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朱高煦领着弟、妹上一旁玩耍,而安庆公主似乎被心事困扰,无心参与宁国公主和燕王妃的谈话,道了个歉,自称要四处走走,林子雨害怕燕王妃内人事繁杂,冲撞了公主,紧随其后,安庆公主也未反对,任由林子雨跟着。
丈夫欧阳伦被赐死已经快半年了,安庆公主依然摆脱不了丧夫的痛楚,浑然记不得洪武十三年当初母后为自己指婚时,由于盲婚哑嫁而不满给了丈夫的那么多难堪,只记得与丈夫恩恩爱爱。丈夫的精明干练,善解人意,丈夫的多才多艺和待人谦和……。
本来想把那一腔怒火发泄在燕王身上,可不曾想到朱棣也变成了如此模样,想起了幼年时弟弟对自己的维护,想起了弟弟对自己的承诺,她又狠不下心来落井下石。
难道自己真的就那么的命苦,只能孤老终身吗?
安庆公主软绵绵的坐在假山旁,望着假山右侧那一潭静静的池水,在那里出神想着过去,林子雨也不敢打扰,远远的站在大约十余步的地方,常常的看上一眼,林子雨其实是受命而来,监视安庆公主的一举一动。
在他奉命杀周保灭口的那天晚上,被叶孝天以锦衣卫宿卫包围后,没有经过多么剧烈的思想斗争,便选择了投靠太子殿下,因为从叶孝天等人的从容上,林子雨看出了安庆公主府的大势已去,而新皇随时可以即位,谁不想博得一个头彩呢?
投靠了太子殿下的锦衣卫后,他的任务就是监测安庆公主和府中的一切动静,按时回报于锦衣卫参谋处,本来做的津津有味。可是随着安庆公主的失魂落魄,不知怎么的,心里也有些不忍来。不过这少许不忍,并不能妨碍一个男人的功名之心。
假山的右侧是水池。左侧则是竹林。初春时节,竹林零落散立着枯黄的毛竹。所以能看见转过竹林,是一排平房,林子雨猜测着,可能是为园丁、下人准备的住所吧。
安庆公主正在那里出神。突然身后的竹林中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心里一惊,以为有什么动物,刚要起身,突然从假山后面传出一个奶里奶气的声音,是朱高嫦这丫头,安庆公主顿时放下心来。刚想唤其出来,随后听到的一句话让她呆立在那里,朱高嫦显然是在对哥哥央求着什么,道:“……三哥。你就把这给我吧,等父王从北平来接咱们的时候,我再还给你不好吗……?”
犹如一盆冰水倾盆而下,倒在安庆公主的头上,父王从北平回来接他们?父王不是朱棣吗?燕王不是正在痴痴傻傻的偎在床榻上烤火吗?怎么从北平回来接他们,难道如今燕王府的不是燕王,剩下两个小孩说的是什么,安庆公主已经听不到了,满脑子轰轰响着全是刚才朱高嫦的声音。
父王从北平回来……父王从北平回来……。。
安庆公主恍然间站了起来,有些失神落魄的样子引起了林子雨的注意,警觉的朝安庆公主站立的方向走来,脚步声终于唤醒了已经乱了心智的她,看见自己的护卫队长走来,害怕被其听到两个小孩的说话,往前面走了几步,往姐姐宁国公主和燕王妃说话的地方行去。林子雨狐疑的看了看假山,无奈之下,也只好随之而去。
再见到燕王妃,和姐姐谈笑风生的燕王妃在安庆公主眼里也变的极为可疑,但是她虽然鲁莽,也知道兹事体大,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又说了一会话,婉拒了燕王妃留吃晚饭的邀请,匆匆又往朱棣的房间里转了一圈而去。
第二天几乎同一时间,难得提前回府的驸马都尉梅殷,刚吃罢晚饭,正准备与宁国公主去后园散步,宫内来人奉皇上圣谕,传谕梅殷立即去宫内议事。
本来想向妻子打听一下昨天的情况,看见如此,也只好暂时放下。匆匆地在星光下疾走,进洪武门,踏上御道街。穿过五龙桥,便是紫禁城的承天门了,梅殷目不斜视,步履匆匆,他在想皇上连夜召他必有要事,恐怕是燕王府内自己有什么没有注意到,让皇上发现了什么,想起了妻子昨日和安庆公主一行,心里隐隐感到肯定有所关联,……不知不觉间过了端门、午门、内五龙桥,直入奉天殿的偏殿之中。
梅殷一跨进门槛,身着便装金簪秀发的朱标立即放下了手中的事务,直起身来。
“据锦衣卫情报……。”朱标见两名宫女垂首侍立,一名小太监正捧着茶进来,便截住话头,待太监将茶碗放到茶几上面,朱标将手一挥,大声说,“你们都下去吧。”
“是!”宫女和太监都退了出去。
朱标坐下以后,探身说道:
“据密奏,听见燕王诸子在玩耍时透露,父王要从北平过来接他们,不知道这代表了什么,言语扑朔迷离,难道说燕王……?”
梅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立即说话,捻着下巴上黑亮的美髯,转动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稍顷,问道:
“皇上以为……?”
朱标点了点头,梅殷立即想到如果皇上说的情况是真的存在,那么昨天安庆公主的突然造访,是不是和这件事情有关系呢?
有点乱,待到梅殷告辞而出后,朱标背靠在御座上,闭着眼睛,思想急速转动着,惯性思维,自己陷入惯性思维的漩涡中了。
就比如在去年让钦天监按照七曜日重算历法一样,当时遭到了钦天监上下的一致反对,因为当时一同列举了汉时的“沐休”,唐时的“十日一休”以及宋时的“旬休”供皇上选择。
当时朱标并没有想的那么复杂,只是想改善一下百官的福利,让其也有个空闲时间消遣,因为就算是老朱在位时的每年三天休息那么严苛,也阻止不了部分官员在秦淮河畔的寻花问柳。还不如明着公开休息日。那么自己也相应的有个时间处理其他事情,但是没有想到钦天监会给他出这么一个难题。
说一句实话,在后世从懂事就开始知道的星期制度,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而回到大明不过才六年余。用天干、地支组合来记日,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他一直不太适应,想要高清楚一件事情,说不定要掰着手指头,查着黄历看上半天,就这点他始终没有融合到大明之中。潜意识中的惯性思维,使他十分固执的选择了“七曜日”。
对于中华独有的天干、地支来记日的方法,朱标并不排斥,但是实在是过于繁琐。不易于推广,也只能在小范围内,也就是士子文人中间使用,为了以后的普及教育大计,肯定要算出一个简单易懂的纪年方法。
不过现在不是时候,只有稳定了自己的江山,才能顺风顺水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所以他固执的选择了“七曜日”,来作为打开这个常规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