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品富贵木门是哪里的 > 第58部分(第2页)

第58部分(第2页)

二月下旬,宋九才晒得一脸黑黑的,返回潭州。

潘美见面就说道:“宋九,做得不错,有胆有识,不愧是宋德的儿子。”

凭他成了秦再雄的拜把子兄弟,皇上让他这一行,值得了。

宋九一脸困顿,说道:“王知州,丁将军,潘将军,这里是我一行的记录,请几个绝对可靠的小吏誊抄,我要将原档带到京城。你们看一看,我先下去休息一会。”

然后拿来一叠子厚纸,也就是日记,一天一张,长则三千多字,短则几百字,将这一天看到的记录,后面写上自己的想法。到了潭州北部,又重新将这些想法做了整理,录在每篇日记的后面。

一共七十几篇,近十八万字,以及五十几张草图。

三人将日记拿来翻看。

记录的也许皇上看了管用,他们不大管用,九成以上不用宋九写他们也清楚。重要的就是宋九那些想法,三人先是抱着好玩态度翻阅,随后三人态度都渐渐凝重。

有的想法还是不大可取,毕竟宋九拥有的资源有限,很多事的内幕他不知道,种种复杂的利害关系他不知道。有的想法天真不可避免。

还有的想法也十分幼稚,尽管再折到潭州后他做了修改。

但有的想法他们三人中的不管谁,都不得不慎重起来。

宋九倒头大睡。

三人却掌灯看着这些日记,一直看到近二更时分,潘美终于忍不住,对门外的侍卫喊道:“去将宋九喊来。”

宋九才叫冤,这一路所行丁德裕赞叹,但确实是很辛苦。宋九心情有喜有忧,若不看百姓,看风景是还不错,夏天到来这里会讨厌,蚊虫多,天气热,因为开发的地方不多,所以格外热,并且湿闷,这时候来很不错,天气也不象北方那么冷,一件裘衣披在身上,不管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太冷了,除非爬到高山顶上。因为人类没有破坏,到处都是原生态的山水,可惜没有照相机,不然随便拍一张,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然而看人就看不下去,太苦了,甚至穷的地方连衣服都没得穿。

这让宋九没有太多的好心情,到处看,晚上凝思,开始记日记,将当时的各种灵感记录下来。快返回潭州时,又做了反思修正。这就是企业的第一步,市场调查。

体力消耗,脑力消耗,都是大牛,自己只好以勤补拙。实际也苦逼的,自己也就是一个八品小散官,想过一个太平的好日子,怎么这一年下来,自己越来越辛苦?

就是这样看,还不能称为仔细,但时间不能再拖,而且天气越来越暖和,他也不呆在湖南。于是结束,将这本日记交给几位大佬们。能不能采纳,相信这几位大佬心中有数。

特别是王祜,他不知道这个三槐王公,但来到湖南,能判断出此人是一个良吏,不是昏官。由他们来判断,再让他们录刻一个副本,自己任务结束了。

相信能向赵匡胤做交待。

但这一行很苦,倒下就睡着了,睡得正香时,让潘美派人将他叫醒。来到房内,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问:“叔叔,喊小侄有何事?”

丁德裕又笑,这个叔叔可不是白喊的,那有很多意思。

潘美顾不上生气,说:“你好野的心!”

王丁二人点头。

能值此评价。

“潘将军,”宋九又改了称呼,说正事嘛,不能乱喊叔叔,丁王二人又是笑,潘美无辄,就当未听到,宋九继续说:“我在里面记录了一句话,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商贾行商,欲获利必付本,付本未必获利,然不付本必不会获利。治蛮也是如此,想要他们归化,必付出真心,是真心,将他们看成自己的人,尊重,平等,包括种种手段政策,必须有这四个字为前提。付出了也未必成功,但不付出这个真心,永远不会成功。”

至少宋九是成功了,秦再雄成了他结拜大哥。

“治理地方也是如此,我朝若不想经营这里,大肆掳掠杀戳,想要经营这里,就不能有任何杀戳掳掠行为。因为未来他们同样是我朝子民,那怕是蛮人。民以后是大宋的民,地也是大宋的地。陛下雄心壮志,国家也分裂许久,百姓太苦,比如湖南六十六县,居然只有九万来户。唐朝时有多少户?”

这一条不得不承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