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最新地址为22ffc露b
话说冯大人和吴师爷将贡品成功送达后,又按照总督大人嘱咐,给朝中大学士、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各送去了几斤黎椒(花椒),顺带捎附了一封书信。书信大抵内容是想征求几位大人关于蜀地恢复蜀锦织造、疏通商道的意见,他想由朝廷出面,勒令清初外逃或被掳走的织锦艺人返乡,继续从事蜀锦织造;同时由工部出面修缮开辟一些商道,利于物资贩运。几位尚书看过书信,认为兹事体大,特别是疏通商道需要动用大量人力财力,需要好好思考再做定夺,于是让管家告诉冯大人和吴师爷,让他们在京中多呆几日。
志远和周杰在等待胡老板备货的这段时间,想到荔枝道上还有多处塌方和断路,运粮大队车马要通过,恐怕会耽误不少时间。于是想修书一封,找人带回太平县给李老爷,告知乡邻商队已成功卖了蜀锦,正带着运粮大队往回赶,希望每家每户都能出人出力修缮荔枝古道,方便粮食物资运输。当听到吴师爷一行人还在京城,正准备过两日就走,想到他们骑兵队伍行进得快,惊喜之余就立即备了礼物前往拜会,想让吴师爷把这封书信捎回去。故人相见,正是一别数载又重逢,岁染霜丝隐旧容。两人互诉着分别后的各种事情,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志远得知吴师爷跟着冯大人混得风生水起,也甚是欣慰,吴师爷问起志远今后在太平县的打算,志远就把蜀锦织造、香菇木耳种植、梯田开垦、商道疏通、商队组建、私塾建设等事宜,一一道来,吴师爷觉得都不错,只要砥砺前行,终会有收获。临别已到三更时刻,两人互道保重后,才依依不舍的惜别了。
三日后,胡老板已经准备妥当相关事宜,安排了自家头目负责押送粮食,一行人就带着运粮大队前往蜀地。一夜大雪,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皑皑的大雪中,马车艰难地在雪地上留下了一条条车辙印。雪越下越大,渐渐模糊了众人的视野,远处天和地的界线已然分不清,走到有坡地的地方,马车打滑,一行人不得不停下,十来人用足力气推着车子往前冲,好不容易推到坡顶,又得返回接着推另一辆。走走停停,一行人足足花了两个月才到达了西安。这西安城里票号、典当行林立,周杰赶紧带着志远兑换了银两,又找了一家可靠的镖行,跟着运粮队伍一起押送银两回乡。
话说李老爷接到书信时,已经开春,看到要抽调人力修缮荔枝古道,不仅犯起了愁。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时值农忙时节,大家正忙耕地播种,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这时抽调人力去修路,还不知道乡邻们的意见,于是就赶紧派人通知了江浙各族族长,三日后在自家商议。三日后,待所有族长都到齐了,李老爷就拿出志远那封书信,众人看了后,都激动不已,不停地夸赞志远和周杰能办大事,不仅蜀锦卖得好,还运回了大家需要的粮食。这时,李老爷就提起了修路的事情:“这么多粮食要运回来,只有马车才行啊!志远兄让我们赶紧组织乡邻修缮荔枝古道,每家抽调一二人力,不知道大家意见如何啊?”。这时,家住竹峪的郑家族长缓缓说道:“商道通畅,对于我们本地人来说,这可是一件长期有利的事情啊!物资可以互换有无不说,今后的蜀锦、兽皮、药材等,就可以通过商队卖掉,换些银钱,对于我们这帮垦荒之人,也就有了生活保障,不至于靠天吃饭!苦一时甜一世的事,我们郑家是绝对没有任何意见的!”,话音刚落,众人随即附和道:“好,苦一时甜一世,我们都支持,没有任何意见”。众人当即决定每家都出一二人力,这样算下来,也估计有五六百号人,只要齐心协力,疏通商道也不难。大家约定第二日就出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正在众人讨论得兴高采烈时,土八哥也带着一众湖北当家之人赶来了,只见土八哥向李老爷作了个揖,然后说道:“你们这就见外了呀!商路通畅对众人都有好处,为何不通知我们呢?我们湖北乡邻可不愿意坐享其成、落人口实,今后矮人一等呀!”。土八哥的话,着实让众人敬佩不已,众族长也拱手表示感谢。在后面的修路过程中,湖北人壮实力大,从不惜力,也获得了众人的认可,从此以后,湖北人与江浙人的恩怨逐渐消泯。
按照李老爷的建议,每家每户出的劳力,跟着自家族长,分成了两路,一路负责从竹峪沿途向镇巴挺进,清理塌方和断路,一路从太平县向竹峪挺进,负责拓宽官道和清理落石杂草。众人自带干粮、草席和棉被,风餐露宿,力争个把月,就让所有道路通畅无阻。
但是蜀地地形复杂,落石泥土虽容易被清除,但是被冲毁的断路则不容易恢复。书林听说后,赶紧下山去实地看现场,出谋划策。他沿着竹峪的古道边走边看,发现塌方路段大抵情况分三种,一种是九倒拐地形,这种塌方往往是路基不牢,只要在塌方处层层垫下石头铺上泥土石灰填平即可;一种是临近河道被河水冲毁,这种要恢复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其这样,还不如在附近另辟它径绕过;最后一种就是山谷暴雨汇集地,这种路段时常被山洪冲悔,无论修多少次都不管作用,只有搭桥。但是搭桥大家都不会,这又难倒了一众人,正垂头丧气之际,大家发现书林在翻随身携带的古书,其中一本正是记载的历朝历代的造桥技艺。
考虑到如果要修建石桥,在这山中不便石料运输和堆砌,书林就果断放弃了。随着古书一页一页的翻开,他眼睛一亮,突然发现了一种利用整根原木搭建浮桥的技术,这种桥利用木头交错承力的特点,只需要9根原木搭建框架,再在桥面上铺上木材即成,有点类似现在的筷子搭桥原理。想到这种桥一是可以就地取材,方便后期维护;二是搭建简单,易学易懂,书林大叫一声“好”,当即就决定让众人就采用这一方法。果然不出书林所料,这种搭桥技术简单实用,众人一学就会,因此众多山涧没花几天时间都搭上了这种木桥。
不久,整个商道基本通畅。众人也随即约定,以后每村每族负责维护自己所在地的商道,只要发现商道塌方冲毁等情况,各村长族长应尽快带人疏通。后来,这一约定就慢慢演变成了当地人的习俗,无论是商道损坏,亦或是商队有难,当地人都会积极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