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嘉平宫事+帝宫岁记 > 分章完结阅读5(第2页)

分章完结阅读5(第2页)

在这四个侍书里面,颜莘最喜爱的就是他。

这几个月里,只要一有闲暇,她就往清如苑跑。

或看他临画摹字,或听他抚琴奏乐。芮叶自幼习琴,颇有造诣,只是很少在外人面前表现。但他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文雅,清冷高洁的气质,把一路看着这官场、后宫里的勾心斗角长大的颜莘,完全吸引住了。

但颜莘总觉得芮叶不该是这世俗之人,和他一起,只能使自己超脱喧嚣,却无法谈及男女之爱。自己若沾了他,像是玷污了他。所以不论夜里二人说笑到多晚,颜莘都要回自己的万福阁睡去。有时候嫌路远了,就到旁边莫璃的叠彩苑里留宿。芮叶倒也不强留。只把清如苑的侍从们弄得不明就里、郁闷万分:自己主子明明好像是得宠的,可殿下就是连一个指头也不碰他。

至于另外两个侍书,一个叫水卉,今年已有十九了,和芮叶是同岁的。是端明殿学士水凝庶夫的儿子,安置在凉染阁里。他出生时便白发银瞳,被家人视为妖异。母亲更是想要把他溺死,幸亏刚生产的父亲拖着羸弱的身子拼死护住,才捡了一条命来。水卉自小便生活在家人的厌弃中,和身份低微的父亲相依为命。但年岁渐长,姿容却出尘离世,日渐倾城。这才引起了母亲的重视,把他头发染了,加以调教,送到宫中待选。不料竟也真的入了围,成了太子府的侍书。

因从小便饱受欺凌,水卉沉默寡言,终日郁郁的。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不知为什么就又哭了。颜莘每次叫了他身边服侍的人问情况,都说刚又自己对墙抹泪了。颜莘起初还劝劝哄哄,后来见再劝再哄也没有用,反倒把自己弄郁闷了,便索性放弃,由他自己悲秋伤春去。

另一个叫甘韫,也比颜莘大一岁,是太常寺医药司总管的孙儿。人倒是温柔可亲,性子和顺。只是也不对颜莘的口味,颜莘便也不常去见他。

由此晃晃悠悠便也过了大半年。

这一日一早下了朝,颜莘便跟世宗请了假。回府换了便衣,带了两个身手不错的侍卫,牵了马,从角门出了宫,一路朝东,直奔玉澜山脚下。

今天的天气还是不错的。虽是秋老虎仍肆虐,上午却也并不酷暑。

待进了近郊,颜莘便不再一路急行,只下了马,一路看景,一路溜达,朝灵恩寺走去。

说是出宫走走,实际上是去见一个人。

这灵恩寺已有百年基业。因是京城附近唯一的寺院,因此香火旺盛,游人颇多。又兼玉澜山景色好,因此颜莘也常往这边来。

灵恩寺有一位得道高尼,法号显静。

据说她舍身前也是出身书香门第。出生时便有一个跛脚疯尼,言她在尘世中必然受苦,要随了去。阖家数年只得这一女,如何舍得,便将尼姑赶走。果然到得十三岁上,染了恶疾,眼看不保,梦里忽见那跛脚尼,因稽首相问:“姑姑,此系何方?仙师法号?”尼姑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时驻足而已。”一梦惊醒,病竟痊愈。从此索性剪了三千烦恼丝,舍了家业,投身灵恩寺来。

颜莘也是因一日在玉澜山脚下办事,偶遇显静,几番交谈,甚是投机。她见显静不过三十岁上下年纪,竟不料已是寺中长老。又因她悟性了然,修习精深,谈吐有致,见识卓越,被颜莘引为知交。便告知了她自己身份。显静却也不是很惊讶,仍如常交往。

所以颜莘每每出了想不透的麻烦,都忍不住往灵恩寺跑。

此刻,颜莘正翘脚坐在显静禅房里唯一一张有个蒲团的黄杨木椅子上。

显静一手慢慢转着精巧的琉璃茶壶,一手从上往下浇淋热水,为的是将茶里的清香浸了开来。

待水淋尽了,方徐徐倒进一对青窑茶盅里。递了一个给颜莘。

“这是今年明前的六安银针,请殿下尝尝。”

颜莘端起茶盅,见水色碧绿,叶片厚实明亮,形如莲花。沏茶时便雾气蒸腾,更是清香四溢。抿了一口,只觉气味清香高爽,余韵留齿不散。

“果然好茶。”颜莘赞道。

“六安因有药效,历来为皇家所禁,大内并无供品。贫尼也是想殿下定然没有尝过,所以才取出来献丑。但这茶确是好茶,《霍山县志》载:‘本山货属,以茶品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银针,仅取枝顶一枪;次曰雀舌,取枝顶二叶微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择最嫩叶位置;曰松萝……俱以雨前为贵。’这银针每年统共只得不到二斤,而至贫尼之手,又不足二两。”

这时外间走进来一个小尼姑,手里端了一盆水,放到桌上。显静便将琉璃茶壶连带剩下的茶水澎了进去。

“这是外间刚打上来的清凉井水,”显静解释道,“暑间炎热,等下再用便是凉茶了。”

颜莘莞尔:“大师这等细致。”

“既是殿下到此,老尼又岂敢怠慢。”

说完二人对视,心领神会一笑。

“大师近日倒是愈发雅静了。”说完这话,颜莘在心里腹诽,我大老远辞了事情跑来找你,你也不关心关心我有什么事儿,就要我坐这里陪你品茶。瞧你多金贵的茶,这天下都是我们颜家的,什么茶喝不到。

显静这时却呼了声佛号,仿佛看穿了颜莘似的说道,“贫尼虽说是槛外人,但也知殿下必是为些俗事苦恼。贫尼无处开解,只为殿下说说我佛五祖传衣钵于六祖的故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