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实际上,此时的新车间,只有他一个人罢了……
等于是光杆司令。
当然,这并不是有意在针对他,架空什么的。
而是他跟杨新民,已经经过了一番商议。
决定新车间的运转,到底要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的话。
由于车间目前,机器其实还比较稀少。
总共,才达到六台罢了。
关于车间的工人,得是要斟酌一番才是,不能随随便便。
必须得是,手脚麻利,比较机灵,而且还得是愿意学的工人,对他们进行培训才行。
这就框定了,符合条件的只有年轻人。
倒不是说,一些年纪大的厂职工们,有哪些问题。
只是他们更习惯,用手工去操作,而且很多人也都是干了大半辈子。
要去学习机器加工的话,无异于让他们重新起步,心里面肯定是不乐意的。
而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刚加入到轧钢厂的新人。
属于是一张白纸,让他们来这里的话,从各方面那都是不错的。
而他现在要做的。
就是从档案之中,翻找到合适的人,来进行培训。
最终确定,新车间之中的人选。
他这里,在人事已经整理好的,20-30岁之间的档案,开始进行挑选着。
尽量在其中,选一些看起来就能行的。
譬如是说,加入到轧钢厂时间不长,就已经是正式工。
或者是,车间组长、主任对其评价比较高,比较认可的这种。
这样的话,来到新车间,别的不说。效率肯定是有的,不至于太差。
更简单来说,就是找跟贾东旭这种人,完全相反的就行……
最终他是挑了100人。
决定就他们这里,开始进行培训。
当然,由于机器数量的不足,这一百人的话,在这一批培训是得优中选优。
最终,得先是培训一批,优先来到新车间。
至于其他人,就得等着扩张之后,再进行招收了。
在选完毕后,他这里便是来到厂长办公室中。
将已经整理好的名单,给递了过去。
“杨厂长,我这已经整理好了。”
“可以的话,我想快点来进行。”
“毕竟,能更快一些进行培训的话,那就能够让车间,更快的进入到正式生产之中。”
李卫国这样,朝着杨新民说道。
他这里,在简单翻看了一下名额后。
也是点点头,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