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铁骨铮铮郭沫若不事二主 > 第1158部分(第1页)

第1158部分(第1页)

阎锡山正为当前战局揪心不已,得到原本属于宋哲元军事系统的刘汝明卖身投靠,倒是意外之喜。

刘汝明虽然是著名的逃跑将军,但其麾下却是西北军中的百战精锐,该军下辖两个师两个旅,都快赶得上一个集团军的编制了。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宋哲元早就想把这支部队要过去,但都被自己以军情紧急为由给拒绝了。前有蒋介石诱杀韩复榘,后有自己挥泪斩麾下十三太保之首的李服膺,刘汝明怕被开刀问罪,现在倒过来却也不失为一条保命之道。

阎锡山正值用人之际,自然是复电大加宽抚,要求刘汝明忘掉过去,着眼未来,只需在下一阶段作战中奋勇杀敌洗刷耻辱即可。

晋北的失守,让置身南京的蒋介石感到心中不安,立即致电阎锡山:山西乃西北、西南内陆地区之屏障,不容有失,河南境内的中央军可否北上,进入山西境内抵抗日军之侵略?

现在蒋介石的兵力,已经占据全国总兵力的一半以上,阎锡山害怕中央军进入山西后就赖着不走,加上开战到现在,第二战区主力未受大的损失,于是婉言谢绝,旋即召集幕僚,商量下一阶段作战计划。

晋北沦陷,加上汉奸有意造谣,制造恐慌情绪,整个山西一片混乱,除晋北出现大规模难民潮外,晋中和晋南也不能幸免,达官贵人一股脑儿地向传说中像天堂一般美好的西南地区搬迁,一般的百姓则扶老携幼,举家逃过黄河,进入陕西和河南境内,江南集团设置在各处的难民营,便是寻常百姓活命的指望

南华,新京,总参会议室。

听到晋北失守的消息后,不管是南华还是川南、滇南两地的统军将校,均发来请战电,湘西、黔西和云南三部盟友,也询问是否需要出兵。

安毅见状,立即举行军委和三总部联席会议,统一思想认识。

安毅首先介绍了山西的情况,随后将自己获得的日方情报娓娓道来:“根据我们的人在日本东京发回的密报,日军大本营并未制定山西作战计划,此次纯属中国派遣军的个人行为。昨天中午,陆军总参谋长石原莞尔和陆相板垣征四郎向中国派遣军联名下达‘好自为之’的训令后,便一起去觐见倭皇裕仁,对陆军将领不听指挥、置大局于不顾的恶劣行径表示了强烈不满。

“由于石原莞尔制定的占领兰印的计划大获成功,为日本带来源源不断的石油和战略物资资源,尤其是大量来自兰印殖民地的工业品和粮食的涌入,使得日本国内物资供应极大丰富,社会秩序井然,从倭皇、内阁、财阀到普通民众,都对石原莞尔赞赏有加。

“由于裕仁担心石原莞尔会愤然辞职,大力安抚,当着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面,让侍从官记录其口谕,向中国派遣军司令西尾寿造大将发去训斥电,称其‘深蒙君恩不思回报’,反而‘拥兵自重擅动刀兵’,置天皇、政府于何地?日本是一个天皇至上的国度,西尾寿造惊惧之下,上表称山西战事,乃是一干参谋人员背着他干的,他也是在事发后才知道,正在考虑如何补救。

“怎么样?听起来很有意思吧?日本的军队就是这样,往往都是中下级军官自行其是,造成既定事实后,高层才手忙脚乱地予以配合。根据当时西尾寿造提供的参与人员名单来看,中国派遣军参谋长佃俊六、情报课长武藤章、作战课长稻本正纯、作战班长服部卓四郎和政信等人都有份,此外关东军、朝鲜军中也由部分参谋人员参合了进去,就连土肥原贤二的派驻机关也不能幸免,所以最后事情又推回到日本的总参谋部。

“据悉,石原莞尔非常郁闷,回去后连摔了几个杯子,又接连接待了几个年轻漂亮的女性仰慕者,整整狂欢了一夜,今早出门的时候,脚都站不稳了。”

听完安毅的介绍,一众将领对于本集团无孔不入的情报刺探能力感到心惊。要知道连倭皇和石原莞尔等人会面的事情都清清楚楚,不是当事者很难做到这一点,看来打入日本高层的谍报人员级别不低。

安毅自然不会挑明此人是谁,实际上对这条线上来的情报,他也是半信半疑,向来都是谨慎有加,绝不轻易采信的,他也担心其中会不会蕴藏有什么可怕的陷阱。

目光从与会者脸上掠过,安毅接着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日军的作战飞机,已经大多集结于东北和朝鲜各机场,此外日本的北海道,也布置有大量远程轰炸机,整个华北日军,只拥有不到三百架战机,与我方战机数量相当,而我们的战机性能要大大优于对手。综合这些情况,我认为东条英机一意孤行采取的行动,不会取得多大战果,只要鲁逸轩应对适当,不难击退对手!”

“我同意主席的分析!”

副总参谋长黄智起身,来到会议室一壁参谋人员悬挂上的大幅山西地图前,指向晋北广袤的土地:

“日军的进攻看似凌厉,实则危机四伏,其大规模兵力调动和物资补给,仅能靠平型关、雁门关和茹越口等关隘输送,而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山势险峻之地,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旦被堵住,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第十八集团军已经展开高密度的袭扰作战,第一一五、第一二师主力从东、西两方破坏敌之侧后纵深地区,袭击恒山内长城一线至大同、大同至张家口之铁路及代县、广灵至张家口之公路交通线,第一二九师主力用于正大路,发动群众,配合我娘子关守军巩固后方,提防石家庄日军突然发动攻击。

“我军鲁逸轩部四个师,依然采用了我们安家军原来的老编制,每个师加上配属的炮兵、防空兵和装甲兵,一共为二万六千人,四个师就是十万四千人。鲁逸轩致电阎锡山,暂时入住忻口,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战区进一步的命令,阎锡山已经回电答应了鲁逸轩的请求。如今晋北大雪,道路泥泞难行,日军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行军,付出的精力必将数倍于我,而我军以逸待劳,待日军精疲力竭之时杀出,当有把握一举歼灭对手!”

受邀列席此次会议的中央常务委员、南华总理徐子良道:“目前,我们南华的市、县及乡镇地方政府正在组建中,军转民的工作也在轰轰烈烈第展开。原则上,师一级干部担任市长,团级干部担任县长,营连级干部担任乡长,所有干部均必须是党员,以加强我们党和军队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而由西南政法大学、理工学院毕业且拥有在川南、滇南、湘西、黔西四地政府从业三年的专门人才,则配属到政府各部门,使得我们的政府机构,可以自下而上慢慢运转,逐步走上正轨。我以为,在当前大规模军转民的人事调动中,还是应该优先考虑地方的事务。

“其实我们根本没必要急,南京蒋委员长手里握有的八个集团军还处于闲置状态,就连身为地主的阎锡山和整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蒋委员长都不担心,我们又操的又是哪门子心思?我以为,北方有鲁逸轩部代表我们足够了,根本没必要去自讨没趣。南华局势真正稳定下来,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使得地方可以回哺军队,构成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这才符合我们当前的利益。”

夏俭听徐子良提起军转民,情不自禁地向安毅诉苦:“老大,你不知道吧,就连我的手下都抽调了二十三名将校下地方,这还是在确保主力部队战斗力、避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实行的,我现在难以想象,胡子他们不知道又会是何等的惨状?”

安毅瞪了他一眼:“怎么,质疑我的决定?在确保组织意图的大框架下,再结合个人的意愿,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立军的根本。只有地方建设好了,我们才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兵员、粮食和枪支弹药,反之,一个混乱无序的地方,不仅百姓怨声载道,离心离德,而且会极大地牵扯我们的兵力和精力,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一句话,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任职,这是当前的头等政治要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