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檐下窗棂斜映枝桠怎么读 > 第175章 九残红风中二十六(第1页)

第175章 九残红风中二十六(第1页)

取下来一看,果然,还真是有小盖子的。

揭开盖子之后,两人看清楚了,里面是一张卷成长筒状的纸条。梁明远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那纸条展开。借着微弱的光线,两人看到了这样几行字:

自燕逆窃国,朕一路南行,至此已数月矣。值此渡江南下之际,忽念及那一宫女四侍卫之下落,怅惘不已。世上纵有长生不老之药,安岂及一粥一饭之凡俗人生?此地一别,何日故国重游?万念纷至,匆匆言之不尽,特作此书。

“这,这应该是建文帝亲笔御旨了吧?”董姐这样问道。

缓缓地吐出一口气之后,梁明远这样回答道:“是不是建文帝手书,尚难定论。不过,仔细揣摩之下,确实是用建文帝的口吻写的。”

“哦,他主要想说点什么呢?”董姐接着问道。

皱了皱眉头之后,梁明远这样说道:“哦,还是到外面再说吧?”

“好吧,外面空气更新鲜些——”董姐说着,向出口方向迈出一步。

到了大石堆外面,将那张纸放在地上之后,梁明远点上了一支香烟,缓缓地吐了几口烟雾之后,才慢慢说道:“这《长生诀》之谜,越发扑朔迷离了——”

“如今,如今不是找到一点线索了吗?”董姐不解的问道。

要解开谜底,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梁明远这样想着,侧眼看董姐时,却只见她双眸灿若星光,满眼的热切与期待!暗暗吐出一口长气之后,他这样说道:“看来,我们编的那个故事,还是有道理的——”

“有道理?”董姐接过话,“你,你的意思是——”

点了点头后,梁明远缓缓说道:“这张纸上,提到了一个宫女四个御前侍卫下落不明,指的大概就是秀儿与廖松的故事了。按照你的描述,水潭边一战,先是廖松跟两个侍卫同归于尽,紧接着就是秀儿趁王景意乱情迷之际,刺死了这家伙——”

“哦,怎么,怎么这样神奇的!当时,当时我只是——”

思忖片刻后,梁明远这样说道:“对于我们来说,潜意识确实会有神奇不已,令人不可思议的一面。如今,甚至是现代科学也难以解释得清楚。不过,在这个上午,这些陈年往事,可以先放到一边去了。我们最关心的,依然是《长生诀》之谜。”

董姐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嗯,我们前来,就是为了寻访那部《长生诀》——”

梁明远露出一丝苦笑:“从纸上的那些文字来看,建文帝南行时,随身带了《长生诀》,是可以肯定的。此外,为了防止万一,叫手下人笔录副本,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就算是真的有一正两副三个本子,对于我们来说,依然只是像大风吹着一片薄云——”

正说着,“呼——”的一声响起,一阵大风吹来,原本放在地上的那张纸,就像长了翅膀的蝴蝶一样,向西南方向飞去了。

“小梁,”董姐惊问道,“要不要去追一下呢?”

梁明远淡淡一笑:“天意如此,又何必再追呢?”

“天意?”看到对方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董姐淡淡一笑,“现在去追,恐怕还来得及。再过一阵子,那张纸,只会越飘越远。到了那时候,就算你有心再去找,恐怕也没了踪影。我,我说得不错吧?”说着,盯了对方一眼。

梁明远淡淡一笑:“这么大的风,吹走就吹走了,不是那么好追的。其实,对于我们的寻访来说,那张纸,意义有限。哦,如果以后有哪一位有心人得到它,说不定会有所作为呢?至于我们,既然是天意,也就到此为止了吧?”

董姐打趣道:“一正两副三个本子,你,你都不动心?”

梁明远微微一笑:“就算我动心,又能怎样呢?不少人认为,建文帝后来是出家做了和尚。这佛教,讲的就是一个缘字。哦,对于这一点——”

“是啊,一切随缘,不可勉强——”董姐感慨道。

梁明远心头一怔:董姐的这一声慨叹,似乎是另有所指啊!现如今,能够做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这样一来,这地方也就不宜久留了。这样想着,看了对方一眼后,他站起身来,这样说道:“董姐,是不是该洗洗手了?”

“洗手?”董姐先是一愣,随即这样说道,“是啊,洗手之后,也该回去了。”说着,站起身来,向那溪水东侧走去。

返回的路,大致上是自东南向西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