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些干粮喝了几口水之后,梁明远由衷的赞道:“这地方,真不错啊!”
小严淡淡一笑:“不错,不错在哪儿呢?”
梁明远微微一笑:“一路走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绿树成荫;而到了这儿,这块大石头,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沙发,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要歇歇脚,最好不过了——”
小严嫣然一笑:“听你这样说,我,我都不想再走了。”
梁明远心头一怔:确实,吃过早餐后就出发了,到现在为止,在路上走的时间,也有一个多小时了。天气这么热的,从步行的角度看,确实也接近一个极限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想再往前走了,也无可厚非吧?略作思忖后,他这样说道:“确实,是应该好好歇一下的了。哦,我突然想起世外桃源来了。这地方,还真有点像——”
“世外桃源?”小严接过话,“也就是《桃花源记》里所写的那个地方?”
梁明远点了点头:“嗯,就是那个地方——”
眨了眨眼后,小严这样说道:昨天夜里,从山边回来之后,在准备休息之前,我像是想起了什么,就找出以前的一个笔记本来。翻看了一下,还真的找到了以前自己手抄的那一篇《桃花源记》。我记得,前面有这样几句: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小严,你的记性,蛮不错的啊!”梁明远赞道。
小严露出一丝羞涩来,轻声说道:“在你面前,我怎么好谈什么记性不记性的——”
“问题是,那几句原文,你已经背出来了。”
“嗯,是这样的。从小,我就喜欢幻想,喜欢想一些遥远的、不着边际的地方和事情。陶渊明的这一篇《桃花源记》,很对我的胃口,多看了几次,就记下了——”
梁明远点点头:“确实,感兴趣的文章,容易记得住,记得牢。哦,我记得,那篇文章接下来还有这样的句子:‘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嗯,够美的了——”
微微低着头,思忖片刻之后,小严这样说道:小梁,你接着背了这几句,是,是希望我们继续往前走吧?
梁明远心头一怔:这小严,悟性不错啊!怪不得,怪不得吕总会如此看重她。只可惜,两人相逢不是时候。要不然,那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了。
“嗯,那一瞬间,确实有那种想法——”梁明远回答道。
“不过,文章中的那些情形,有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小严接过话,这样说道。
“嗯,虚构的成分,还是很大的,因此,我也不是非要学那渔人不可。”
“是啊,世上哪有那么多桃花源!”小严幽幽叹道。
再停了一会儿,梁明远这样说道:“小严,我想起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你,你说吧——”
“如果你就是当年的建文帝,南逃到这里的时候,会想到把书藏在这一带吗?”
小严微微一笑:“小梁,你可是三句不离本行啊!”
梁明远自嘲道:“闲着无事,就随便问问。再说我也不是什么文物学家——”
“是啊,你虽然不是文物学家,不过,你现在所想、所说、所做的,却是和文物连在一起的。哦,我是说,那部什么《长生诀》,也算是一件文物吧?”
梁明远点了点头:“嗯,确实是文物。”
小严接过话:“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一块大石头一带,地势过于低平,容易受潮,因此,做暂时的歇脚之处,可以考虑;藏书嘛,恐怕还得找高一点,较为干燥的地方——”
梁明远微微一笑:“嗯,有道理。我也觉得,当年建文帝南逃的时候,还想着要卷土重来,因此,对于这样的一部宝书,是不会等闲视之的——”
“哦,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离开这块大石头,到高一点的地方继续找书去?”
“那,那也不急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