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几千万中国农民的悲惨遭遇:富农的儿女们 > 第39部分(第2页)

第39部分(第2页)

郑喜财从里屋出来,正准备插门睡觉,见一个膀大腰圆的身影推门进来,忙问:“谁?”根长说:“大伯,是我。”郑喜财看根长来了,热情地说:“快进屋。”

根长跟着郑喜财朝亮着灯的屋里走。

想娣母亲听到外面的说话声,忙擦干脸上的泪水,放下手中的针线,看进来的是根长,满心欢喜地说:“快坐!”根长坐下来,郑喜财对根长的到来有些突然:“你有事?”想娣母亲瞪了郑喜财一眼。根长有些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来向想娣……问问我弟弟的学习。”

根长的弟弟实际上不在想娣的班级里。

想娣母亲把给想娣炒的瓜子递给根长:“吃瓜子吧!今天炒的。”根长抓了几个瓜子,没话找话地说:“这瓜子还挺香的。”想娣母亲朝郑喜财使个眼色,郑喜财心领神会,跟着妻子躲到另一间屋里。

根长近距离地观察了一会想娣,在将近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明显地消瘦和憔悴了,眼睛里流露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可怜表情,看上去让人心疼。根长关心地对想娣说:“看你近来瘦多了。”想娣什么也不想说,她那颗年轻的心已经死了。根长说:“想娣,你该高兴起来才是,省得让你妈惦记你。”

想娣长叹一口气,说:“要不是为了父母,我真不想活在世上丢人现眼。”根长说:“谁也备不住走错了路,看错了人,你这么年轻,还是该好好活下去。”

想娣看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人还能理解她,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不经意地一抬头,看见根长那含情脉脉又荡人心魄的目光,那颗心又开始活了起来。根长善良、忠厚、勤劳,是一个终身可以依靠的男人,而她却投入过玉龙的怀抱,让她想起来又羞愧又后悔。

想娣对根长说:“我如今被人甩了,你还是少跟我接触,省得让人说你闲话。”根长说:“我不在乎,你还是我心目中的那个人。”想娣的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心里有好多话要与根长说,可眼下又什么也不想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富农的儿女们 第二十八章(4)

根长真恨自己笨嘴拙舌,没办法让想娣高兴起来,就站起身来说:“天不早了,明天我再来。”

郑喜财和想娣母亲从另一个屋里出来,把根长送到大门外。

在县医院参加完体检,永良心里是多么高兴呀!在回家的路上,把自行车蹬得贼快,恨不能一下子就到家,尽快告诉家人体检合格的消息。体检是相当严格的,一项挨一项地检查,心电图、胸透、肝功查完后,又查色盲、近视、鼻子、耳朵、血压……内科外科都要查一遍,一项不合格都要刷下去。听说当大夫的都不敢作弊,因为到了部队还要复检,有一项不合格,也要给退回来。太平庄参加体检的一共二十五个人,才体检上十个。太平庄至少要去一个人当兵,说明永良有了十分之一的希望。

夕阳西下时分,永良回到太平庄,在街上正遇到去机磨送粮食的淑兰,忙下了车子。

淑兰以前很少去机磨送粮食或者往回背面,那体力活都是大哥的事,今天主动去机磨送粮食,是她要求的,希望能在街上碰到去县城体检的永良,正巧还是碰上了。

永良问淑兰:“你去机磨送粮食?”淑兰点了一下头,问永良:“体检上了吗?”永良故意地逗淑兰:“咱村有十五个没体检上,其中一个就有我。”淑兰说:“没体检上拉倒,体检上恐怕也去不成。”永良说:“我逗你玩呢,咱身体倍儿棒,体检完全合格。”淑兰笑了,恨不能给永良一巴掌:“你坏,以后不理你了。”永良说:“你晚上能不能出来?”淑兰点了点头,永良说:“我在老地方等你。”

永良推着车子回了家。

郑万僧看到永良回来,听说他体检上了,欢天喜地地跟着永良进了屋里。

家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都围着永良问这问那的。

永水说:“大哥,等你当了兵,给咱弄顶军帽戴戴。”永良说:“眼下只是体检上了,只能说有了十分之一的希望,能不能去还得两说呢。”永田说:“咱给支书送点礼,兴许你当兵就有把握。”郑万僧说:“不行。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对老谋深算的阎铁山来说,管不了什么用。咱平时烧香进贡了,现在咱不去,也有点门了。”永田问:“咱什么时候给支书烧过香?”郑万僧说:“支书的老婆生病,让你妈拿着鸡蛋去看她,玉龙带着对象回来,我主动去给他家做菜……阎铁山想吃哪一套,我就给他来哪一套。”

永良不得不佩服父亲的用心良苦。

母亲对永良说:“你要是真当了兵,找媳妇就不用发愁了。”郑万僧说:“不但不用愁,大闺女可着样儿地挑,还可以少花钱,甚至是不花钱,咱盖房也可以往后拖,连永田都好找媳妇,咱家成为军属,在村里也可以提高政治地位……好处多多了。”

永良想到晚上约了淑兰的事,对母亲催促道:“妈,抓紧做饭吧!”

母亲站起身忙做晚饭去了。

蔚蓝的夜空,挂着大半个月亮,寒星在颤抖,村外十分地安静。小河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河边的树木早已脱去美丽的衣裳,瑟缩着身子站在冷风中。

永良徘徊在河边,怀着焦急和喜悦的心情等着淑兰的到来。大喇叭播放完一段《穿林海跨草原》,淑兰还没出现。淑兰从没有失约的时候,今天是怎么了?特别是在县城上学的几年里,说好什么时候上学或者回家,会准时准点地等他。难道是父母不让她出来?还是她自己不想来?或者有其他原因?他是多么怀念以前的日子呀!俩人像亲兄妹一样,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做功课……谁也不说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淑兰出落成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他也长成一个体面的小伙子,一起回到农村,为了回避村人的说三道四,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富农的儿女们 第二十八章(5)

淑兰披着冷清的月光来了,永良急忙迎上去说:“你还是来了?”淑兰点点头。永良看淑兰面带愁容,问:“你怎么不高兴?”淑兰默默无语地顺着小河朝前走,永良紧跟在后面。淑兰在一棵歪倒的榆树上坐下来,永良坐在她身边:“难道你不支持我去当兵?”淑兰说:“支持,你家不是贫下中农,而是一个中农,中农是团结的对象,不是依靠的对象,因此,你在农村,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整天和土坷垃打交道,这些年的书就等于白念了。”

永良仔细地听着。

淑兰接着说:“对于你来说,只有当兵是唯一的一条出路。如果你真能去当兵,到军队那所大学校里去锻炼,一定会增长知识,展示才能,实现你的抱负和理想。”

永良把淑兰搂在怀里说:“知我者淑兰也!”淑兰从永良怀里挣脱出来,望着天空中的一弯寒月说:“你体检合格,说明你当兵有了眉目,我在为你高兴的同时,也为自己感到悲哀。”

永良注视着淑兰那忧郁的目光问:“那是为什么?”

淑兰浑身有些冷嗖嗖的,站起身来又继续往前走。永良紧走几步,追着问:“那是为什么?”淑兰说:“你我的家庭成分不同,所处的地位就不一样,你要是能够抓住这个当兵的机会,就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而我呢,一个富农的子女,连当一个民办教师的资格都没有,前景一片暗淡,一生彻底完了。现在挺后悔父母供我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