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九残红风中(十五)
“你的分析,确实有道理。这个地方比较偏僻,大门朝北,确实比较方便些。不过,我突然觉得,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梁明远接过话。
“别的原因?你,你说说看。”董姐催促道。
“最初决定造这座庙的人,大概是这样想的,此处地处南疆,如果大门朝北的花,可以显示出对朝廷的忠诚。此外,有可能是风水方面的原因,那时的人们觉得,这座庙,庙门不宜朝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梁明远这样解释道。
“嗯,也算有点道理吧?不过,现在再说这些,意义也不大。我看,还是抓紧时间,先找找看再说?”眨了眨眼后,董姐这样说道。
“嗯,这样吧,我们从第一进开始,由北向南找。”梁明远提议道。
“好吧,现在就开始吧。”董姐接过话。
于是,两人手持短棍,翻翻找找起来。地板、砖缝、供桌、香炉、塑像,凡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地方,都翻了个遍。只是,直到找遍前两进,那部《长生诀》,连个影子都没有。
忙了好些时候,却是一无所获。站在第二与第三进的空地上,两人对视之际,摊开着那满是灰尘的双手,不由得苦苦一笑。
“洗洗手,歇一下再说吧?”带着一丝歉意,梁明远这样说道。
“是啊,也该喝几口水了。”董姐说着,向西侧望去。
其实,他们也隐隐地觉得,既然已经是很渺茫了,此时稍做休息,倒可以让那失望来得稍稍迟一些。是啊,不是什么时候,人们都想尽快揭开谜底的。
西侧倒是有一处小溪水,两人在溪水边洗过手之后,接着喝水,吃干粮。
这饥渴问题也解决得差不多了,放下手中的水瓶,董姐突然这样问道:“小梁,有一句话,我也不知道,现在到底该不该说?”
枝叶静静,异常闷热。
下意识的用手背擦了擦前额,梁明远这样说道:“董姐,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说吗?”
“有你这句话,”董姐缓缓说道,“我也就放心了。我,我就照直说了吧。如今,这座庙,没寻找过的地方,就只剩三分之一了。万一再一无所获,我,我真——”
梁明远听得出来,董姐是担心自己太过失望,心里承受不了。于是,淡淡一笑之后,他这样回答道:“放心吧,就算连蛛丝马迹都没有,我,我也会坦然面对的!”
“哦,真想不到,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强的!”董姐说着,竖起了大拇指,“以前,你也讲过这《长生诀》的故事,从那些故事里,我也得知,这部书一直是杳无音讯,也就是从没出现过。简单地说,你所得到的,不过是接二连三的失望——”
“是啊,”梁明远接过话,“如果
真找到了,故事,也将揭开新的一页了!有时,我这样想,人生,其实就是一次次的寻找。就目前这件事来说,如果真的找到了,一场新的追寻,也就揭开序幕!有些事情,只能是尽人事而听天命。”
董姐嫣然一笑:“这些大道理,我基本上也听得懂。只是,当失望接踵而至的时候,难道你就不曾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以至于想到放弃——”
梁明远微微一笑,这样说道:确实,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也会为失败而沮丧,以至于黯然神伤。不过,我觉得,失望和失败,其实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学会容纳它们、接纳它们。人生不是平面镜,而是多棱镜。以前我看过这样一本书,结尾是这样的——
尽管没有希望,他们已经而且继续在把生命献给那伟大的拒绝。
在法西斯年代之初,沃尔特-本杰明写道:
“只是为着那些没有希望的人,我们才被赐予希望”。
当时,看到这样的结尾时,我心头一震:这样的思想,够深刻的了!平时,我们太习惯于看事情的表面了,没想到,越是在黑暗之处,就越有——
“小梁,这,”董姐接过话,“是一部哲学著作吧?”
梁明远点了点头:“嗯,是一部哲学著作。”
“书名,书名叫什么呢?”
“叫,就叫《单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