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请!”
“殿下深夜招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江统和杜锡二人都刚过而立之年,是东宫的栋梁之臣,江统稍长,率先开口道。
“杜大人的伤口好了没有,自置针处毡中之后,常自责,这有西域所供上好金疮药,请大人拿去用吧!”林易连忙起身扶起二位大人。
“微臣所受只是皮外之伤,多谢殿下关心!”杜锡激动万分,连忙上前接到。心中却是疑惑起来,“刚在门口王公公还说殿下这几日常被头疼折磨,脾气十分不好,刚对小李子用过一顿皮鞭子,只是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热情重礼起来,真是让人不适应!”
“前几日本王被砸晕倒后,东宫朝政全靠二位大人支撑,一直还没来得及感谢!这几日,本王多温习圣贤书,江大人所常教导本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本王被砸到头之后开窍顿悟,总算没白吃了一顿苦头。二位大人所陈之事,本王思虑了很多,这几年一直忙于声色犬马之中,辜负了皇爷爷和父皇母后之恩。”
“呀!”江、杜二人惊讶地看着林易,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江大人所陈五事,一是随时朝省,二是请尊师敬保,三是减省杂役,四是撤销市酤,五是破除迷信;杜大人也时常劝进修德进善,毋招谗谤。只是本王愚钝,一直如耳边风。今日总算理解二位大人苦心,本王愿谨听教诲,一一遵循。孝顺母后乃天经地义之事,本王今后每日都有去中宫请安侍膳;尊敬左师右保,善待侍从;节俭省用,本王决定减省东宫三分之二杂役,一半的宫女太监;撤销东宫大市;东宫的几位巫师道士也已经全部送走,本王从今之后再不听迷信妄言。”林易接着道。
江统和杜锡一时惊讶的差点要长大了嘴巴,太子自从被砸晕倒醒后,怎么突然变化如此之大。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看来殿下真是长大了,终于开窍醒悟。太子从小本就十分聪明,若是变得如此好学上讲,修德进善,真是大晋之福,天下之福啊!江大人之前所进的五言,太子殿下本是十分厌恶,这么长时间下来一条都没听进去,现在竟然突然一下全部都答应了。这一切就向他们所期望的“修德进善,有道明君”的趋势发展,只是这速度有点太快,他们甚至有点不适应。
“殿下果真如此,真是社稷之福,苍生之福,先帝在天之灵!”还是江统抢先一步喜不自胜道。
“我如此都答应二位大人,不过二位大人也要答应我一件事!否则本王刚谈之事休想,还要责罚二位!”林易突然又语气一转道。
“你……!”杜锡本就是一个语言迟钝,但性格却非常耿直的人,本是十分兴奋高兴,突然如六月天变成了寒冬腊月,只气得脸都红了,他刚来的路上还和江大人商议,不论结果如何,都要再向太子苦谏一番,想不到现在竟然学会了向臣属谈条件。
“殿下贵为国家之基,东宫之主,未来国君,何需向属下谈何条件?”江统跟着道,不过转而就想道,这也不是殿下的积极改变吗?做什么事情就想到和臣属商量,以前可是东宫之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绝不会和任何人商量,也不会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杜锡突然也想道了这些,神色好了许多,殿下竟然知道要和臣属商量这某件事情,虽然好像有那么为君不尊的样子,但这至少是个好的改变。
“我要所做并不是什么有悖伦理道德之事,只是在你们眼中肯定成为有辱斯文,玷污身份之事,你们肯定会反对,这才找你们商量!”林易道。
“殿下所为究竟何事,恕臣愚昧!”杜锡连忙问道。
“本王为了节俭开支,要减省掉东宫近一半多的杂役和宫女太监,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吗?”林易反问道。
“854人,他们家中可能还有六七十岁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孩童,这突然断了他们的生存来源,这叫他们如何生存。马上就要立秋,寒冬就要来临,这一时半会到那里找生存家计,这几年冬天又特别的冷,这叫他们如何生存下去?”不等江杜二人开口,林易直接道。
江统和杜锡一时惊讶地无地自容,他们确实没有考虑这么多,更没有算过具体数量,只想让太子修身养性,祛除奢华萎靡之风,却没想到一下子让这么多人断了生活经济来源。
“恕臣确实没有考虑这么多,那请殿下缓慢减省宫女太监杂役速度,人数也不需要减省这么多数量。”杜锡建议道。
“不必了,以后剩下的人数还要减省一半!”林易回道。
“不知殿下有何高见!”江统看林易胸有成竹的样子,知道他肯定已经想好了处理的办法。
“东宫内撤掉的大市,我准备把它连人带物一起搬到西市上,所有的宫女太监杂役都可以自愿去大市中做工,月俸也不比东宫少一文。”
“我以后不仅还要增加大市规模,还要在东市、南市都建一座!”看着江统和杜锡两人的欲言又止的样子,林易心中得意的笑,以大义之名让他们无话可说,心中的小算盘算是打着了。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突然转变后,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
“这……!等于就是把大市换了个地方,有辱殿下……”杜锡仍心有不甘地谏道。江统也重重地叹气了一声,这原来是上了殿下的当了,这不仅没阻止殿下办大市,还让殿下把大市扩充起来。
“本王知道你们的意思,大市有辱我在父皇母后和朝中大臣的形象,可这大市只是为了杂役太监宫女的生计,可不是为了本王的玩乐,不过本王也答应你们,本王只是隐身在幕后,待以后大市走上正轨之后更是撒手不问此事,专心学政!”林易看到两位大臣十分凝重的表情,又安慰道。
江统和杜锡俩人也知道无法再劝了,他的底线已经放出来了,太子已经横下心来办大市,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不过他们得到了太子的承诺,太子迟早会走上勤政爱学这条正路。况且江统所谏的五件事,殿下算是直接答应了四件,真是可喜可贺的美事。
第六章 忆往昔 卖肉西施一刀切
送走杜锡和江统后,林易心中也是叹了口气,心中一块大石落了下来。这真是一石二鸟之际,不仅解决了司马遹未来性格变化巨大的原因,好解决了钱的问题。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可现在东宫月钱只有50万缗(读min,晋代计量单位)如何够养活这么多下人,还有数万的东宫护卫只维持在温饱线,更别提如何提高他们的战斗力。以前司马遹的做法是每月耍无赖,以太子之尊位强势要双月的月俸,每月100万缗,才能把东宫正常运转开来,但是他现在可不能这样再继续做了。朝政始终掌握在贾南风手中,她只要一句话,司马遹肯定就要不到双倍月俸,但后来之所以能要到,贾南风甚至纵容他犯罪,为的就是让司马遹失德于天下人心,留下更多的把柄给贾后一党。
如何能赚到更多的钱,所以他想到了办大市,以前东宫内就有现成的地方,这一班的技术人才和装备都是现成,人手更是不缺,此次减省下来的太监宫女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况且把大市腾出东宫这个是非之地,不仅少了朝廷大臣的非议,更是多了无数客源。
原来的东宫大市有酒楼、茶馆、屠坊,还有卖菜、卖鸡、卖粮的店铺。每日红旗高挑,顾客如云,好不热闹,司马遹更是自命为市令兼屠夫,让后如同拍电影一样,叫宫女太监扮演成各种各样的顾客,自己更是亲自宰羊杀猪,操刀掌秤,要多要少,手起刀落,分两不差。若是心情高兴,这些东西都赏给了宫女太监,若是不高兴,宫女太监还要掏出私企钱来购买,真是惹得这些太监宫女是哀声怨道,敢怒不敢言。司马遹却是自得其乐,不亦乐乎,整日在大市上流连忘返,好不快乐。
若为司马遹为什么喜欢做个屠猪卖肉的小贩,对此乐此不疲,可能是天生骨子里就继承他外公和母亲的基因。
司马遹的生母叫谢玖,出身在京都洛阳城一贫寒的屠夫家里,但从小就知书达礼。谢玖3岁即能吟诗,聪敏过人,甚受父母宠爱。7岁时,慈母病逝。从此,父女俩相依为命,在洛阳城南羊市,开了家屠坊,父亲宰羊卖肉,谢玖收钱管帐。谢屠夫因中年失偶,心境烦恼,常以酒为伴,有时整日醉迷不醒,因此自小家事都落在了谢玖身上。年仅10龄的谢玖便当家理事,既管账,又宰羊,还卖肉。做买卖时,她是羊市有名的“一刀切”,你说要买肉三斤,她一刀砍下准是三斤,一两不多,一两不少。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