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璟年烦躁的抠抠脑袋:
“不明真相的百姓是最容易被有心之人煽动情绪的,我们得想个应对的法子。
都是大月的子民,总不能每次一有百姓闹事就粗暴的将人抓起来吧。
这样只会更加激起百姓的逆反心理。”
不同于秦璟年的烦躁,秦绾淡定的很。
“妹,你是不是有主意了?”
“的确有个主意,不过要借哥哥的笔名一用。”
“笔名?”
秦璟年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东阔先生,哥哥你这段时间努把力,争取再出一本话本,扩大东阔先生的影响力。
以后会用上的。”
说着秦绾小声在秦璟年耳边说了自己的计划。
“我懂了妹妹。”
当天晚上回到王府就开始写第二本话本子。
以射雕为原型,少了情情爱爱,多了保家卫国的国家大义。
另一处院子的秦绾也在提笔创作。
就在两兄妹奋笔疾书之时,宋勉宋尚书来到了定王府。
前段时间早朝,皇帝让宋勉负责调查当年国师是如何被百姓情愿当上国师的。
宋勉已经查出了些东西。
结果有些让宋勉意外。
原以为真是百姓受了国师恩惠,自发请愿封国师为国师。
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人为煽动的因素。
其中就有一项,当年国师为大雨求完雨后,有说书先生在茶楼说书,大肆称颂国师的善举。
而这鼓动百姓的说书人,竟然找不到人了。
宋勉觉得奇怪。
加上昨天那些定王府门口闹事的百姓,宋尚书奉皇上之命与定王共同商议解决此事。
定王听完宋勉调查的结果,也将昨晚孙子孙女调查的事情说了遍。
“竟然又是说书先生?”宋勉惊讶:“王爷可有找到那个说书先生?”
定王摇头:“未曾,我们找过去的时候那茶馆已经人去楼空了。
“呵呵,”宋勉冷笑,他现在确定了:“当年百姓请愿封国师的事果然有人在背后煽动。
按照王爷所说,多半是长生教的人。
那个国师,怕是多半也是长生教的人。
这种人哪里值得百姓信奉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