,学她一样抬头望着天空,“很喜欢雨?”
泠然忽然想到他什么都能想法子弄来送与她,雨却是不受他控制的,便道:“是啊,非常喜欢,不仅喜欢在雨里看景,还喜欢听着雨声入眠。”
楚玉轻轻触了触她的脸,问道:“日日在府里,是不是闷坏了?”
泠然抬头看他,却没有回答。
这还用说么?自从脚出了状况,她都快闷出病来了。
“我知道一处地方,倒像江南,带你去瞧瞧。”他说做就做,取过床头的披风就为她笼上。
“现在?”泠然不解,雨下得这么大,要去外面看景?
“嗯。”楚玉一把就抱起了她,笑道:“重阳节,正适合登高。”
抱着她一径出了王府,楚玉只让秦子陵和苏小序随行,两人都穿上了蓑衣,给王爷披上了一件材质特别的披风,宝蓝色,外面倒像蒙了一层防水布似地,水珠滴在上面就瞬间滚了下去,相府的宝物真是多。
两个小太监紧跟在边上打伞。
楚玉人高,泠然回头见他们擎着雨伞好像累得慌,就想说不要出去了,可一看他紧抿的嘴唇,就知王爷这股劲上来了压不住,何况秋风秋雨袭来,自己也甚是喜欢,也就由得他折腾。
坐上了马车,顿时温暖起来,楚玉坐到她侧后方,轻轻将她拢着,身上传来清淡好闻的气息。
越与他相处,泠然就越没有自信,他这么理所当然地对她好,就好像已经是夫妻一般,弄得她也很享受这种被人宠着的感觉,虽然心中一直警惕,但好像也没什么用。
想她只不过说了一句喜欢雨中看景,他就带着她出了城,行驶了大约一两个时辰,眼看将近黄昏,才到了一座山脚下。
楚玉命马车停在山脚,雨虽渐渐小了,不过外头到处是湿漉漉一片,入秋,山上的黄栌树枫红一片,在迷蒙的雨雾中形成别样的风景。
“我这样子,怎么上山?而且天也快晚了,不会下不了山吧?”泠然揭开帘子,疑惑地不肯下车。
“可是你要赏雨中景色的,若是晚了,山上有寺庙,住下也无妨。”楚玉下车,示意背她上山。
既已来了这里,看着空无一人的山中雨景,泠然也起了兴致,也不推辞,乖乖伏到了他背上。
楚玉竟命秦子陵和苏小序在山下相守,由泠然圈着他的脖子打着伞,两人就这样一路在风雨中慢慢沿着山道拾级而上。
这山并不高,但山中景色却好,到处可见苍松翠柏,走了不远就见到泉水,还有一种奇特的树泠然好像并未见过,叶如人的手掌,且是掌状复叶,多生七瓣。
楚玉见泠然一直看着那颗树,道:“这叫娑罗树,是佛门圣树,山上有金代行宫,现在已成了寺庙,若是天色好时,这里游客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