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唐烈艳肉 > 第179部分(第1页)

第179部分(第1页)

取胜,直接打得士气崩溃,大胜之后军心士气都会摧毁,再进行占领,那么整个地区就会比较容易,这也是多年和胡人作战的经验。

胡人更加直接,你比他强,实力也远远过他,那么就臣服你,其实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强大的实力摆出来,都会在心中折服,只不过胡人更加直接罢了,李佐国这次的攻势还是如此。

直接扫清江上的障碍,然后大军过江,直接向南边攻击,虽说兵力并不多,三处加起来也不过四十万军队,但是对于风雨飘摇的南唐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南唐现在除了在杭州李亨身边还有四万左右的jing锐,其余的部队加起来也没有过三十万。

两年半之前襄阳一战,李护几乎将尉迟长龚的军队打光了,后来虽又陆陆续续招了不少士兵,但也不能和原来相比,南兵向来不如北兵,这是地域环境造成的,北边生活环境比南边差多了,士兵向来比南边素质高,加上不少的南唐官员和商人,早就在这两年和大周暗中来往,南唐的地形,兵力部属对大周根本不是秘密。

现在唯一能够打仗的军队就是尉迟长龚手下的四万禁军,顶多再加上剑南道节度使王翌的部队,但对于大周来说,就是泰山压顶一般。

先动手的不是李护和郭北,而是在汉中的李麒,李麒以两万兵为前锋,领兵大将为袁息,这也是李白的十八弟子之一,本来一直在安西领边军,后来李佐国攻下长安后调至李麒手下为将,此人善于用步兵,也能练兵,蜀中骑兵不好使用,李麒就重用袁息练兵。

此次攻剑mén关就以袁息为前锋,李麒亲领六万中军跟随,辎重后军两万跟进,李麒在益昌设军粮大营,大军进

i剑阁,其势如虹,直接想一鼓作气攻下剑mén关,打开巴蜀北面大mén。

剑mén关位于剑南道北面,是连接汉中的必经之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mén关也是巴蜀的重点防御雄关,两山夹处一座雄关横跨两山,两边山势飞鸟难度,易守难攻,也是巴蜀对抗大周的底气。

虽说李隆基逃至巴蜀,成天不思朝政,更加沉mi享乐,但剑南道节度使王翌却是非常重视剑mén关的防守,在这个雄关摆了三万兵马,这已经是接近了整个剑南道兵力的一半了,要是剑mén关失守,下绵州,益州就在眼前了,不消十五天,大军就能够直接攻击益州,所以剑mén关可谓剑南道的生死之地,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守关的大将是王翌的本家出的大将王钟汉,此人熟知兵法武艺出众,从军二十余年,扫平蜀中土族立功无数,积攻升至都尉,后王翌现王钟汉出身为王家远支,又有真才实学,于是重用王钟汉,委以重任,守剑mén关。

此时李麒前锋袁息的两万步军已经抵达剑mén关之下,王钟汉在城墙之上观周军军势,只见周军如黑云铺地,从山谷之中鱼贯而入,整整齐齐的行军队列变成迎敌之阵自然流畅,显得训练有素,长时间的行军使士兵身上的衣甲风尘仆仆。但是周军士气高昂,远远的军歌和着战鼓,一股百战jing锐之气扑面而来,使城上蜀兵面sè大变。

大军在关下shè程之外列出迎敌阵形,却不急于进攻,只是防备关上出兵偷袭,后面的士兵加紧建营,不用一下午,一个中规中矩的大营就建好了,周军留下少量士兵监视剑mén关动静,其余的士兵全部回营休息,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好整以暇。

王钟汉暗暗赞叹,久闻周军之jing天下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如此jing兵才能横扫天下无一败绩,只不过剑mén关雄关易守难攻,三万守军足足能够抵挡十倍兵力进犯,王钟汉有信心能够守住剑mén关。

看看周军能够用多少人命来填,周军远程武器的厉害现在已经是天下皆知,王钟汉对此也专mén做了准备,不但加高加高加固了城垛,城垛相当于一人高,城上还多备麻袋装满沙子,不但能够有效的抵挡投石车打出的石头,守城时还能当擂石使用,同时多备火油柴草,准对周军有可能的附蚁攻城,王钟汉要在关下大量杀伤周军。

周军第二天就出动大军伐木,制作一些攻城器具,同时开始组装石车和巨弩,三天之后李麒的中军到来,大军从剑mén关之下绵延五里扎营,关上看去只觉周军大营一眼望不到头,人喧马嘶之声昼夜不停,李字帅旗挂上之后,整个周军杀气冲霄。

王钟汉看得出来,周军气势虽壮,但兵力却不过十万,就用这点兵力难道就想攻下剑mén关?看来大周皇帝了剑mén关的防御力量,王钟汉冷笑看着周军大营,那么就让战无不胜的大周强军,在剑mén关下折戟沉沙。

!#

第七章 破关只等闲

第七章破关只等闲

周军开营出阵,一列列标准的队列显示出训练有素,一面面各sè旗帜是一个个都尉以上将领的标志,每个方阵最多是三千人,少的五百人,其中老兵占六成左右,新兵四成,这种配置是因为一些服役过十年的老兵退伍之后补充了新兵所致。e^看赢话费,

周军的士兵福利好,伙食好,有大把的功勋可以拿,不但能够分得勋田,军饷也是高的很,不算出战时候的最高军饷,平时的军饷也足够一名最普通的士兵养活一大家人,还不要说在各种战斗中获得了勋章的士兵,哪怕这个士兵只是最低等的小兵,只要他有最低等的战役勋章,那么就算见到了县官,也是不用行礼的。

各种从军的ji励制度,令各方有心用勇力吃饭的汉子趋之若鹜,所以在李佐国登基之时,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军队退役,但是兵源的补充却是异乎寻常的顺利,一个空缺几乎是十个人来争。

大周现在的常备军过了百万,不过这是改朝换代时的特殊现象,预备役的士兵有六十万左右,李佐国最终的打算就是设立六十万常备军就可以了,预备役保持和常备军数量相同,在遇到需要全国动员的战斗时,能够马上变成一百二十万大军,现在放眼周边,真正有能力对大周动过十万部队袭击的国家几乎没有,但一个强大帝国,武力永远是保证强大的唯一方法,李佐国对于军队的注重是远历史上的每一个帝王的。

报名参加大周军队,身体、年龄和家庭全部合格之后,进入的只是后备役部队,也就是各级辅兵,没有战事的时候辅兵就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然后进行各类学习,包括识字,在有战事的时候,训练时间最长的辅兵调给作战部队使用,在作战部队受到损失时,优先挑选最优秀的辅兵进入一线部队补充。

辅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就是完成战斗部队的杂事,如立营、做饭、保养武器铠甲、放哨、运送辎重等,相当于战斗部队的仆从,战斗部队的任务就是作战、杀敌和保持最佳的状态,这样的组合并不是依靠训练和士兵素质,而是强大的国力,说白了就是钱。

李麒的这次出兵,真正的正兵只有六万,其余四万全部是辅兵,包括后军的两万辎重部队,但是要以为二线辅兵就是好对付的就错了,能够跟随正兵上阵的辅兵全部是经过两年以上训练的士兵,他们的装备和正兵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