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接受问询,和化为合资成立公司
恒基生物和化为谈判合作,导致双方公司五一也没有假期。
具体谈判事务都由公司的专业人员负责,价值评估,股份占比以后的合作具体细则等等。
陆恒和任总谈完后,有关部门便让陆恒前往京城,接受人工智能技术有关问询。
上次公布恒基生物拥有人工智能技术后,唐健就找来计算机专业的陈院士过来询问具体情况。
最后被陆恒用仿生神经元糊弄了过去,没有展示产品。
陈院士最后只说恒基生物将来能够展示时,一定要告诉他,并且留下了电话号码。
现在陆智这种强人工智能诞生,以后应该怎么应用,必须得到有关部门允许才行。
而且陆恒很肯定,对方一定会要求拿到一份程序进行内部研究。
就和最开始做出基因编辑工具,有关部门购买L聚合酶微生物培养一样。
陆恒已经想好对策。
陈院士匆匆而来,又被震撼的匆匆而去。
事情太大,他做不了主,只能赶紧回去请示上级。
一天后陆恒被邀请参与一场高级别会议,见到很多大人物。
类似国外国会质询,只不过这次是不公开询问。
陆恒先当着几十人介绍了一遍陆智的诞生过程,隐去了自己思维被复制的部分,只是说因为发明了微观生物机器人,拥有研究神经元的能力。
根据神经元研究,获得了全新的计算机算法。
在场有不少专家听完陆恒的介绍后,便忍不住打断问道:“你们是不是能够复制人类思维到电脑程序里了?”
陆恒摇摇头道:“这很难做到,我们大脑神经元超过数百亿,将每个神经元研究明白需要大量微观生物机器人,理论上来说只有复制所有神经元,才能做到思维上传。”
“活着的人脑细胞和死了的人的脑细胞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使用的神经元,是通过培养干细胞获得神经元细胞,模拟的初始状态下婴儿大脑空白状态,随后不停灌输知识训练人工智能,和国外用万亿级别资料训练不一样,我们初始训练,有点像是婴儿的学习过程。”
听完陆恒的话后,现场一些老人心中有些失望。
随后无数人纷纷提问,陆恒能够远程和陆智沟通,在应付有关部门质询上,有非常大的优势。
脸上网络后,陆恒就像是百科全书,什么问题都能回答。
所有人都理解为什么陆恒能研发出这么厉害的人工智能了,因为陆恒的天赋也许超越了地球的所有人,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
当然也有人怀疑,陆恒这么厉害是因为悄悄对自己进行了基因编辑。
只不过有些事没有证据,最好不要提。
最初的四五个小时,都在讨论技术,还现场展示了陆智的能力。
花了一上午时间。
到了下午,就是具体应用环节了。
陆恒递交了一份商业计划,还有人工智能发展蓝皮书,里面包含了相当多的内容。
还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将来大量人口将失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