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岷山书院学生的名头也只是让学生获得旁人的羡慕与尊重,但要真发生那样的事,这个身份就是桐哥儿救命的法宝。
没有人敢当着天下人的面这样侮辱岷山书院的学生,包括权势最顶端的当今。
孔言措呼出一口气,“你放心,以后我再不会带他去见那些客人,今天其实也是意外。”孔言措看了眼还迷糊着的徒弟,建议道:“要不,再把刘海留长一些。”
“这倒不用,再长就遮住眼睛了,这样刚刚好。”魏清莛将他额前的头发弄好,拉着桐哥儿的手道:“桐哥儿今天没有吃肉,晚上姐姐给你做好不好?嗯,这段时间一直吃野味都吃腻了,我们今晚吃猪肉好不好?吃滑腻肥嫩的大红烧肉。”
魏青桐眼睛一亮,“还有蟹粉狮子头,红烧狮子头。”
魏清莛嘴角抽抽,“好,今晚给你吃四个狮子头。”
桐哥儿顿时欢喜的笑眯了眼,活像一只偷腥的小猫。
孔言措:“还有羊肉刷锅,嗯,上次做的那个手扒饭也不错。”
“不管做多少也要有时间,桐哥儿,走,姐姐带你去选你的任务,这可是关系到你以后在书院的生活和学习,我们一定要重视再重视,今天要是选不出合适的,我们就不做饭了,去食堂吃。”
孔言措连忙拦住她,“哪用这么紧张,还有两天时间呢,不急,不急。”
“去晚了,好任务都让人挑完了,耿少红可是千叮咛万嘱咐我一定要抓紧时间的。”
孔言措摇头道:“那是你们那边的情况,北院限制多,条件也多,可南院这边几乎是自由的,虽说前期难些,却比北院进步更快,要快些选人物的人是你,桐哥儿选不选都一样,他以后又不靠着固定的东西养家,最主要的是灵活。”
魏清莛本来就对岷山书院的这个制度是一知半解,孔言措这样一说,她就更加糊涂了。
孔言措见还有时间,觉得还是讲透比较好,不然,这孩子这么懵懵懂懂的只怕吃亏,就让俩人坐下,仔细的给俩人分析这其中的不同。
岷山书院之所以是其他书院无法超越的存在,关键在于,它有属于自己的货币。
在天子脚下的京城里自成一统。
岷山书院的货币叫角币,这是一种类似于银票的货币,它的换算价值和外头的银两铜板一样,称呼也一样,只不过是媒介不一样罢了,和现代的rmb性质一样。
书院建造之初,为了维持书院的运作,书院在外经营了不少的产业,后来为了锻炼学生,就将学生们丢到书院的产业里学习,让他们学会管理运用人才和各种经营手段,包括和人的交际。
这样的方式在后来不断的改进,最后的结果是书院拥有了一套完整的模式,在京城形成了城中城。
其中南院和北院的运作方式又不同。
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 选任务(二)
岷山书院有自己的商业区,在这些商业区里使用的都是角币,在里面经营的都是书院里的教员和学生,其中以南院为主。
每一个南院的学生在第一个长假都要开始接任务,书院整体上只是规定了要赚多少角币和点数,并没有限定方法。
学生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选择在已有的店铺上帮工,一种则是自己经营。
不管是哪一种,书院都不会给予对方任何帮助,最关键的是,在书院城里,学生买卖东西只能使用角币,不得使用银子等物,到了开学的时候,书院会根据学生这一假期所做的贡献计算贡献点,达不到一定额度就不及格,不及格的学生还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努力,但必须在下一个长假之前筹够点数,否则就会被劝退。
南院的学生大多都是要参加科举的,用一个长假的时间来做这些事,他们已经觉得很浪费时间了,要是还要在课余时间如此,他们岂不是要落后人一大步,所以很多人都牟足了劲儿。
但也有非常喜欢做这类工作的,那些家境殷实的人家会觉得麻烦,但对那些寒门子弟却是有大大的帮助,虽然书院没有明着帮助他们,但在书院城里,学生的交易更方便,更何况,在书院的钱庄里是可以将角币换成银两带出去使用的。
而对于北院的女学生,书院耿家宽容。
在岷山书院西面就是一大片良田,女学生第一次选人物可以获得一块一块田地和一个女仆,只要每年给书院上交一定的东西就可以了,而女仆的月钱是书院支付的。只要经营得当,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点数,在这里,北院学生的难度要低很多。
孔言措摸着胡子道:“所以桐哥儿的事不急,反正也没有什么任务可选,倒是你,趁着天色还早,还是赶紧去看看那儿还有什么好地吧。”
孔言措说的不错,魏青桐是不可能去给人帮工的。
“那我现在就去看看。”
魏青桐也感兴趣的起身,“我也要去。”
桐哥儿抓紧了姐姐的手。
魏清莛就挣得孔言措的同意后就拉了桐哥儿去。
北院的竖版前挤了不少的人,男的女的都有。
魏清莛看了一下,有兄弟陪着家里的姐妹或亲戚过来的,也有纯属看热闹的,魏清莛看了一圈,这才发现耿少红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