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还没有跑几步,便被榴散弹射中,倒入血泊当中。
弹珠儿密集如雨,根本无法躲开,唯一的生存机会就是期盼着弹珠不会射穿前面士兵的身体,亦或者赶紧趴下。只是,日军欠缺这方面的训练,大多数的士兵反应不过来,纷纷中弹身亡。
如此近的距离上,榴散弹的杀伤力惊人,日军成片成片的倒下,血肉横飞。
“不许后退继续往前冲”
乃木吸取了白天的经验,组织了一支督战队,专门用来砍杀临阵退缩的士兵的。
后退就是逃兵,将会被督战队直接斩杀。反正都是死,日军士兵顿时掉头继续发动冲锋。
炮兵开火后,步兵迅速集结,重新结阵。
面对日军疯狂的冲锋,中华帝国的士兵们不动声色,有条不紊的排队射击。
尸体在堆积,一层盖过一层,渐渐堆积如山。
中华帝国的军队不得不做出调整,向高地后撤,居高临下打击敌人。
虽然空中有烟花放出的光芒,不过很快战场上硝烟弥漫,烟花的光芒逐渐变弱,最后被浓烟遮蔽,战场上顿时黑了下来,一百米外已经看不清敌军情况。
激战几个小时后,日军逐渐逼近,双方相距不足三四十米,全靠火枪队顶着。高处的炮火已经不敢近距离射击,生怕误杀了己方士兵,而远射的话,同样因为硝烟和黑暗看不清敌人,不知道杀伤力情况,甚至连黑暗中有没有敌人都不清楚。
炮声轰鸣,枪声阵阵,战场上的厮杀变得异常的残酷。乃木组织的督战队逼迫日军士兵决死一战,那种破釜沉舟的疯狂,着实让人害怕。饶是杀了无数人的中华帝国士兵们,都觉得头皮发麻。
砰砰砰
一排排火枪依然有条不紊的射击,不过看得出来,几个小时的激战后,中华帝国的士兵们反映的速度有些变缓,疲劳度激增,排枪射击之间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城头上,庞册眉头紧锁,此时他已经无法用望远镜观察到战场上的情况了,全靠着通信兵的两条腿来回的跑着。
敌军越来越近,对方不计代价的冲锋,此时似乎有了显著的效果。
黑夜和浓烟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华帝国的火器发挥,必须要阻止敌人。
“传令下去,十分钟后,各团停止射击,组织骑兵发起反击”
此时,日军精锐已经尽失,剩下不足三万人,已经是惊弓之鸟。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总兵力两万人,刨除留守和炮兵,组织万人的骑兵发动反冲锋的话,胜算极大。
十分钟后,炮兵对远处实施饱和阻隔打击,切断日军中后队兵力。迫使日军前军约万余人孤立,这时,中华帝**队步兵方阵左右移动,闪开一个个骑兵通道,随后各团预备骑兵手打'营率先冲出方阵,杀奔日军。
在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步兵师的编制中,每团都有一支骑兵营。全师作为步兵师,所有士兵都必须会骑马作战,但侧重徒步火器作战。不过步兵师的天敌是骑兵,同时步兵师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影响,为了以防万一,步兵师内保留了一支战力较强的骑兵营,这支骑兵营侧重骑兵作战。平时骑兵营根本用不上,因此帝国陆军为步兵师专门配备了骑兵师策应。只有在步兵师单独作战,碰上棘手问题时,骑兵营才会发挥作用。
骑兵营并非独立建制,而是分散在各团当中,平时最多就是以骑兵连进行机动,只有大规模骑兵会战时才会组合起来。所以平时看步兵师就是一支纯步兵师,只不过以战马作为代步工具而已。容易给敌人造成误判。
步兵方阵的通道打开,各个骑兵营迅速出击。
战马狂奔,从硝烟中一跃而出,突然出现在日军面前,顿时令日军产生了极度恐慌。
随着骑兵勇士们杀至,铁蹄踩踏,战刀左右劈砍,人马合一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为枪骑兵的过度兵种,步兵师既可以进行步兵作战,又可以进行骑兵作战,用后世的名词概括,中华帝国的步兵师是一个多兵种混成师。
骑兵冲杀,顿时打乱了日军的进攻步伐,原本日军已经十分接近中华帝国步兵阵地了,正准备一鼓作气冲进去进行混战,结果被突如其来的骑兵扰乱了阵脚。
日军各个方阵进攻了一整天了,并没有看到中华帝**队的骑兵出动,因此到了夜间,日军的方阵当中,防备骑兵的长矛队都换成了刀盾兵,准备和中华帝**队进行近距离格斗。
这样一来,日军的各个方阵顿时被骑兵冲开,阵型一散,指挥官再也控制不住士兵,士兵听不到号令,恐惧之心骤然升起,顿时四散奔逃。
各团骑兵营冲出去后,各团剩下的步兵除了留守的之外,其他的全部上战马,拔出战刀,随后也冲杀了出来。
黑夜中的骑兵作战不可以停下来,一直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直到冲到日军后方,然后重新集结,再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