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公孙瓒最恨的人是谁,那肯定是袁绍。
最想杀的人,也必须是袁绍。
不过公孙瓒现在已经不是一方诸侯,他要想报仇雪恨手刃袁绍,那必须要得到孙权的支持才行,否则别说报仇了,就是连调动兵马陪他去进攻袁绍都不可能。
孙权手下,包括整个孙策的治下,调军的事情可都是无比的严格的,不是说你一个将领想调就调的。
所以公孙瓒能不能报仇雪恨,得偿所愿,还需要看孙权能不能点头。
不过以公孙瓒对孙权的了解,孙权好像也对袁绍没有什么好感。
要不然也不会把自己和众手下千里迢迢的救到扬州去了。
公孙瓒内心里在疯狂的脑补着,转着各种念头。
而在他眼前的这些辰韩和弁韩的部落首领更是一个大气都不敢出。
好在公孙瓒最后好像终于想通了某些事情,最终还是把思绪拉回了现实,才让他们如释重负的大大松了一口气,把心放回到肚子里。
公孙瓒刚才已经欢迎过了他们的加入,现在对于他们今天的表现,也是适当的表扬了一下。
这些部落不管怎么说,也是杀死了近万的马韩士兵,自身也是差不多的损失,甚至还要多出去一点。
也算是出力了。
后面也拖延了一下马韩士兵撤退的时间,虽然拥护也就几十个呼吸的时间,那也是因为骑兵冲锋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为了强攻,很多将领都是没有彻底展开队形,就发动了冲锋。
想想也是,就这么点人,残余的敌人都没有骑兵人多呢,这要是因为展开队形,下手晚了,二人都被其他将领率军杀光了,那他们不得被手下埋怨死?
即使这样,也就两个冲锋的事儿,敌人就没了。
以至于有一半的骑兵都没有捞到人头呢。
公孙瓒对此倒是并没有过于苛责手下众将。
实在是地形限制,要是真的都等队形完全展开再开始冲锋,也许敌人都要跑掉不少了。
虽然当时前面大片的区域都是一马平川,但是在远一些的地方,还是有一些土丘和树林的,更是还有两条小河的存在,这要是放跑了一部分,公孙瓒已经都不会原谅自己。
孙权把部队的指挥权完全放权于他,这是相信他公孙瓒能够打好这一仗。
可要是最后没能全歼敌人,甚至还怕你跑了不少,这怎么能对得起孙权的这份信任?
而之后又怎么可能再有独立领军的机会?
好在众将提前发动冲锋,全歼了敌军,一个人没跑了。
为了表示感谢辰韩和弁韩做出的贡献,公孙瓒奖励了他们一些粮食酒肉和药物,并且派出随军的军医去给他们部落的伤兵治疗。
对于这些公孙瓒不用再向孙权请示,作为主将这点权利还是有的,否则不就变成了无权了?
更何况这种事情早就在最初开会商议的时候,就得到了孙权的首肯。
孙权让他自由掌握奖惩这一块,对于这些三韩之地的部落之人,只要不过分就行。
公孙瓒也是事前详细了解过这些部落的处境的,所以给出的奖励数量,也是刚刚好。
不多,但也不少,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