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品富贵木门是哪里的 > 第190部分(第2页)

第190部分(第2页)

这一闹,官员一起不进待漏院,都在看热闹。

此时乃是三月末,春天深了,天亮得也早,赵匡胤听到小黄门将殿外发生的事禀报后,派人将二人诏入内殿询问。赵玭将赵普旧事再说一遍,又将河北惨案说出。

受了这么大冤枉,那个孙小娘子都无法伸冤。自己去开封府,连赵匡义都不敢接这个案子。真真古怪。

赵匡胤大怒:“则平,可有此事。”

“有,承宗本想严惩,然而宋平夫妻皆是自杀,非是打死,承宗无奈处决,只好将这个管事重笞后逐出作坊。”

这样说也能说得通,大不了补罚,按律也只能将罗管事弃市,与赵承宗有什么关系。即便宋平那孩子死得莫明其妙,过了好些天,连尸骨恐怕早就腐烂,如何验得?说倒底,只是死了三个仆役。但问题不在此,为什么这么大案子,无人敢接。赵匡胤怒气冲冲地将赵匡义召进来喝问。

赵匡义平静地说道:“皇兄,臣弟害怕牵连到赵相公的声名,故不敢查问。”

余下的什么都没有说。那意思很明了,在大哥你支持下,我敢过问吗?

赵匡胤更怒,喝道:“将文武百官集于合门。”

百官集于讲武殿侧门,赵匡胤又喝问,那个敢回答。他更怒,准备下制驱赵普。合门使等大臣纷纷伏下求情。

赵匡义则是默默地举着牙笏不说话,赵匡胤看着弟弟,心中又产生一丝犹豫,论过错,没有宋家三口的事,没有河北的事,也足以将赵普贬出朝堂。不过为什么二弟说都不敢说,当真因为符彦卿的事吓得如此?也不会啊,赵普打压符彦卿,自己之所以同意,这是废除符家力量。符家不仅是符彦卿,自他父亲符审存开始,几个儿子个个皆是人中龙凤。这是宋朝以后国安必须要做的事。度在自己掌握之中。所以二弟来求情,自己顺水推舟,同意符彦卿在洛阳养老。

发完了火,头脑清醒过来,想了想,让大臣们继续站在外面,将王溥喊了进去,问:“王卿,赵普当何罪?”

王溥只想过一个清闲日子,本来就与赵普不大恶,一听明白了,赵匡胤火气下去了,给自己找台阶下的,于是说道:“陛下,河洲惨案,将那个管事弃市即可。譬如治军,军中总有一两宵小,难道因此牵连主将?赵玭与赵普有仇,故此借此案闹大,以此诬罔大臣。”

赵匡胤怒解,再想想东水门外的事,主要是河洲暴利,有这个利润善待手下仆役。可河洲的种种却让河北仆役人心动摇,实际大部分赵普那孩子做得还是不错的。事情能这样想,也能那样想,若换一个角度分析,若不做做样子,如何让手下仆役安心做事。因此又走出来,严厉地责问赵玭。这是天子之怒,赵玭有些失措。若是从容应对又好一点,或者不语又还好一点。赵玭失措,讲得不清不楚,又不甘心,继续辨驳。赵匡胤更怒,老小子胆子果然很大,连朕也敢顶撞,于是命侍卫用铁挝往他身上打。赵玭不服,赵匡胤就让武士继续打。

宋九若是看到这个情景,就明白刘温叟不做魏征了,能做吗,这是赵玭身体骨结实,若是老刘,一挝就能打得半死。眼看张琼事件要发生,若真那样,赵普也洗脱不了干系,因此说道:“陛下,赵玭也是直言进谏,那边更是惨案发生,还望陛下放过赵玭。”

赵匡义微微闭上眼睛,赵普此举在他意料之中,他非是石汉卿那个夯货,当真人打死了,赵普不大好玩了,必须他来求情。但他心中略有失望,这样还弄不下去,大哥为了克制自己,真费心思啊。

有些大臣乃是赵匡义的亲信,想要借机弹劾,赵匡义看着他们,暗暗将头摇了摇。然后不再看,赵匡胤也看到了,并没有放在心中,这样处理,二弟必然会失望,所以才摇头呢。但有些人明白了,还未到反击的时候。

赵匡胤又喝道:“御台史审查此獠!”

准备将赵玭关进牢房审讯,赵普又再次营救。这一挝挝打下去,再往牢房里一关而不医治,还会死。求了半天,赵匡胤怒气又再平,贬为汝州牙校。

然后散朝,什么事也不要奏了,朕今天没心情。

这个结果让赵匡义的心腹很是失望,赵匡义未作声,只是淡淡地说:“皇兄处执自有分寸。”

不过大家散后,赵匡义立即将符昭寿喊来,写下一行字,说道:“昭寿,你立即将此信悄悄转给宋九那个小妾。记住,勿让人注意,河洲的契股分红,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知道了。”

符昭寿几天后找到玉苹,这时候玉苹是最担心不过,早朝发生的事她也听说了,丈夫与潘美在岭南等于是戴罪立功,若是河北诸衙内向前河洲伸手怎么办?这个后果她想都不敢想。

这时,她看到赵匡义给她的信,信上文字很简单:交出琉璃配方,速!汝勿用担心,天欲其亡,必欲其狂!(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 保护(上)

玉苹将两种酸技术全部交给朝廷。

并且让秦娃子写了具体的原理说明,画了详细的图纸,献给三司,非是中书,但看朝廷如何理解,若是当作军事用途的,那会转到西府李崇矩手中,若是看成医疗作用的就会转入东府赵普手中。楚昭辅与赵普不合适,不过赵普若要,楚昭辅只能给。

前面献出,后面衙内们一起到了河洲吵闹起来。

之所以烧酒技与琉璃技术一直没有得让人得到,烧酒蒸馏设备太复杂,原先还有些简单,后来宋九与学子陆续研究,做了数次修改,变得更精密,当然也更复杂。若宋九与他学子不说,就是照这个设备模仿,也未必能成功。琉璃技术一炉二酸,那个炉虽复杂,还远远不及酸技术与蒸馏技术,说不定此时各种流程与工艺加上这个炉子的技术早到了赵承宗手中。所差的就是酸,会制造酸了,河北不久后就能制造琉璃了。工匠还少吗?只是两个琉璃不一样罢了,但不缺手巧的工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