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臣权娇宠掌上珠 > 488 宗人府(第2页)

488 宗人府(第2页)

朱元璋坐下以后,探身说道:

“但是我之前也挺母妃说过,似乎齐泰封王之事,是父皇提的,但是没有话没有记录在起居注里,所以很少人知道。”

裴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立即说话,捻着下巴上刚刚长出的黑亮短髯,转动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稍顷,问道:

“伊王怎么会知道?”

“可能是猜测。也可能……。”

“嗯……”裴伦沉吟不语,他感到事情有些复杂,看着好久不见得这个闽王,这个与自己妻子是亲生姐弟的两人,性格却截然不同,闽王太细致了,而朱纹岚大大咧咧,平常从来不注意小节,也就是那样,朱纹岚从来不管他做什么,也没有什么野心,裴伦在家里,从来不谈国事,也从来没有和妻子议论过社么。

有时候,裴伦倒是觉得朱纹岚倒是向顺妃所生的一样,可能是小时候顺妃无所出,皇帝为了安慰她,所以将朱纹岚一直放在苏柔雪哪里抚养的缘故吧,姐弟两人竟然截然是两个极端的人,这个令裴伦也感到惊奇。

但是不管怎么样,闽王和裴伦两个人也算是至亲的关系,这难道就是皇上将他们派遣到一起做事的原因吗?

“姐夫,”此时没有人在场,闽王直接称呼裴伦道:“我感觉这次没有这么简单,姐夫是昨天深夜被接到宫中,这个我是知道的,但是我已经住进来三天了,其中下人们都被隔绝在东角门殿之外,现在的宫女和侍卫都是父皇新近调过来的。”

“这么说,你已经和外面隔绝了三天的消息?”裴伦的眼角一跳,他虽然方正古板,但绝对是一个头脑精明的人,皇上等于隔绝了三皇子和外界的消息,包括自己在内,也被隔离了。

想起了刚才闽王所说的,母妃没有消息传来,他更是心惊,贤妃李贤妃有什么样子的能量,他是知道的,相信闽王也是心知肚明,要是这样,事情可能真的不想刚才自己琢磨的那样。

于是问道:“那太子和二皇子呢?”

“大哥去镇江迎接齐泰父子的船队,而我昨天听宫女们说,母后突然生病,二哥也进宫侍候母后了,不过事情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也没有多问。”这已经是三天来,闽王所知道情况的极限了。

当然,现在裴伦更是一头的雾水,两个人相对半天,谁也没有得到要领,半晌,裴伦涩声说道:“凭心而论,这次殿下一定要小心行事,我总觉得有些蹊跷。”

“刚才用膳后,我想到了两点,第一,齐泰封王,可能是皇上传出来的,这一点,刚才殿下说母妃也曾经说过,所以现在已经确定应该是真的,第二,这次学子闹事也好,齐泰封王有人反对也好,和皇上唱反调的,肯定有宗室的人参合,但绝对不是太子、二皇子和殿下您。估计陛下也是这么猜测的,这么的把殿下,二皇子和太子你们分别隔开,是在保护你们。”

“保护我们?”闽王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对!”裴伦点点头,继续分析道:“太子,二皇子和殿下同居京师,发生这样的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齐泰父子的事情出了状况,对谁都没有好处,特别是三位殿下,那么三位殿下为了自保,至少下面的官员们为了自保。肯定要互相找对方的证据,那么相互泼污的事情,不一定干不出来,别人我不敢说,就连母妃,为了洗清殿下的清白,恐怕就不惜做出任何事情!!”

“甚至,母妃现在不给殿下任何消息,任何提示,就是在保护殿下。现在的情况就是谁的动静越厉害。谁的嫌疑就越大。殿下以为呢?”

闽王听后沉默半晌。深以为然,突然想到裴伦说的最后一句话,“谁的动静越厉害,谁的嫌疑就越大”。心里一动,不由的想起白天伊王朱彝的反应来。

伊王朱彝,是太祖爷的第二十五子,按照辈分,皇上也要称其为一声“皇叔”,归藩数年都没有动静,按照道理说,今天的反应不应该这么大才对,比伊王朱彝年纪大的有。地位尊贵的有,怎么都没有说一句话,反而他在哪里胡搅蛮缠呢?

两个人默契的对望一眼,竟然不约而同的露出意思诡异。

难道这些也都是皇帝的布局,主心骨不在了。就要看跳梁小丑的底细吗?那么这个伊王,到底是那一派的人马呢?为那个皇子摇旗呐喊?

闽王摇摇头,杜绝了裴伦眼光的咨询,说道:“伊王一系,我们没有接触过。不过我想大哥、二哥也不会接触。”

裴伦点点头,虽然只是过去几十年,但是大明朝野,都知道伊王一系,是最恶劣的一系,在大明众支藩系中,伊王一支排行第二十五。伊藩也是最差最劣的那一支。

特别是伊王伊王朱彝,做伊王后建国洛阳,便在洛阳城胡作非为,残害百姓。他为人好武厌文,喜欢砍杀,经常挟弹带剑到市效游猎,遇到躲避不及的人,动辄斩劈,弄得血溅一身,而他竟喜欢溅血的衣。又大庭广众之下男女裸体杂混取乐,生活荒淫无耻。

因为他的母亲是葛丽妃据说是一个胡人,是太祖皇帝剿灭蒙元时的战利品,所以伊王朱彝一出生就由蒙元人的凶悍之气,最后因为毕竟是皇子,还是封在了洛阳府,那是为了便于看管的缘故。

记得听说,太祖皇帝的其余几个儿子,都看不起这个所谓的伊王,很少和他交往,而在撤藩的过程中,这个伊王也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思想。

时间到了年限,圣旨连同宗人府宗人府的诏令全都过去了,伊王朱彝竟然不奉旨,不理诏令,一直称病在洛阳城内作威作福,就这样混了一年,最后越来越不像话,再过去催促的人,竟然会被伊王朱彝打出来,一怒之下,朱元璋令河南总督派遣兵马将伊王朱彝府邸围了起来抓他进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伊王朱彝还敢反抗,动员自己的护卫对抗河南总督的军队。

都知道大势已去,谁还听他的,没有办法只好偷偷的溜走,伊王朱彝的府上,竟然没有一个下人或者护卫了,最后乖乖的被押解进京,被宗人府圈禁了三年,就才放出来没有多久,谁知道还这么跋扈,这样没有脑子,没有实力的人,谁去招揽啊。

谁要是招揽这样的人,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排除了这种想法,两个人又陷入了僵局,明天还要继续召开宗人府的会议,但是能出什么结果呢?谁又能拿这些长辈们怎么样呢?两个人的头痛起来,看来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啊。

两个人这样长叹着,闽王想,为什么就我摊上这么一个差事,而大哥去迎接齐泰,二哥伺候母后,两个人肯定是轻松的多了,看来,在父皇的眼里,还是有所区别啊。

太子去干国事,而二皇子进宫侍候母后,肯定得到的消息更多,就我在这里为难,殊不知,在他们为难的同时,太子朱标、二皇子朱文清,也都陷入了深深地为难之中,特别是太子朱标,心里正陷入了深深地感叹:孤身为太子,为什么会摊上这么一个差事呢?

焦山地处镇江丹徒县的东面,雄伟地耸峙在长江中。当齐泰父子归来的船队抵达这里的时候,两人都被这江中好多年未见的巍峨之峰吸引住了。

站立在前甲板上的他,迎着裹着已经有了深深凉意的江风,在耀眼的晴空下,放眼四周。但见宽阔的江面上,碧波滚滚,浪涌翻腾。而独峙江中的焦山,直刺蓝天,将明丽的江面荫出了黑洞洞的一大片。焦山之上,峭壁临江,峻岩参差,古木蓊郁,气象森森。

对岸,也耸立着一座高山,那是“金山”,也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这对峙的两座大山,恰像两只铁钳,要牢牢钳住那势如脱缰之马的长江。

恰巧是因为这样的地形,而成为了大明守卫京师的天然屏障,在计划中,齐泰他们的船队将在这里驻扎一天,接受太子殿下的迎接后,休整一天,制定好皇上检阅的内容后,然后凌晨五更出发,在当天晚上到达玄武湖入江口,然后等待第二天的凌晨接受文武百官的迎接,和皇上的检阅,并当众献上各国贡品与奇珍异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