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赋人类图 > 第173部分(第1页)

第173部分(第1页)

突厥军突破的最佳时机。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旦让隋军反扑成功,重新关闭营门,突厥军要想再次突破,所花费的代价只怕会大上许多。是以,虽然突厥军在隋军舍生忘死的反扑下,一时间无法突进,损失更是巨大,但拓跋脱脱尔不但不放松,反而加大攻势的缘由。而在东、南、北三方面,突厥军的攻势也甚是迅猛,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极大地牵制住林南以及营内的兵力,让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颉利进营。隋军虽然还有数十万人马,但只要突厥军进营,长驱直入,失败便在所难免。林南虽然算不得什么贤明的君主,但他在此时此刻的表现,却也比许多皇帝要好的多。危难当头,林南没有畏惧得六神无主,惊慌失措,想着弃营而逃,而是奋力一搏,虽然这之中有形势所迫的原因,但他能做到这一点也实在难得。到了营前,林南顾不得休息,立即便投身于战斗当中,此时的他奔走如飞,一柄亮银枪更是寒光闪烁,不断收割着冲进营前的突厥军的性命。林南身先士卒,无疑极大的稳定了军心,激发了隋军的斗志,虽然他们缺乏训练,此时的指挥调度也有些混乱,但在毕竟人数要远胜于突厥军,且气势如虹,所以营盘三面却也还守的住。

火油烈火,飞石箭雨不断从隋军大营中射出,给突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但在拓跋脱脱尔机敏灵活的调度下,突厥军的进攻节奏控制得极好,给隋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狭路相逢勇者胜,踏平隋营,活捉隋主,就在今日!”隋军西营前,踏入营门,看着营门内密密麻麻拥挤着的隋军,颉利一边从一名隋军士卒胸膛中拔出染血的宝剑,一边厉声大喝道。“突厥必胜,杀!”汗颜拓跋紧紧地守卫在颉利身边,一边劈砍着附近的隋军,一边大声道。“杀!”在颉利的带领下,面对隋军的疯狂反扑,突厥军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所有人都紧跟着那营营飘扬的帅旗,疯狂地怒吼着,杀戮着。“颉利,有我韩天虎在此,你就休想踏入我大营半步!”韩天虎一刀将一名突厥军劈成两段,一边红着眼睛,仇恨地看着数十米外的颉利厉声道。“无名小卒,休要出言不逊,阿兰哲别在此,哪里容得你猖狂?”阿兰哲别一拨马头,狠狠将一名隋国士卒踩踏在马蹄之下,冲韩天虎怒骂道。“阿兰兄。咱们就比比,看看谁先拿到韩天虎的狗头!”这时突利在另一边笑着说道。“二位将军,算我一个!”罕贴摩长枪一摆,傲立马背,大笑道。“尔等贼寇好大的口气!”韩天虎顿时被气得不轻,一脸酱紫。怒极反笑道:“韩天虎大好头颅就在此处,倒要看看尔等有什么本事,莫不要只是嘴上的功夫了得啊!”“插标卖首之徒,本将军来了!”突利不屑地一笑,一抖马缰,便冲着韩天虎冲去。“等等我!”罕贴摩与阿兰哲别也不示弱,纷纷催马疾驰,同时手中的兵刃挥舞不停,将拦路的隋军尽数击退。虽然隋军士气如虹。拼死反击,但能够独当一面的猛将却是不剩几人,韩天虎即便使尽浑身解术,但在突厥三大年轻将领的围攻下,还是很快就落在了下风,摇摇欲坠,身上更是添了许多伤口。突然,韩天虎一个不慎便被阿兰哲别抓住破绽。乘机扫落马下。罕贴摩和突利眼疾手快,顿时轻斥一声便欲斩下其头颅。身后却突然传来颉利的声音:“住手!”众人回头看去,便见颉利已经率领大部来到近前,营外的隋军已所剩无几,大量的突厥军顺着开启的营门涌入,不断地将隋军向营内压缩着。地上已经堆满了厚厚的尸体,鲜血更是汇聚成一条条红色的小溪。但此时却没有人关注,只是忘我地呐喊着,厮杀着,只为脚下那方寸之地的得失。“韩天虎,本汗念你忠义勇武。实在不忍杀你,如今大势已定,杨羽已无力回天,你还是投降吧!”颉利居高临下地看着满脸血污,被罕贴摩三人牢牢制住的韩天虎,一脸真诚地说道。“一女不侍二夫,忠臣不事二主,我韩天虎堂堂七尺男儿,又怎会投靠你这荒野蛮族!”韩天虎冷笑一声,眼中突然蒙上一抹异样的光彩。汗颜拓跋看的真切,心中一突,正要说话,便见韩天虎突然暴起,一掌拍开架在脖子上的大刀,整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毫无戒备的颉利,口中疯狂地大吼道:“颉利,受死!”“保护大汗!”汗颜拓跋惊骇欲绝,一边惊呼,一边向着颉利身前冲去。“喀嚓!”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罕贴摩,突利二人震惊之时,却见一道黑影闪过,空中的韩天虎却突然停滞,头颅冲天而起,鲜血喷溅得到处都是,颉利更是被淋了一头一脸。“好险!”众人心头顿时松了口气,这才发现,方才出手的正是号称突厥第一勇士的阿兰哲别。颉利赞赏地看了阿兰哲别一眼,再看看躺倒在地,不断抽搐的无头尸体,眼中的失望一闪即逝。顿了顿,颉利高举右臂,大声喝道:“韩天虎已死,隋军败了,冲!”“隋军主将尽亡,隋军败了,冲啊!”突厥军心神一震,顿时高声呐喊一声,再次鼓足力气向着隋军大营中央冲去。耳听着韩天虎身死的消息,林南浑身一震,这时,无数突厥军正蜂拥着向营内涌来,营前的隋军不断被突厥军湮没着。“来人,随朕冲上去,一定要将颉利赶出去!”林南心沉海底,但还是强作镇定,大声说道。“陛下,您看!”刘文静也是忧心忡忡,正要说什么,却突然看见西营外的天际处出现了一道遮天蔽日的土龙,而在土龙中,则是若隐若现的红色,如血一般的红色。“援军,是援军,陛下,援军来了!”刘文静满脸潮红,激动不已,有些语无伦次。

林南浑身巨震,连忙停下脚步登上箭塔向西方看去。果然如刘文静所说,天地连线处,漫天的烟尘下,正隐隐有一条红色的长龙飞速的向着大营接近着。红色,正是隋军军服的颜色。“援军来了,大家坚持住,杀!”林南紧张低迷的心绪顿时一松,体内再次焕发出蓬勃的力气,手中亮银枪用力一震,扬声大喝道。营中的众人先是一怔,继而大喜,霎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低沉的士气骤然营涨,本被突厥军逼得节节败退的势头也瞬时扭转过来。隋军的变化顿时让颉利心中一紧,他不由回头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严肃了几分。大隋竟然真的有援军来了。

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隋军援军出现对突厥军委实不妙。且不说援军的出现将会打乱颉利全局的部署,更能极大的激发隋军残军的斗志,使即将分出胜负的战争再次变得未知难测起来。虽然颉利相信。拓跋脱脱尔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一切突然的变故,但战场之上,瞬息千变,谁又能做到万无一失呢?“不要顾及身后,一鼓作气杀进营去!”颉利看了一眼汗颜拓跋,眼中闪过一抹决然。沉声吩咐道。“是!”汗颜拓跋重重地点点头,然后收拢队形,集中火力,开始抢占西营门处的重要据点。“突厥的勇士们,隋人已是强弩之末,胜利就在眼前,杀啊!”颉利怒吼一声,手中宝剑横劈竖斩,将浑身的气力提升至极致。一个优秀的统帅。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拓跋脱脱尔是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他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颉利身上,但身后甫一出现变化,他便立即有所警觉。“传令鞑靼,命他率领五千步卒阻击敌人援军,无论如何。在大汗夺下隋营前不得放一名敌军来到营下!”拓跋脱脱尔眸子中神光连闪,唯一思索。然后沉声说道。“是!”随着命令的传达,时间不长,萧关南部便飞出五千步卒迅速向着隋国的援军迎去。……萧关西侧,十里之外。“成儿,让弟兄们放慢速度,节省体力。有朋友来了,咱们需要好生招待一番。”罗艺银盔银甲,稳稳当当地骑乘在匀速奔驰的骏马上,一边整理着衣甲,一边对身边一脸严肃的罗成说道。“是!”罗成答应一声。然后举手做了几个动作,身后的五千骑兵顿时放缓了速度,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再加上他们身上那肃杀凝重的气息,足可见这五千士卒都是精锐。“父帅,来人大概在五千人,我们只需一次冲锋就能击溃他们。”顿了顿,罗成续道:“看情形,突厥颉利已经攻入营内,时间拖得久了,只怕陛下危矣!”

“全速进军!”罗艺高喊一声,大军迅速向萧关挺近。 ;就在这时,前方的褐色洪流终于在一里之外停下了脚步,同时传来一道清朗的喝声:“来者止步!”

“停!”罗艺朗声长喝一声,身后的骑兵顿时隋刷刷停住脚步,期间竟无一丝杂音发出。“突厥鞑靼在此,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鞑靼约莫三十岁,身形不营,样貌普通,但穿着一身厚重的锁子甲的他却有着一双眸子却甚是深邃,身上更是隐隐透出危险的气息。遥遥看着那令行禁止的隋军,看着那高高飘扬的,写着一个大大的“罗”字的帅旗,鞑靼心中不禁陡然一沉,心下隐隐有了猜测,但他脸上却没有丝毫畏惧,眼中反而露出更为强盛的战意。驱马上前,鞑靼目光灼灼地看着一里外,隋军阵营前那一抹银色的身影,身上的气势逐渐变得强盛。

“鞑靼?”听见这个名字,罗艺双目陡然一亮,同时低声对罗成说道:“成儿,此人虽然年纪轻轻,带兵却是不俗,需得小心应付。”

“是。”罗成神色顿时一肃。“鞑靼?没听说过,想来也是无名小辈!”这时罗艺驱马走上几步,张狂地大笑几声道:“大隋北平郡王罗艺在此,识相的就快快下马授降,否则休怪本王手下无情!”“果然!”鞑靼心神巨震,心中的猜测果然得到了证实。罗艺之名,对于突厥人来说绝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因为他曾经三十七次击败过突厥的进攻,是突厥最惧怕的大隋将军之一。

而今,当得知自己所面对的是罗艺时,鞑靼除了短暂的震撼之外,更多的却是兴奋,甚至全身都止不住地颤栗起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一个喜好戎马倥偬的生活,身处乱世的将军来说,强大的敌人更能激发他心中的战意。“罗艺,今日撞见了我,你的好运便将终结!我必定取你性命,好洗刷你带给我突厥的耻辱!”鞑靼眉头一挑,厉声大喝道,双目中陡然爆发出极其强盛的战意。“本事不大,口气却不小!”罗艺不屑地一笑,眼中闪过一抹淡淡的光彩:“鞑靼,本王大好头颅就在此处,有本事你便来取!”“怕你不成?”鞑靼眉头一扬,大声说道。话音放落,鞑靼手中钢刀用力向前一挥,大声道:“前进!”五千突厥军立即行动起来,他们的速度并不快,但却极其稳定。步兵对轻骑兵发动冲锋显然不是明智的决定,虽然鞑靼对于罗艺的轻视甚是愤怒,但他却也没有因此失去理智。罗艺眼中光芒一闪便明白了鞑靼的意图,他脸上的笑容不由浓郁了几分,似是对鞑靼举措颇为赞赏。鞑靼如此做,不仅可以拖延时间,达到拓跋脱脱尔的目标,还可以使罗艺一方骑兵冲锋的距离缩短,大大削减骑兵的锋锐之气。要知道,失去了速度和冲锋,轻骑兵对于有着密集阵型步兵的优势将会完全消失,他们的优势更会成为劣势。战场交锋,扬长避短,正是制胜的关键。“鞑靼,既然你怯懦不前,本王可等不及了!”顿了顿,罗艺语气顿时一肃,大声道:“弟兄们,突厥人猖狂卑劣,夺我城池,辱我百姓,我等大隋臣民如何能坐视不理?敌人就在眼前,众兄弟随我一起冲,誓将一切仇寇扫荡!”“杀!”话音方落,罗艺双脚用力一踢马腹,胯下战马顿时四体攒动,如离弦之箭一般蹿将出去。随着罗艺的动作,罗成等五千早已磨刀霍霍的轻骑兵再也按捺不住,隋声呐喊着便催马向前冲去。隆隆的马蹄声下,沙粒尘土四散飞溅,大地都轻轻地颤抖起来,最是惊人的却是这五千士卒身上那无匹锋锐,冰冷至极的煞气。经历过无数战火的洗礼,这五千骑兵身上所积蓄的煞气已经达到了极其骇人的地步。鞑靼首当其冲,看着万马奔腾的洪流,面色顿时变了再变。如果说刚才还怀疑罗艺的威名是侥幸使然,如今却再没有一丝怀疑。从突厥到萧关,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精锐的隋军,其身上的气势,纵使比之突厥最精悍的骑兵部队也不遑多让。能统御,训练如此军队之人,又岂能是浪得虚名之辈?(未完待续。)

正文 第268章 【弓骑】

“狭路相逢勇者胜!”虽然罗艺一方的表现出乎了鞑靼的预料,但他的脸色很快便恢复了正常,深邃的双目愈发明亮,自始至终都没有畏惧之色。就在双方相距二百米时,鞑靼猛地按住马头,手中钢刀高举过头,大喝道:“盾阵!”随着鞑靼的的命令,奔走中的五千突厥军迅速停下脚步,围拢成一个硕大的圆形。外围的刀盾手将盾牌相叠,组成一人半高的盾墙。每一面盾牌都由三名身体粗壮的士卒共同掌握,而从盾牌衔接的缝隙处,则探出一根根锋锐无比的长矛。铜墙铁壁,锐气森森,这圆阵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受惊的刺猬一般,将自身紧紧地保护起来,让人无从下口。“抛射!”看着鞑靼摆出的阵形,罗艺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大声说道。随着罗艺的命令,他身后的五千骑兵顿时松开了双手,张弓搭箭,斜举四十五度,动作齐整麻利,没有一丝拖泥带水。鞑靼远远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是震惊又是赞叹。在鞑靼甚至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能够单凭双腿御马的,其骑术必定都是非同凡响,除了像他们一样自幼生长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汉民族极少有人能做到如此。尤其是,在双马镫,高桥马鞍出现之前,骑兵完全凭借双腿上的功夫稳定身形,这便导致了骑兵训练的艰苦和来之不易。三国时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曹操的虎豹骑,人数不多,但却都是一等一的精锐之士。然而如今,罗艺身后的五千骑兵不用手照样可以得心应手地操纵马匹,这又怎能叫鞑靼不震惊。尤其是从那五千支箭矢上遥遥传来的、冰寒的杀气,更是叫他心沉海底。“放!”当接近五十米时,罗艺冰冷的声音霎时响彻天空。“咻咻咻!”尖锐的破空声响起,五千支羽箭顿时如同狂风暴雨般携带着无匹的杀气,铺天盖地地笼罩向鞑靼组建的圆阵。“叮叮当当!”密集的金铁之声中,无数火星四溅。无数箭矢无力地顺着坚实的盾牌无力地滑落,但也有不少箭矢从缝隙中射入突厥军的身体之中,哭声喊声此起彼伏。罗艺刻意选择了抛射,不仅增加了射程,更可以借助重力的作用,使箭矢具备更快的射速,而且也能避免过多的箭矢被盾墙阻挡住。“快点,快点,再快点!”虽然身边不断有士卒惨叫着倒下。但鞑靼的双眼却是一眨不眨地盯着罗艺等人,心中暗自呐喊着。虽然鞑靼统御的不是重步兵,对上轻骑兵并无太多的优势,但他采用密集的圆阵,以盾牌为依托,长矛手为攻击利器倒也能缩小不少劣势。只要罗艺不能一举撕破鞑靼的圆阵,那一根根由长矛必将化作一柄柄死神的镰刀。“分!”然而就在鞑靼火热的眼神中,在距离突厥军圆阵还有二十米时。罗艺却突然大喝一声,与身边的罗成对视一眼。一拨马头便向着右奔驰而去,罗成则以同样迅捷的速度向左而行。而随着罗艺与罗成的分离,他们身后的五千骑兵也极有默契的,一半朝左,一半向右纵马飞奔而去。鞑靼的一个“杀”字正要脱口而出,但却见到罗艺等人在几乎贴上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