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铁骨铮铮郭沫若不事二主 > 第1138部分(第1页)

第1138部分(第1页)

民族的十字军出现一般,所以对日军变现得异常友好,警惕心也下降到一个惊人的低度。

但是,五千万的懒惰民族,对于日本来说,根本毫无用处,于是他们开始仔细甄别,那些拥有好勇斗狠有进取心的精壮男丁的人家,成为了殖民政府重点保护对象,而那些一看就懒散肮脏的兰印土著,日本军政府则展开了欺诈性的宣传,他们派出由日侨组建的工作小组,深入每一个土著村落,称兰印群岛地广人稀,急需进行有效开发,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土著居民们每开发出一个岛,就允许其独立建国,不管是村长还是族长,只要发展有功,就会成为地位尊崇的国王。

许多土著人信以为真,那些极其贪心、智商又相当可怜的土著村长、族长,看着日本人拿来的大副地图,上面标识这些岛是如何的大,物产是如何的富饶,加上还有金矿、银矿等矿产,未来的生活肯定无比的美好,想到得意处,一个劲儿地傻笑。

待工作组离开后,这些在土著中拥有崇高地位的族长和村长,就开始动员族人,除了留下日本殖民政府宣布的民族“种子”(即有可能成为日军兵源的家庭),其余的土著人整村整村地通过日军运输船进行迁移。他们却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并不是兰印群岛上的任何一个岛屿,而是遥远的朝鲜和中国华北、东北,即将接受日本政府对其改掉“懒惰”习性的“好意”,矿山、农场、筑路现场,就是他们最好的改造地点。

这史无前例的移民,一直到二战结束才完结,整个居住在兰印群岛上的土著,从五千万一下子锐减到八百万,这八百万中大部分都是家中有精壮彪悍青年并参加日本军队、“为民族独立而战”的土著荣誉军人的家庭。日本人也很狡猾,他们扶持了一个新的利益阶层,大多数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炮灰的家庭,都成为了大地主,每户人家少则占地百亩,多则千亩,雇佣随着日本征服地区迁移至兰印群岛的黑人和阿拉伯移民为雇工,可以说是日本殖民统治的衷心拥护者。

战争结束后,有一千二百多万兰印土著分布在西伯利亚、远东、日本、朝鲜和中国的华北、东北境内,已经渐渐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完全达到了日本人所规定的“勤劳”标准,这算是日本人进行人种改造的一个“成功先例”吧!

最后说说德国,不知道是不是希特勒对于安家军牵扯了法国人的注意力使得自己轻松占有捷克苏台德地区抱有感恩之心,不仅在犹太人移民方面予以配合,而且对安南的投资额度之大,项目之多,让安毅看到投资意向表后,也不由感到大吃一惊。

通过与约瑟夫。赫本。鲁斯顿联系,安毅才弄明白,纳粹党从德国、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的犹太人手里,夺取了太多的财富,已经有点儿消化不良。犹太人以善于经营著称,想想那些经营了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全部落入了纳粹政府之手,就知道这是多大一笔数目了。

为了将财富漂白,希特勒玩了个移花接木之计,由于他深信拥有和德国差不多强大的军事能力的安家军,绝对不可能只委身于安南一地,以后肯定会有大发展,于是巧做安排,把目前德国暂时用不了的巨大财富,转移到安家军的工商体系中,通过安家军的扩张,来获取更加丰厚的回报。

希特勒的算盘之精,让安毅叹为观止,但大笔横财就在眼前,不用白不用,德国人所有的投资项目,都被他做主采纳,看着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安毅坚信,要不了多久安南就会掀起一波建设狂潮。

叶青哀求的话语让安毅从沉思中挣脱出来:“小毅,你再给我唱一遍那首好听的粤语歌曲吧,那天我昏迷,只是朦朦胧胧有印象,觉得曲调好忧伤有优美,可就是记不住,你能再唱一遍给我听吗?”

安毅转过头,迎上叶青那期待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他没有移开眼睛,而是就这么直直地看着叶青,轻轻哼出了那首缠绵悱恻的歌曲:“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寻遍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

第一四九〇章  大杀器

第一四九章大杀器

叙府以西五十余公里的五莲峰,介于昭通水富、绥江、永善和盐津县之间,山势雄奇,人迹罕至,是安家军新辟的军事实验基地,主要是承担火箭发射及相关实验工作。

一月七日上午,安毅在火箭研发中心副主任丁墨兰少将、犹太裔火箭专家大卫。科恩博格中校和兵器研究所副所长胡智杰少将、兵器专家朱玉宁上校的陪同下,参观最新研制的远程火箭攻击系统。

特斯拉这个工作狂人,接连数次火箭发射不够理想后,亲自到火箭系统中极为关键的动力装置实验室、控制系统实验室坐镇,通过多次的实验积累,一口气研究出了闭式涡轮泵供应系统、泵压式输送系统、氮气增压系统、电爆管控制系统等关键火箭推进设备。

其中,采用闭式涡轮泵供应系统的发动机,共分为两种不同的型号,第一种取名为tsl…1(特斯拉i型)发动机,主、副系统采用同种推进剂,可产生强大的足以带动火箭及其运载的物体挣脱地球引力的动能,推力室采用夹层钎焊结构,主要材料为耐热合金钢;第二种为tsl…2(特斯拉ii型)高空发动机,和i型相比变化主要是加装了玻璃钢喷管延捎谖,使得喷管面积比大为增大,涡轮泵组由燃烧室上方移到侧面,使发动机总长度缩短,涡轮废气改从喷管内排出,采用小型机架将推力传至贮箱锥底,并采取了可靠的高空点火措施。

特斯拉又自己动手,改进火箭推进剂配方,往往他配出一个配方,立即叫人拿去做动力燃烧实验,很短的时间里,五十多个相关部门便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最后得到了硝酸、液态氮作为氧化剂,煤油、酒精、偏二甲肼、液态氢作为燃烧剂的最佳比例。

四天前进行的火箭发射,效果出奇地好,通过太空中反馈回来的无线电信号,证实火箭推进系统经过两次分离后,成功地将拥有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无源温度控制、遥测设备、雷达发射器及天线的小型卫星排出,送入到距离地球四百四十公里的太空中,随后进入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运行一切正常。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火箭研究取得突破,并且还让一颗近百公斤重的卫星上天并进入运行轨道,这让安毅非常吃惊和意外。

通过调集研究资料后发现,原来人类对于火箭的系统研究,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而特斯拉本人研究火箭,也有三十多年的积淀。

上世纪八十年代,瑞典工程师拉瓦尔就发明了拉瓦尔喷管,使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日臻完善。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俄国的火箭大师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制造大型液体火箭的设想和设计原理,液体火箭技术方兴未艾,这个时候特斯拉便开始对此进行专业的研究。十二年前,美国的火箭专家、物理学家戈达德试飞了第一枚无控液体火箭,掀起了一股火箭热,其中受到《凡尔赛条约》限制不能发展军备的德国,更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不受限制的火箭研究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天才人物。

特斯拉众多的名头中,为什幺还有‘火箭之父’的美誉呢?这是因为早在一九一五年,特斯拉即研究并设计出远程火箭系统,这项划时代的创意,被他的德国助手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德国,试图帮助他的祖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还未等到火箭研发出来战争便结束了,这个火箭系统便被秘密隐藏起来,直到纳粹党上台执政后,才又恢复研究,这就是后来著名的v2火箭系统,可惜这已经是特斯拉的最古老的创意了,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特斯拉对火箭的认识早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一年前,特斯拉在图纸上设计出“准土星五号”火箭系统,其中的“末端引力装置”在总体的大硬件部分看起来似乎单调简单,可是它的系统却是最复杂且艰深的引力系统,而这个系统可以承受任何的雷击,任何外在攻击,因为系统会自动屏蔽与调整,这就是特斯拉设计中独有的引力及电磁装置,外人根本无法模仿。

有了这么多技术铺垫,再加上数千项独具匠心的设计,如果特斯拉还不能在有着充足资金保证、各部门倾力配合下把火箭技术进行极大地提升,那才真的是有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