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脸上不好看,一个是指孟获那两千多人身上不干净,脸色和精神状态也不好,另一个就是看他们回来的人数,可以算是没脸见人了。
近五万的六洞最精锐,最勇猛的勇士,结果就回来了两千多人,这可谓是十成去了九成半,差一点就全军覆没了啊,这能脸上好看才怪了呢。
能过他们虽然没来,但是祝雄和忙牙猛依然是聚到了一起,同时祝融也是凑了过来。
祝雄脸色非常沉重,他已经从心腹手下那里得知,自己派去提醒孟获的计划失败了。
倒不是孟获听不听的问题,而且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那个心腹勇士带着几个人,一路快马加鞭的往北面赶,结果不但没有见到孟获的大军,反而是碰到了孙权的大军。
也幸亏当时这名心腹勇士,是站在山上高处往北边看去,看到了孙权大军行进扬起的烟尘。
这要是在路上碰到孙权军主力,甚至碰到汉军斥候,都有可能回不来了。
因为他们这些人的马质量参差不齐,是根本跑不过汉军斥候的战马的。
不过这个勇士也算是机灵,看到孙权大军已经出现了,而且还是从大道上行进,反倒是孟获军没了踪影,所以他就猜测孟获大军已经被打败了,急忙就调转马头,赶紧回来向祝雄禀告。
八洞中,六洞已经算是废了,最精锐的勇士没了,剩下的力量已经都不够一半了。
就算把八洞所有洞兵都聚集起来,再加上其他小部族,估计也就能凑出十万左右的兵力了。
只是凭借十万人,祝雄一点打赢的把握都没有。
所以现在不管孟获他们如何选择,反正祝雄和忙牙猛是准备投降了。
只不过这件事情还要和孟获以及众多的小部族商议一下。
到时候让所有人选择,愿意同他祝雄一起的,祝雄会帮他们牵线搭桥。
因为他已经和那位武陵蛮族的黎姓族长沟通好了,会让他带着自己的意见回到汉军中,作为两军谈判的桥梁。
至于那些不准备投降还想要和汉军战斗的那就不管了,他们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看到孟获没有来,祝雄也不生气,也没在意,而是继续去请那位黎族长吃肉喝酒了。
他现在要好生招待这位黎族长,到时候让他在孙权那边给说点好话。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已经休息够了,恢复了精神的孟获,带着董荼那,金环三结,孟优和其他几洞的主要勇士,才来见祝雄这个首领。
相对于孟获,董荼那和金环三结,其他三个洞的勇士都是无精打采的。
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们新继任不久的年轻洞主,再次战死。
而这三个洞主除了阿会喃还有两个五岁和三岁的儿子之外,另两个年轻洞主都还没有子嗣。
至于以后由谁来当这个洞主,还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今天代表那三个洞来的人,是三洞里的几个族老和剩余的勇士。
要不是孟获亲自来拉他们过来,估计他们还在各洞的议事的地方大吵大闹呢。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洞主的诱惑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