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卖国,都卖不出价钱了。
本来在慈禧看来,先给光绪立个储,然后再尊他为太上皇,让那个储君登基,这几乎是最能保证朝廷的合法性的办法了。然而,那些外国人居然主动的先把谣言造出来,然后毫不犹豫的把这条路堵上了。
“这,这就是……这就是要大清朝完蛋呀!”慈禧咬紧了牙,但是她如今除了退让,别无选择。因为外国人有一半种办法让大清活不下去,而大清却拿外国人什么办法都没有。谣言的传播在朝廷内部带来了不小的混乱,为了平息它,已经七十多岁的慈禧不得不不断地接见官员,回复地方督抚们的奏折,安抚他们。为此她有时候一天就需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这样的劳作本身,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就是不合适的,再加上这些事情还都是些让慈禧处理起来感到郁闷和痛苦的事情,每处理一件都是对慈禧精神上的一次打击。这样的郁闷,加上春天里干燥的空气,再加上失眠——慈禧每天真正的睡眠时间甚至连三个小时都不能保证了。使得慈禧太后的身体状况开始出现了恶化的趋势。
更要命的是,关键时刻,朝廷,或者说皇族内部还专门出猪队友。慈禧的疲态,那些被召见的王公们自然是注意到了,但是这些家伙们不说为老佛爷分忧,其中的不少家伙甚至还暗中欣喜,很多的王公们都觉得,慈禧独揽大权太久了,如果她真的死了,那原本被她控制着的大权就有可能落到自己手里了。而且,她们也觉得,自己绝对能比慈禧干得更好。比如说,如果是自己,就绝对不会允许那些汉人督抚如此的跋扈。
激进一点的二。逼们就想着,要是自己上了台,那肯定是首先一道圣旨,把那些跋扈的督抚什么的招进京城,然后一刀咔嚓掉,然后再派人去接收他们的军队和地盘,然后大清就中兴了,就万万年了。
稳妥一点的二。逼们则觉得,地方督抚们都是傻逼,只要给他们一个军机大臣的头衔,就能让他们乖乖的放下手里的权力,然后他们就可以派出那些满洲人到地方上去,不但担任地方主官,还担任各种新军中的一号指挥官,然后大清自然就又是万万年了,接着大家就都能继续吃铁杆庄稼了。
结果从这群猪队友的嘴巴里,慈禧太后身体不行了,老是咳嗽,怕是活不久了之类的有鼻子有眼的谣言呼呼呼的又传出去了。虽然太后老佛爷下令严查,但是老实说,我大清的警察系统,尤其是北京的警察系统里面,充斥了大批的啥事都不会干的八旗子弟,看着人不少,但真正向吴祥子宋恩子那样老老实实跑业务抓人却没多少。再加上传谣言的那些往往有都是吴祥子宋恩子之流惹不起的家伙,所以在包括王利发的茶馆在内的各种茶馆之类的地方,各种谣言几乎是满天飞。虽然王利发掌柜也在茶馆里所有醒目的地方都贴上了“莫谈国事,自正衣冠”之类的玩意儿,但是这东西的效力,老实说,就和后世百度贴吧中的纳吧顶置的要求爱国,或者是大二吧顶置的禁止水贴的吧规一样,纯粹就是摆设而已。不过不是为了传谣,不是为了找点乐子,不是为了让无聊的生活有点谈资,那些八旗子弟们又为什么要从早到晚的泡在茶馆里面呢?说起来,那个时代的茶馆和后世的BBS甚至是贴吧什么的倒是有几分相似。而这种局面自然让慈禧太后越发的愤懑。
……
1908年的夏天总算来了,天气一热,慈禧太后的原本就不好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她如今已经消瘦得像一具骷髅了,即使是李莲英,也知道,慈禧的时间不多了。
这天,慈禧又对着那些猪队友发了两次脾气,忙完了事情,用过了晚膳,就让李莲英扶着她在院子里走走。
“圣母皇太后,您慢着点。”李莲英扶着慈禧,沿着回廊慢慢地走着。
“李老公呀,你跟着哀家有好几十年了吧?”慈禧问道。
“回圣母皇太后的话,奴婢是从同治三年开始伺候圣母皇太后的,到现在四十四年了。”
“四十四年了,这年月呀,真是像流水一样,才一眨眼功夫,就过了四十四年了。我记得那个时候,李老公你还是个小孩子,哀家还叫你小李子来着。一转眼,你就老了,哀家也老了。”慈禧倒像是颇有感慨。
“奴婢是老了,圣母皇太后可不老,还年轻,还有精神得很呢。”李莲英回答说。
“呵呵,哀家也老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今年呢。”慈禧倒似乎不太在意。
“圣母皇太后万寿无疆,能活一万年。”李莲英赶忙说。
“哎,你也和哀家胡说这些,这天底下,什么时候有人能活一万年的?就是乌龟王八,也活不了那么久。李老公呀,你跟着哀家这些年辛苦你了。”
“圣母皇太后,奴婢能服侍您,那是几辈子的福气,怎么敢当辛苦这两个字。”李莲英大惊,赶忙说。
“辛不辛苦,哀家心里自然有数。”慈禧笑了,“李老公,哀家并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这一点哀家自己也知道。你一直很聪明,从来不自作聪明的做那些恃宠而骄的事情。除了收点钱之外,从来不做什么犯忌讳的事情。”
“圣母皇太后,奴婢……”李莲英赶紧跪了下来,“奴婢罪该万死,奴婢……”
“李老公起来吧。”慈禧说,“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再说了,在你这个位置上,收钱才是合乎规矩的事情。哀家这点还是知道的。起来吧,哀家要是连这都要治罪的话,这皇宫里怕是都剩不下一个有脑袋的人了。起来吧……”
“嗻。”李莲英赶紧站了起来。
慈禧将手伸过去,让李莲英扶着,继续沿着回廊向前走。
“李老公,哀家怕是时间不多了。你别又跪下,扶着哀家!听哀家说话!”
“嗻!”
“哀家想,哀家这一去,大清国还能撑多久,哀家的心里真是一点数都没有。李老公,一朝天子一朝臣,到那个时候……唉,李老公你最好找个靠得住的人,在天津的租界里卖套房子,再把值钱的东西放到天津租界的银行里面去。到时候也是个退路……只有哀家,是什么退路都没有了。”
第五百七十四章,决心(5)
1908年6月间,新的谣言又出现了,说是圣母皇太后重病,说不准哪一天就要……而且这次的谣言格外的不同,因为官府居然没有派出人来抓放谣言的家伙。虽说,以前官府在抓造谣的时候,表现得犹如儿戏,一般来说对于那些很有背。景的造谣者,他们碰都不碰,却只是专门抓那些传谣言的。不过,好歹他们还在抓那些传谣言的。而这次,他们连传谣言的都不抓了,甚至就连说“大青果药丸”的都没人抓了,整个的警察系统似乎瘫痪都了。而且据说这些天,那些王爷们都不停的出门,有时候是相互串门,有时候是进宫。总之,所有人都觉察到事情似乎有点不太对劲了。
“圣母皇太后,您醒过来了?庆亲王又在外面求见了。还有好几位王爷和军机大臣。”李莲英跪在床前,对躺在床上的慈禧禀告说,“可要奴婢让他们回去,等圣母皇太后大好了,再让他们来?”
“大好?哀家还能有个什么大好!他们是不放心罢了!”慈禧的声音格外的凄厉。说了这么一句话之后,慈禧又剧烈的喘息起来,显然,刚才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太耗费力气了。过了好一会儿,慈禧才缓过劲来,对李莲英说:“你让这些狗奴才都回去!……哀家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你告诉……告诉他们,……他们不用担心……另外……”
“嗻!”
……
“宝臣,我新买了一部天文望远镜,你要不要到我家去看看?”几个重臣走出了中南海,纷纷准备上自家的马车的时候,醇亲王载沣突然叫住了铁良,对他这样说。
载沣喜好天文在皇族中也是出了名的,不过铁良知道,载沣这个时候邀请他去醇亲王府,绝不会是为了所谓的天文望远镜。这多半是要一起商量一下如今的局面和将来的对策。
“肃亲王也会来的。”载沣走到铁良的身边,又小声的补上了一句。
“好呀,正好去看看。”铁良回答说。
于是铁良回过身,对自己的随从交代了一声,就上了载沣的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