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明白他的心情,当桓玄进占建康的一刻,毛修之肯定会认为永远报不了被谯纵减族毁家的血仇。忽然形势逆转,他不单报仇有望,还可以重振家族,怎到他不激动得控制不住热泪。
自决定返回广陵后,他每一天都在思量如何击败桓玄,不放过任何可以打击桓玄的策略和行动,运用手上每一分的力量。
他清晰的感觉到,不论是他自己还是追随他的人,都晓得正不住向最后的胜利迈进。便像淝水之战时的谢玄和他手下的兵将,没有人怀疑走的非是胜利的康庄大道。
这种斗志和士气,正是决定淝水之战成败的关键。
桓玄的声势乍看似是如日中天,但刘裕却知道桓玄已是日暮途穷,现时的威势只是回光返照。
淡真!淡真!
为你雪耻的时刻,已愈来愈接近了。
桓玄输掉建康这一仗后,将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第九 章胜券在握
嘉兴城。
蒯恩一阵风般奔进书斋,喜形于色的道:「徐道覆中计了!」
正埋首书卷的刘穆之放下书本,欣然道:「一切尽在蒯将军算计中,对吗?」
蒯恩神情回复平静,在刘穆之对面坐下,道:「刚接到消息,徐道覆在海盐以西,运河东岸处集结大军,摆出可同时进攻我们和海盐的姿态,试探我们的反应。」
刘穆之笑道:「天师军新败之后,兼之孙恩饮恨于燕飞剑下,士气低落至极点,如此主动反攻,实为下下之着,真想不到以徐道覆的才智,竟会犯上这么严重的错误。」
蒯恩道:「早在卢循于翁州祭天,大事宣扬孙恩水解得道,我便猜到天师军会全面反攻,故暗中部署,令徐道覆摸不清楚我们实力的分布。现在看徐道覆的情况,正是没法摸清楚我们的部署。」
刘穆之欣然道:「徐道覆是想趁我们刘帅返回广陵的时候,希图能混水摸鱼捡便宜,却不知我们有蒯将军暗中在主持大局,哪能不吃亏呢?」
蒯恩脸红道:「刘先生不要夸奖我,这个位置绝不好坐,令我如履薄冰,不敢懈怠,幸好有刘先生为我筹谋运策,方可有眼前的局面。」
刘穆之道:「我只能在施政和安定人心上出点小主意,说到韬略奇谋,蒯将军仍须靠自己。好哩!今回蒯将军有何对策?」
蒯恩双目闪闪生光,沉声道:「直至今天,天师军仍占有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此役之后,天师军将彻底崩溃,再没法发动另一场反攻,而我们则可回师助刘帅攻打建康,斩下桓玄的贼首。」
提到桓玄,蒯恩两眼填满仇恨,显是对侯亮生之死念念不忘。
刘穆之淡淡道:「千万不要急于求胜,徐道覆绝不容易应付。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天师军人数仍在我们数倍之上?」
蒯恩现出警惕的神色,点头道:「刘先生教训得好,我是不会轻敌的。」
又沉吟道:「徐道覆的真正目标,当是嘉兴而非海盐,只要夺回嘉兴,徐道覆便可再次控制运河,那时进可攻退可守,海盐则变为一座孤城。徐道覆以嘉兴作为首个进攻的目标,亦是舍难取易,只要收复嘉兴,可以大振军威,一洗天师军的颓气。刘先生认为我的猜测对吗?」
刘穆之微笑道:「我完全同意,但徐道覆会千方百计来迷惑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这个信念,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决定,那此战胜利可期。」
蒯恩喜道:「得先生认许,我立即信心大增。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向先生请教,今战我们是以攻为主?还是该以守为主呢?」
刘穆之拈须笑道:「问得好!由此可知蒯将军已是胜算在握,看穿敌人最大的弱点。」
蒯恩露出心悦诚服的神色,道:「难怪燕爷要把先生从边荒请到嘉兴来,因为先生确是智深如海,只凭我两句话,就猜中我的战略,那是我苦思良久后,才有的一点小心得。」
刘穆之道:「你是个很谦虚和肯力求进步的人,难怪连屠奉三也要推崇备至的侯先生,独是看得起你。」
侯亮生!
唉!想起侯亮生,蒯恩心中一阵激动。蒯恩一生最感激的人,肯定是他。如果没有他自尽前的巧妙安排,自己便没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