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院士知道陆恒单独将论文发给他,一定有特殊原因。
他想知道为什么?
正常情况下,陆恒有这个惊人的成果,一定是先汇报给导师,然后在导师的指点下发国际期刊。
到时候名利都会滚滚而来。
难道是怕自己导师窃取他的成果?
如果真是这样,那杨明肯定会好好教训一下自己的学生。
“你应该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多重要吧,为什么选择先发给我呢?”杨明抬了抬老花眼镜,认真地问道。
陆恒也没有扭捏,很坦白地说道:“因为我想更快看到这项技术改变整个世界,杨院士您先看看我的几个方案。”
说着陆恒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取出几张打印材料。
办公室很快安静下来,只剩下哗哗的纸张翻页声。
刚看不久,杨明就表情严肃起来。
映入眼帘的项目抬头,让他这个见过大风大浪的人,都有些控制不住情绪。
“烛龙项目、蛟龙项目、天梯项目、口粮改造项目。”
一个个项目,让他有些目眩神迷。
这是一份总规划,包含诸多充满幻想的内容。
烛龙项目,竟然是将蛇改造成神话传说生物,“烛龙”!
传说烛龙浑身赤红色,身长千里,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吸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又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
恐怕会比星球还巨大。
还有海洋项目,蛟龙项目改造电鳗,对标核潜艇,这是战略级武器的项目。
杨明这才发现,自己先前的想象力还是不够丰富。
这些项目,真有成功的可能吗?
就算真的成功了,如何控制这些生物?
他总算知道陆恒为何会直接找他。
因为很多项目,都需要举国之力支持,通过他立刻能和上面搭上线。
曾经国外进行太空竞赛,老鹰国数百家高校科研机构,超过30万科学家参与,耗费数百亿美刀,通胀换算到今天,起码是数千亿美刀。
整个持续将近20年时间。
现在陆恒拿出的是一份规划书。
时间跨度也以十年记,许多对诸多生物进行基因破解。
甚至需要自己组合相应基因模板,实现很多功能。
如烛龙。
怎样让它不停成长,适应宇宙环境,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
看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
但陆恒又在项目书里举例了许多生物,通过基因编辑组合生物基因,也有可能真的制造这种生物。
这是不亚于太空竞赛的项目规划书。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