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愕然,唐秋离已经鼾声大作,梅婷颇感为难,有心叫醒他,让他去床上睡,可面对他赤luo裸的身体,如何受得了,就这样睡,万一出什么危险,梅婷情何以堪,传出去,岂不成为一大笑柄。
某位高官,手下统兵十数万,某日在洗澡桶里大睡,不慎吸入洗澡水,经医生抢救,方才脱离生命危险,司令部通告所属部队,严禁在洗澡时睡觉,禁止使用容积超过一立方米的洗澡桶
没办法,叫醒不是,睡又不放心,梅婷只好搬个小凳子,双手托腮,坐在睡态颇为不雅的唐秋离面前,履行保姆的角色,不时去扶一下他险些喝到洗澡水的头。
唐秋离就在洗澡桶里睡了一下午,梅婷也就傻看他一下午,不过,这丫头并没有感到枯燥无味,她几乎是细心的数过唐秋离浓黑的眉毛,他耳后一小块儿黑痣,也能过让这丫头研究好长时间。
夜幕降临,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唐某人,忽然醒来,挺身而起,振臂高呼,“我明白了”,那个知道他明白神马东西,不过,唐秋却全然忘记自己现在的形象。
没有一点儿思想准备的梅婷,坐在那里,直愣愣的看着*光大泄的唐秋离,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他奇怪的问道:“梅婷,你怎么在这这里?什么时候了?”
这时候,他才感觉身上凉哇哇的,低头一看,哎呦,彻底曝光了,得,身上这点儿秘密,都被这丫头破获了。
梅婷这才回过味来儿,大窘,转身捂住眼睛,高叫,“坐下”还好,没有夺门而出,否则,唐某人还得费尽心思去解释。
不用梅婷说,唐秋离已经无比听话的坐回桶里,并溅起漫天的水花。
好一阵难耐的寂静,似乎听得见两个人的心跳,唐秋离弱弱而又心虚的说道:“梅婷,给我拿件衣服”
梅婷转过身来,脸庞灿若朝霞,递给他衣服后,飞也似的逃了出去,尽管这种情景,在这丫头的心里,憧憬过无数次,可这也太突然了,就像渴望细细的雨丝,突然瓢泼大雨降临一般,让梅婷如何受得了。
唐秋离在屋子前面,看到了还显得有些局促的梅婷,他摊摊手,做了个无可奈何的动作,并对梅婷促狭的挤一下眼,梅婷的脸,又红了,对他做一个警告的动作,娇笑着跑开了。
看着梅婷丰满的背影,浑圆的臀部和纤细的腰肢,形成一道优美的曲线,挺直的双腿迈开,浑身的律动,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一种久违的火热,从小腹处升腾而起。
他慌忙看看四周,还好,没有别人,小dd已经支起帐篷,没有人看到自己现在这副猪哥模样。
他带着一团火热,看着梅婷远去的背影,忽然有一种极度的渴望,把这个动人的娇躯,揽在怀里,压在身下,找个机会,把这丫头吃了唐某人有了坏主意。
唐秋离往特种装备研究所走去,困扰他的问题,在洗澡桶里睡觉时,在梦中都思考这个问题,豁然开朗,迎面见到王旭兴奋的跑过来。
他微感诧异,王旭平时是个很沉稳的人,王旭看到他,兴奋的大喊:“师长,解决了,关键的问题解决了”
接着,王旭把唐秋离拉到实验室,一大帮研究人员,都在那兴奋的议论不休,唐秋离一眼就看到了一个仪器摆放在屋子中央,外部粗糙,体积也不小,世界上第一部雷达,在东方古老中国,华北太行山上,一个山洞里面诞生了。
整整一夜,唐秋离、王旭和这些研究人员,都在为改进雷达的性能何减小体积而忙碌,为了这部炮瞄雷达,把特种装备研究所里储存的电子元件,几乎消耗一空。
朝阳升起的时候,世界上第一部雷达,被安放在一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高射炮上,没有靶机,该如何检验雷达的性能?
工程师们创造性的利用风筝来代替靶机,为了能在,雷达上显示反射波,在风筝上绑着几大块儿铝皮。
巨大的风筝飞上天空,在地面上看去,风筝只是一个小黑点儿,并且好几个人在操纵,尽量让风筝模拟飞机的航线,飞行轨迹飘忽不定。
在雷达的导引下,高射炮的炮口,在不断的移动,一束束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射向蔚蓝的天空,人们都紧张极了,紧紧的盯着雷达显示屏,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一不小心,把这宝贝疙瘩吹坏了。
高射炮口转了好久,显示屏上,还是一片寂静,只有针形波束,在一圈圈的转动,人们把风筝拉近,雷达还是没有反应。
一种紧张而又沮丧的空气,在人们中间悄悄的流荡,王旭表情严肃,他皱着眉头,忽然过去,把雷达上面的几个电子元件,互相换了一下位置。
突然,“滴滴”如同仙乐般的声音响起,雷达屏幕上,一个黑点在不停的移动,但是,再也逃不开雷达波束的扑捉。
成功了大家欢呼起来,声音如此之大,以至于飞鸟都被惊飞,箭一般掠上蔚蓝的天空。
****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中国人的“天眼”
第三百四十四章中国人的“天眼”
世界上第一部雷达研制成功了,黄崖洞根据地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之中。
唐秋离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大的商机,那个国家拥有了雷达,就像是给自己的领空,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对付高空的战机,再也不用被动挨打了,等到炸弹临头,才发现敌方的飞机到来。
他必须把生产雷达的工厂,放在美国,一方面,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本土没有受到过任何攻击,可以有一个绝对稳定的生产环境,而且不受任何干扰。
另一方面,制造雷达的各种元件,当时的中国,根本生产不了,这是一个心酸的决定,唐秋离极其愿意,把世界上第一部雷达诞生地的荣耀,戴在自己祖国的头上,可惜,环境、条件都不允许,炮火连天、遍地烽烟的中国大地,如何能安稳的放置一台机床?
他只能这么做,实在是无奈之举,而且在美国,利用美国在战争初期的超然地位,可以把雷达卖到世界各地,除了那个东瀛倭寇、恶棍国家日本外,谁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客户,这里面的利润,用惊人来形容,绝不过分。
受第一部雷达研制成功的鼓舞,王旭和他手下的那些工程师们,决定马上大干,先生产出几千部,他们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标准化的生产车间,迅速改造好,并从后勤部调集了大批有技术功底儿的熟练工人,培训了了一批技术骨干。
然后,他们尴尬的发现,黄崖洞根据地后勤部仓库里,制造雷达所需要的电子元件,电子管、晶体管等,没有一点儿存货,这就是说,锅支上了,却发现米袋子空空如也。
事情汇报到唐秋离那里,他提出的解决方法很简单,买,从国外大量进口,进口的数量,必须满足制造出的雷达,能配备到中国战场所有高射武器上,并保证有大量存货。
唐秋离让王旭列出需要采购的清单,然后大笔一挥,按照清单数量的一倍以上采购,他可知道,再有一两年,这些东西的价格,是目前价格十倍以上都不止,而且很多时候,你手里有钱,技术买不到货。
采购清单转到后勤部长张全手里,他习惯性的倒吸一口冷气,吧嗒吧嗒嘴儿,王旭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太清楚自己这位老伙计的性格,花出一分钱都心疼,何况现在的数额这么大,要是张全死活不同意,或者不给按照原计划拨款,师长也没有办法,都知道这个“把家虎”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