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公发问:
“你们对待孙策攻打襄阳此举,有什么看法?”
韩嵩闻言立刻说道:
“我觉得孙策小儿此举就是瞎胡闹。
现在都不知道江夏是不是被他占领,他就直接来围困襄阳,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以我之见,孙策此举必定失败,要知道襄阳城可是……
而且城中可是有……
而他孙策有什么?
不就是有……”
韩嵩把襄阳城好一顿夸,然后把孙策好一顿贬低。
其他人听着,也是没有打断他的高谈阔论。
因为韩嵩的立场问题,肯定是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
不过他说的一些观点,倒是得到了其他很多人的认同。
襄阳城地势较高,三面环水,一面靠山。
北面、东面、南面被汉江环绕,西面是万山,西南面是岘山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山头,一共有十几个。
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固若金汤的城池,要想攻下襄阳城并非易事。
襄阳城临江而立,北面的城墙距离江边只有几十米远,孙策军稍微靠近,就成为城墙上弓箭手的靶子,很难通过汉江进行攻城。
城南面和东面的汉江沿岸,大都是滩涂,大船根本就靠不了岸,所以进攻也是非常困难的。
再加上守军人数比孙策军还多,粮草器械充足,孙策军还真不大可能攻下襄阳。
众人想到这里也是有人暗自点头,不过在韩嵩的眼里,就感觉他们是同意自己的观点,所以有些得意。
不过,等韩嵩话落,尹默出言道:
“我观孙策此举也并非无一点胜算……韩大人话语有些偏颇……”
尹默,字思潜,是益州梓潼郡涪县人,此来是向司马徽学习古文经学的,所以并不会顾及韩嵩的面子。
反正他这几日就要返回益州了,也不怕得罪他。
“怎么,我的话哪里偏颇了?
你就这么看得起孙策小儿?
认为孙策小儿还真能攻下襄阳不成?
再说了,我荆州之事轮得到你这个外人来指手画脚不成?”
“你……”
看到韩嵩恼羞成怒,尹默正准备反驳,庞德公和司马徽急忙劝阻二人。
“两位都不要动气,现在只是就事论事,发表个人的看法而已。
韩大人,言辞未免太过激烈了……
如果你还是这样听不得一点不同的意见,那这个事情也没有必要再谈论下去了。”
韩嵩看到庞德公和司马徽都这样说,也是没有办法,刘表一直让自己好言相请,自己也不好太得罪二人,只能是冷哼一声,表示不满,不和尹默一般见识之后,就沉默不语。
他心里想着,我倒要看看你们能说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