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稿子念到。
“‘一切为了病人的健康,一切为了病人的需要’这是我公司一向坚持的原则,所以我公司做出了如下决定:
一、我公司从即日起将全面停止‘海。洛。因’的生产和销。售,并面向所有销。售商收回一切在销货物,
二、所有已售药品,消费者均可持销。售发。票到我公司办理全额退款。
三、所有使用过‘海。洛。因’并出现上瘾症状的病人,都可以得到我公司的免费‘戒断治疗’。
我公司对于出现这样的错误,感到极度的痛心,在此我们向多年来支持我们的用户表示由衷的歉意,出现这样的错误虽然不是我们的本愿,但在这个问题上……”
很快,萨哈夫读完了稿子,他抬起头来,带着悲哀的愧疚的就算是让老虎看了都会心软的表情向大家鞠了个九十度的躬。然后低声说:“现在大家可以提问了。”
虽然萨哈夫的表情很让人同情,但是该提问还是要提的。一瞬间,在屋子里就举起了一片手臂的森林。
“这位记者吧。”萨哈夫指着前排的中央位置恶一位记者说。
“您好,我是美联社记者阿瑟。我想问,贵公司在研制‘海。洛。因’的时候没有进行成瘾性的实验吗?”
这个问题很有些尖锐,也不好回答。回答说没有进行,那肯定会被追问“你们公司就是这样对待能影响无数人的健康的药品的安全的吗”这类的问题,而回答进行了,那就会被追问“为什么在试验中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你们的实验敷衍了事”之类的,然后自然就会引出“这公司怎,定体问,我陷思”之类的东西。
“我们公司当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萨哈夫回答说,“但是因为二乙酰吗啡的药效要远远超过吗啡,所以我们每一颗药丸中需要的二乙酰吗啡的数量非常小,这样小的数量的二乙酰吗啡是不足以导致上瘾的,就像我们都知道砒。霜是有毒的,但是如果剂量太小,就不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一样。我们在做相关实验的时候,甚至将使用的剂量提升到了一般剂量的六倍左右,依然没有发现实验动物出现成瘾的症状。也没能在对实验动物的解剖分析中发现吗啡。事实上,后来我们是在将实验动物的服用剂量提高到二十倍之后,才在它们的肝脏中发现吗啡存在的明显迹象的。为此,我公司已经决定从今之后,将所有药物的副作用测试时的剂量上限提高到正常剂量的三十倍。希望能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事件的发生。”
“谢谢您的解答!”阿瑟向萨哈夫说。先不管别的,至少,萨哈夫,以及他所代表的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在对待问题时坦诚的态度,还是让人心生好感的。
第三百一十章,忠厚可靠史高治(二)
这一天的新闻发布会立刻就引起了一场风暴。当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几乎所有的记者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了会场。一些大报给记者准备了马车,于是他们立刻就跳上马车,向着报社跑去。至于没有专用马车享受的记者们,动作快一点的立刻就拦下了过路的公共马车,动作慢的,有的还在努力的试图拦马车,有的干脆就自己往报社方向跑,一边跑一边看有没有机会拦下一辆马车。
苏比的座位距离门有点远,所以,当他出来的时候,当然早就没有马车可以搭乘了。苏比稍微犹豫了一下,就朝着自己报社的方向狂奔过去。科利莱跟着跑了两步,不过,他太胖了,完全跟不上苏比,只得喘着粗气,扶着一个电线杆停了下来,同时四处张望,看能不能幸运的看到一辆公共马车。
至于苏比,他现在跑得正轻快呢,在街道上,他就像一条泥鳅一样,总能从熙熙攘攘的人流的缝隙中快速的钻过去,这是前些年苏比在当流浪汉的时候,和警察们练出来的。当然,当苏比带着耳边呼呼地风声高速的绕过一个路口,然后迎面遇到一个胖警察的时候,几乎条件反射似的,苏比就来了个急停,并且准备换个方向。不过他立刻反应过来了,现在自己已经是有身份的合法公民了,不用再看见警察就跑了。于是,苏比稍稍喘了口气,然后对着警察笑了笑,接着就朝着前方跑去。
……
无论如何,苏比是跑不过马车的,所以最早刊出消息的还是那些大报纸。这个新闻实在是太轰动了,因为它所涉及的药物是这个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销量最大的药物。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东西的销。售额曾达到过占所有药品市场的百分之五点几的空前高度。而在史高治的这个时代里,海。洛。因在世界药品市场上所占有的比例甚至要比原来的时代里更高。这是因为这种药物出现的时间更早,因而能和它竞争的药品也就更少了。再加上史高治的企业的销。售手段也相对更先进,结果这种药品居然奇迹般的在整个世界药品市场上拥有了百分之十左右的份额。这个记录不但空前,甚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也是绝后的。即使现在在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的实验室里,还处在预研状态的几款神药,什么青霉素呀,什么链霉素呀什么的,在可能的市场份额上也是远远不能和“海。洛。因”相媲美的。因为“海。洛。因”对于任何疼痛,都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经过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多年的宣传,大家都知道,这东西绝对属于“治标不治本”的东西。但很多时候,很多病症,还真的不需要治本。
比如说最常见的病症——流感,这东西是病毒引起的,在这个时代里,基本上就没有任何药物能真正对病毒有什么作用,所以,如果你感冒了,该几天会好,吃药不吃药都是那个时候好。只不过不吃药,你就要忍受发热、头痛、流鼻涕、咳嗽、全身酸疼等一系列的症状。而如果你服用了“海。洛。因”,虽然病毒在你体内该怎么繁殖照样怎么繁殖,你体内的免疫系统该怎么杀灭它们也照样怎么杀灭,但是你的一切症状度被压制了,都消失了,你不发热了,不头疼了,不流鼻涕,不咳嗽,不全身酸痛也不全身乏力了。感觉上就和完全没病没啥分别,然后舒舒服服的过了一个星期,嗯,感冒好了。这个在事实上和你吃下去感冒立刻就好了,又有多大的差别呢?
正因为如此,所以几乎每一家人都会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准备上一些“海。洛。因”,每一个医生,在对付某些让人不太舒服的疾病的时候,也都会顺手给他开上一盒子“海。洛。因”。可以说,在后世,需要很多药物才能处理的问题,在那个时代,全都由“海。洛。因”包圆了。感冒了?嗯,来一盒“海。洛。因”吧,早一片晚一片,远离感冒困扰;咳嗽?啊让我看看?嗯,开点磺胺吧,再给你点“海。洛。因”,咳嗽,请选用“海。洛。因”。再加上诸如这样的远远超出时代水平的广告:
“我是一百零三个孩子的爸爸,孩子不读书没出路,学校自己盖,老师呢,自己做。三百六十行,干了一大半,腰痛的时候,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海。洛。因’,只需一颗,去痛更快更持久。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学校,‘海。洛。因’,信得过。(刊登本广告的费用已捐赠给**慈善学校)”
有了这一切,海。洛。因怎么能不卖疯了呢?然而,突然之间,创造了医药史上的奇迹的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突然宣布“海。洛。因”不安全,要停止生产这种药物!这样的新闻怎么能不引起震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