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权臣今天不上班 > 528 驾崩(第2页)

528 驾崩(第2页)

朱元璋心里一震,双眼中泛出一丝精光,在回头看看寂寞无声的孝陵,好像看见皇后再那里向自己招手,往日的音容笑貌一一在眼前浮现。

呼呼的山风突然却又变成女儿安庆的哭泣,声音越来越大,又好像马皇后的叹息,最后演变成那些贪官在皮场庙的哀嚎,朱元璋咬了咬牙,闭目凝神,骤然转身道:

“传朕谕旨,驸马都尉触犯大明刑律,论罪当诛,敕令自尽,赃银没入于库。另陕西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等涉案人员并论坐死。”

“啊!!”众人谁也未曾想到,朱元璋会在皇后陵前宣布这一决定,虽然开始已经猜到了结果,但是却没有想到会在此时,最早也是在回宫之后吧!!

“朕想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今后犯赃的,不分轻重、不分是谁。统统都杀了!此话用金牌刻制,悬挂于奉天门,名为警惕,实为祖训,子孙勿得相忘!!!”

太子朱标跪下领旨,众人皆心里不解,其实这一条,在洪武年间已经是这么的执行,为什么皇上又重复了一次,各人正在思量间,还是太子朱标距离朱元璋近一点,抬头看时,发现老皇帝脸色煞白,身子也在那里摇晃着,惊呼一声,连忙上前一步扶着老朱。

诸人听到呼声,都从思索中惊醒,看到皇上这般模样,不敢再犹豫,急忙护着朱元璋下山回宫。

洪武三十年三月十九日,皇帝下诏:“驸马都尉,辜负圣恩,枉顾国法,敕令自尽以谢天下,帮凶余人,皆鞭死弃市……。”

安庆公主府内上演了一场生离死别的闹剧,惨然饮下御赐毒酒,自嘲的笑着死去,年过四十的安庆公主,仗剑刺杀前来传旨的燕王朱棣和宗人府经历司经历丁志方,未遂。乃至癫狂,先扯住朱棣的袍襟大哭,后拂尸痛哭,泣不成声,口不能言。

翌日,谕旨:赐封伦长子欧阳强为奉国中尉爵,钦封旗守卫指挥使。

以驸马嗣子的身份入爵赐官,虽然只是一个从六品的小爵位,但也表示了莫大的荣耀了,虽然比不得藩王,相比于其他外戚已经是天壤之别。

三月二十一日,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陷入混沌状态,发榜召集天下名医为皇上治病,除太医院众医官外,无人揭榜,束手无策,只好勉强用人参续命,其间,紫禁城内动荡不安,以为皇上事先曾言,自己大行之后,要未有子嗣的嫔妃殉葬,眼见皇上病情恶化,内廷之中哀声甚重。

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初十,朱元璋骤然清醒,速召太子朱标、驸马梅殷、翰林学士方孝孺、晋、燕、周等在京诸王乾清宫见驾。

颁遗诏曰:“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太子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后,命诸人皆出,独留太子朱标侍驾。

此时乾清宫内,烛火通明,太子朱标看着皇帝的目光涣散,已经渐渐失去了神采,左右无助的张望着。喃喃自语道:“朕该去了,怎么不见皇后来接朕……。”

太子朱标心中不由大悲,自己在太子的位置上苦苦挨了三十余年,朱元璋对自己也曾经严苛过。但最多的还是父子亲情,也许也曾经想过要另立储君,但除了为大明的江山着想外,最多的还是护犊之意,而自己却在时时刻刻的想着防范,几乎没有把这个年迈的父皇看成自己的亲人。朱元璋在大病之时,还不忘为自己撑腰,冒着伤心的痛楚,处死了,最后病情的恶化,和心情的郁结很难分开。

可是自己呢?真正的关心过朱元璋吗?搜遍自己的心绪,估计最多也就“敬畏”二字而已。

太子朱标在心中暗自内疚,耳边却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忙应了一声,擦拭掉眼角含着的湿润,轻声说:“皇上,儿臣在呢?”

皇帝用干涸的手紧紧握住太子朱标的臂腕,道:“要记得,朕能用的手段,不一定适合你,要善待诸王,按照臣下之前所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如不可,则削其封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非不得已不要举兵伐之。”

太子朱标一愣,没有料到一向强势的皇帝到现在会说出如此的话,想想也是释然,继续听朱元璋说道:“燕王不可令其离京,若离京,臣下可便宜行事,为大明安定计…。。。”

……。

五日后,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十五,方出乾清宫,形容憔悴,面现悲色,向守候在外面几天的诸王、百官宣布皇上驾崩,于是讣告四出,天下缟素……。

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同月二十六日,太子朱标遵从遗诏继皇帝位,改年号景泰。诏曰:夙夜祗惧,思所以克相上帝,以无忝皇祖之大命,永为宽猛之谊,诞布维新之政。以明年为景泰元年。大赦天下。德维善政,政在养民,当遵先圣之言,斯致雍照之盛,百弼卿士,体朕之怀。

同一天,葬帝于孝陵地宫,于皇后马氏合葬。谥高皇帝,庙号称太祖。朱标下诏行三年丧。群臣请求以日易月。乃诏令:各府衙门内设灵堂,为皇上摘冠、服缟素缟,戴孝巾,斋戒,举国吊唁。各衙门设灵堂,官吏一律到衙门府祭奠洪武皇帝。各府机务奏折先送文华殿。礼部速拟国丧和国葬事宜,国丧期,一律禁止九卿交结串门事宜,在家斋戒,若犯忌讳,当按国法重治。

皇帝的死像沉重的愁云,压在紫禁城上。京师笼罩着哀重的氛围。京城各大城门上悬挂白花黑绸,来来往往的行人们都低沉着头默默无言。

文华殿里石柱拱梁上也是披挂白纱,朱标身着黑衣孝服,头戴白孝巾,正皱着眉头看礼部送来奏折:“京师百姓官员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服未除前,文件票拟用蓝笔,文档一律用蓝色油墨印刷。京师自大丧之日始……。”

明日他就要搬到乾清宫居住,今天是他在文华殿的最后一天。眼睛盯着奏折,却是一点也没有看进去,没有即将登基时的兴奋,也没有父皇死后那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喜悦,甚至没有对父皇死去的哀伤。

在偏殿一起守孝的庞煌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他也不知道自己把历史改成了什么样子,由于他的策略需要,使欧阳伦晚死了半年,却导致朱元璋提前近两个月驾崩,晋王、燕王和周王几个威胁最大的藩王都在京师,处于半软禁状态,冯胜、傅友德没有死,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但是威望犹存。自己也没有太迷信历史中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的能力,因为,现在政局中,有了现实的郁新、杨杰、解缙等人的加入,使即将成立的景泰新朝中大臣更替不用太快。

应该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庞煌这样想,但是心里总是有一种不祥的预兆。这种不祥之兆来源于哪里呢?是来自自己即将远行的心情?还是自己遗忘了什么?

以老朱眼光的老道,在临终前几乎将当前的局势的打算猜测的大致不差,除了自己是穿越而来的身份之外,对于自己近几年的变化基本上是了若指掌,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自己的防备,和出乎于自己所知历史之外的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