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到唐朝破案百度 > 第73节(第2页)

第73节(第2页)

年龄相仿,家境都是低品级官员,没有背景、没有靠山,都很好学聪敏,学堂老师给他们的评价都很高……

回思学堂……

毋庸置疑,拐子对学堂的情况是有了解的。

他喜欢聪明男孩。

顾枫冷冷道:“对拐卖对象的标准还设得挺高。”

民间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所以拐个男孩回去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也得拐那些个聪明伶俐的?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规律……

有了。

欧阳意分别在前四名失踪者的批注上画了圈,“韩师兄,有人对四家进行多次勒索,万年县认定为是借其孩子失踪故意骗财,予以另案处理。但假设这就是拐子所为呢?”

人的认知习惯于先入为主,一开始给案子定了性,就会往那个方向去查。

但如果压根不是拐卖案呢?!

韩成则赞同,“我带人连夜拜访了这四家人,他们交完几次赎金,孩子仍旧音讯全无。故而万年县和家属都认为是别的什么人趁火打劫。”

“韩师兄不以为然。”

“每次交赎金的过程颇为复杂,把家长耍得团团转,这不是随便什么人临时起意能做到的。”

很大可能,勒索者就是绑匪。

韩成则道:“昨日与万年县县尉略谈过,他们倒有几个敲诈勒索的嫌疑人,只不过没有确凿证据,后来只能放人,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顾枫:“这案子怎么看怎么怪,说是拐卖,其实是绑架。但绑架是短期获利行为,没必要拘着人票几个月不放吧。养孩子,吃穿住,也是笔费用。绑匪拿了钱,不放人,总不会是喜欢上那些孩子,留着自己养?”

这个可能性很低。

绑匪在长安活动,把孩子养在长安?

风险不可估量。

这些孩子不是襁褓中无知的婴儿,他们记得自己的家和家人。

他们也不是只求果腹的乡野穷苦孩童,这些孩子已断文识字,甚至通读四书五经,聪明早慧,智力都高于常人,怎可能乖乖跟着绑匪生活而不回家?

所有怪异的现象都指向一个答案——绑匪的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基本确定,绑匪并非是为了拐卖孩子,也不是为了钱财。”欧阳意眉目一敛。

不是拐卖案,也不算绑架案。

此言一出,陈理和黎照熙大感奇怪。

“失踪者尔令斌,其父是左右监门卫的录事参军事,从七品。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在十六卫中权力不算大,守卫城门的,有些兵力。卷宗记载,尔父曾求助上司左监门卫长史,利用城门禁卫的力量寻找尔令斌,在各大城门张贴画像。对尔家,绑匪只勒索了两次。”

“而另一个失踪的孩子,秦望,其父是礼部的八品主事,绑匪对其勒索达五次。还有邵扬、王经全,其父也和秦父的情况类似,都在清水衙门,无权无势,绑匪亦分别对他们勒索达五次、六次。为什么和对尔令斌勒索次数差距如此之大?”

“我想,我们发现了勒索次数和家属反应之间的联系——家属越是找关系寻子,绑匪的勒索次数越少,反之亦然。”

“绑匪由始至终,其实只有一个目的——折磨家属,他想看的是家属的悲痛之情。”

“尔家拼尽全力动用禁军,秦、邵、王三家散尽家财,天下父母心,这其中的煎熬和期盼、希望和失望,极大满足了绑匪。”

“躲在暗处看着他们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看着他们对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的思念,看着他们竭尽全力后依旧毫无所获,一点点崩溃、甚至歇斯底里……”

“可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