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和孙权分列城防图的左右,而其他文武也是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图上。
孙权用简笔画的画法,把城防图画得很好,几乎是一目了然。
几个城门都有不少守军,强攻的话很难,就算是守军最少的西门,也是有五百弓箭手和一千五百的步卒在防守,而且一旦发现大量的孙策军攻城,城中还有着上万的兵力,可以随时支援。
而且还有青壮百姓两万,也可以算作是守军一列。
虽然正面厮杀可能不行,但是搬运物资,甚至是扔檑木,倒沸水金汁之类的体力活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战事紧张的话,那些不算青壮但是也有一定体力的百姓,也不排除会被强行派上城墙的可能。
所以强攻真的很难。
而孙权并没有注意那些城墙,而是一直把目光放在几个粮仓之上。
根据随从所说,城中粮草足够五万多大军半年之用,而且民间百姓也还有一些余粮,关键时候肯定会被征用。
不过民间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半年的。
而城中大小粮仓有好几个,但是最大的粮仓就在城东附近。
因为江夏最大的敌人就是来自东南,所以除了城中的大粮仓之外,在城东这里也修建了一个大粮仓,而随从说,这里的粮草甚至快要占到整个江夏粮草的一半。
因为这里以前还要供应水军那边的粮草,所以才存储这么大量的粮草。
距离城门有一千多步,弓箭根本就射不到,所以一直很安全。
就算站在城墙之上,黄忠用三石之弓,也射不到那里。
不过孙权正在心里暗自琢磨和计算着。
普通弓箭够不着,脚踏弩的话虽然有几百步的射程,就算加上大风,估计也够呛。
不过床弩倒是可以试一下,床弩的射程倒是可以有一千米多一些,也就是两千多步的距离,射程倒是够了。
不过一个是怎么携带引火物,另一个也是粮仓可不仅仅只是把粮草堆在那里就是粮仓了。
这个时代有的粮仓甚至和小型城池差不多。
很多粮仓外边都有高墙,而且粮草也是被放在各个仓库之中,直接在外边点火都没用。
而想要速战速决,只有水火粮这几个办法。
水肯定没用,不用考虑了,那就只剩下火和粮。
所以孙权现在就在琢磨着怎么用火烧粮。
只要能把东面这个粮仓的粮草烧掉,那江夏的粮草就要减半了。
其实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投石机造出来,有投石机的轰炸,江夏的城墙要突破不难。
不过孙权想把投石机用在攻打襄阳上面。
相比于江夏,襄阳那边才是真正的难打,天下第一坚城可不是说笑的。
如果这里一旦暴露了投石机,那边襄阳那边就会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投石机的消息就会走漏,襄阳那边就会有针对性的防守,那之后能不能打下襄阳可就是个大问题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孙权这里还不想现在用投石机,只能是尽量想其他的办法。
不过如果最后真没办法了,那也只能是用投石机了。
孙权想了良久,也是没有想到如何从城外直接烧粮仓的办法,只能是先放下这个想法,开始听取其他人的讨论。
其他将领的意见也没有什么太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