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便需要有个人来“无中生有”了!
当然这是比较文雅的说法。
通俗点。
就是需要有个人来造谣!
……
达克好歹是经历过信息时代大爆炸的人,对于“无中生有”的了解可比两位教授想象中的还要多。
这玩意儿对于谣言的真实性没什么要求,但要注意让内容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即便无人推动,也能做到自发的“人传人”。
而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的点是要保证谣言传播的成本必须为0!
想要让谣言飞起来,“无成本”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比内容本身还要大。
但想要让谣言飞得更高,还是需要在内容雕琢上下功夫。
一般而言,与道德牵连,让人觉得自己是站在道德高坡上,能对下方进行谴责的内容,或者能给人带来巨大利益的内容,都是属于能让谣言飞高的“好内容”。
另外一点,如果传谣者本身的身份地位便让人信服,那么也能作为谣言传播的支撑,让谣言飞得更高。
在这一点上,达克便具备着天然的优势。
他想要传谣,很容易。
只是一旦谣言被戳破,也需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信任危机。
……
“我需要怎么做?”
半晌后,达克还是抬头道。
规避信任危机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将谣言模糊化,或者把球踢给“某位教授”,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当然,如果有“实物”的话,那就最好了。
这个“实物”,也可以做成真正的饵!
卡泽尔教授和希尔芙教授的思虑还是相当周密的。
卡泽尔教授当即道:“我可以制作一把假的钥匙,然后存放在一个有一定获取难度的地方,再由你来将这个消息不小心泄露出去。嗯,可以直接说是从我这里听说的。”
达克想了想,说道:“那么教授,你为什么要制作一把能破解封印的钥匙?给自己添堵?”
卡泽尔教授耸了耸肩,笑道:“这并不重要,迪蒙。只要掀起热潮,没人会在意这个。就像没人会去想,为什么会存在迷宫宝藏的藏宝图?当然,我们不能让人觉得密道里是有宝藏的。否则会吸引来不想吸引来的人。”
达克说道:“教授,这很难把控。”
卡泽尔教授:“所以才需要你。”
达克:“让我再想想。”
……
这件事本身听起来似乎是像那么回事。
只是随口泄露出去的话,或许真能吸引对钥匙有需求的人上钩。
很多故事里都有类似的环节。
不需要过于周密的设计,重点在于“需求”这两个字。
但是。
只是说但是,如果对方精明一点呢?
毕竟突然出现的“钥匙”,很容易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以及这是否为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