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穿之在红楼世界认真生活 > 同进士生死阿松情史(第2页)

同进士生死阿松情史(第2页)

之后就是国丧,阿寿、敦恪带着孩子们归京奔丧。

言娘也不用忌讳身上带孝,每日进宫举哀,很是疲倦。

雍正登基,前朝后宫都有晋封。

先是被放出来的雍正铁杆兄弟胤祥,被封怡亲王。还有其他兄弟、公主等依例晋封。

雍正尊先皇遗愿,下令出继十六弟给庄亲王,袭庄亲王爵。

看来自己女婿是隐形的四爷党,现在论功行赏了。

言娘偷偷和林如海嘀咕:“虽然是咱们姑爷占便宜。但不得不说先帝不地道。人家老庄亲王虽然无子,但有亲弟弟生的侄子啊。人家肯定更愿意让自己亲侄子继承爵位。不过,从这也看出来,孩子还是自己的亲。皇帝也给自己儿子搂好处!”

林老爷轻轻拍她的手,适可而止,不要妄议皇家!

后宫德妃封圣母皇太后,新皇后宫乌拉那拉氏福晋晋封皇后,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齐氏晋齐妃,钮祜禄氏晋封熹妃,耿氏晋封裕嫔等等。

雍正二年,林佳家献上的水泥的制作方法才被重视。

之前因为诸皇子夺嫡,康熙帝心力交瘁,没心思搞建设了。

水泥能用于修路、建房、修河堤等,用途广泛。

现是在北京城郊修建了第一条水泥路。

修好后,雍正皇帝亲自带着文武百官视察。

然后,雍正皇帝有了个堪称疯狂的念头:如果能修一条贯通大清南北的水泥路多好!

很便于中央掌控地方,便于政令传达。

大清虽然疆域广阔,但税收还是要靠繁华的内地。

于是果决坚毅的雍正皇帝,不顾刚接手的国库,空虚的的能跑马,坚持要修这条路。

经过多放探讨扯皮,后世功绩能和京杭大运河比肩的,贯穿大清南北的水泥路开工了。

林老爷已经年龄大了,阿寿被调回京中,在工部任职,全权负责修路事宜。

阿寿结合言娘的提议,要注意排水,两边种树花木绿化,还有驿站的设立。

这条在原有官道基础上拓宽的水泥路,不算两旁的马车通道,能四辆汽车并行。

毕竟开的起汽车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马车出行。

有了汽车后,行车规范也已经应运而生。

通行各省的路段归各省负责修建、维护。

虽然自己任期内参加这么重要水泥路的修建是个政绩,但其中牵涉到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开始时候各省官员态度很消极。

阿寿和林老爷商量后,给皇帝提议:谁您道路经过的省市,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设立收费站,过路税除了一部分上交国库,其余的归地方!

雍正皇帝经过考虑,同意了这个提议。

这消息一传出去,水泥路经过各省地段的负责官员,态度马上积极了。

于是各省水泥路规划线上的百姓忙起来了。

阿寿采取林如海当年在广州修路的经验,建窑厂搞积分的方法,路面压实铺平后,先铺一层砖,然后再上水泥。

这样,之后水泥路也修好了,沿路的老百姓也住上青砖房了。

困难路段,有专门的工程队。

他们有炸药,能逢山开路。有专门建桥的,能遇水架。

遇到黄河、长江这类的大河,黄河上船少,枯水期尚能架浮桥(好多船横放,用铁索固定,上面铺平成桥)。

到了水源充沛的季节,还有长江等大河,只能靠轮渡了。

这是没办法的,这个时代技术水平达不到。

这让很多建桥师傅很不甘心,下定决心,多多钻研方法!

坐轮渡,就需要出钱喽。

这些轮渡,由官府统一调配,又是一种收费手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