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有些事看起来复杂,而解决的方法却很简单。
中年人在周易身上找不出他想要的答案。面对这个城府颇深的年轻人,他感到有心无力。
如果说周易的掩饰已经算作鬼斧神工,那么九五的隐藏就被周易称之为自然和谐。
“可以用举步维艰这个词形容。”
张如轩没有说大话,作为九五党几个资深的骨干,他有绝对的理由说这些话。在九五走的时候,他带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个被他称为“诸葛”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周易。
这两年,在周易的旁征博引之下,九五党的发展少走了很多弯路。而在云南如鱼得水的段寓言更是在周易的建议下建立了九五党云南分部。
“我不相信你们除了我,就没有解决的办法。”
他的儿子张如轩他很了解,虽然有时轻浮了一点,但绝对不像这所院子里其他家的孩子那样玩世不恭,准确的说,这个儿子是个可造之材。
沈浮沉、段寓言、周易,这三个人他虽然接触的少,但是从儿子口中的赞叹,以及自己暗中的观察,不难看出这三个人他日绝非池中之物。尤其是这个周易,他的评价最高。
如果把周易看做诸葛孔明,张如轩看做关云长,段寓言看做赵子龙,沈浮沉看做张益德,这些人聚在一起能产生什么样的轰动,他不敢想象,但是让他更加在意的是那位聚集了这些人才的刘玄德——神秘的九五。
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在现代能够称得上九五的人,他的眼中到目前还没有一位。
“小易说还有一个办法,以逸待劳。”
张如轩望了一眼身旁的周易。虽然他不想等,但是现在除了等,没有别的方法。
能够让这几个人犯难的事,绝非易事。
中年人明白他口中按兵不动的意思,看来他对这个结果很失望。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跟着九五会有什么结果,但是他更是以一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人,需要历练才能成熟,或许这对年轻气盛的儿子时间好事。
“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好一个以逸待劳。不过,这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你们的问题。”
中年人看了一眼沉稳的周易,这句话明则是在问自己的儿子,暗则是在问周易。
“上天总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我想这件事并不出在九五党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人敢挑衅九五党的威信,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问题当然是周易回答,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答案是否能让这个戎马一生的人满意。
“我想知道你所说的准备是什么?”
人老心不老,人是越活越精。如果这么容易搪塞过去,那么中年人自己都会怀疑自己是如何坐上这个位置的。
“只要给我三天的时候,我就能把这件事办好。”
三天,真的能办好吗?
张如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在想周易是不是疯了,他们现在一筹莫展,即使有三天的时间又能怎样。
中年人一眼就看出周易心中的如意算盘,他不会点破,只是朝他赞赏的一笑。
“如何保证?”想要他出手,当然要付出点代价。
“古有诸葛孔明草船借箭而立军令状,那么今天,我就效仿他一回又何妨。”
说着,周易走到一张铺着宣纸的桌前,拿起毛笔,奋笔写下四字。
中年人诧异的看了一眼放下毛笔的周易,对于他写的这种字体如果不是平时他稍有涉猎,恐怕不会明白上面的玄机。不过,他很满意这个结果。
“唉,人老了,不经常走动走动看样子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