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逼上滕王阁 > 第20部分(第3页)

第20部分(第3页)

“裴太傅,你怎么这时辰来了?”李弘问。

“我就怕殿下性急烤饼,烧大了火,外焦内不熟。”

“我,我烤烧饼……?”李弘一时没悟过来。

“要成大事,如同烤烧饼,都得文火慢慢来。”裴炎深知响鼓不需重槌敲。

“哦哦”李弘心有灵犀一点就通:“难道太傅哦,裴尚书是怕本王将饼烤焦了,特地赶来的!”

“不不”裴炎指着杜微笑道:“我是得知杜舍人升任了集贤书院的学士,老夫为此特来向他贺喜来了!”

杜微不知是福是祸:忐忑不安地谦逊:“裴老尚书不要折煞学生,若不托太子殿下的福,不能得到裴老太傅的褒举,我一个小小舍人,哪能平步青云进入中书省的集贤殿。”

裴炎故意奉承:“殿内集贤书院,集的都是大智大贤忠良臣,这都是武皇娘娘亲自千挑万选的护国谋士,股肱之臣啊!”

“我,我。”杜微更感胆怯:“学生在书院,仅仅是个修撰抄录的小吏。”

“不错,你在那些刀笔老吏中,确是个没换乳牙的小虎,老鸹窝里的雏鹰,日后有的是你耀武扬威,展翅凌空的好日子。”

“学生没有那福气!杜微无胆金钩上夺香饵。”

李弘看不惯患得患失的手下,蔑视的喝道:“你这学生的福气,就是有了向人学习的时机如今,在那群老奸巨滑的老狐狸中,你不能再像猫,要学得比他们更狡猾。”他靠在躺椅上,双腿搁在坐在他手傍曹达的膝上,让他舒筋松骨轻轻地捶着。

裴炎又扯正话题:“三人同行必有吾师。你而今不仅有机会学,你如今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得到了武后娘娘的恩准,出进可以不走大臣入朝的南衙,随时可以出进,只有皇家贵胄才能通行的北门吗?”他见杜微微微点头:“这就是说你也是武后娘娘认定了的‘北门学士’中的学士了。”“‘北门学士’。”李弘若有所悟。“哦哦,而今朝野流传着,我母后新遴选了的红人,就是这伙迂腐老朽啊!”他轻蔑地笑了笑,让曹达捶背。

“这伙‘北门学士’!是皇后娘娘结党营私的‘智囊团’。”裴炎十分肯定。

“起来!”李弘指着刚爬起来战战兢兢杜微,讪笑似问道:“母后结党就靠他这样的一些智囊,能营得了私吗?”

裴炎并不辩驳,反而投其所好:“殿下说的到也在理。殿下虽不挥刀舞剑,要像赵子龙上阵,杀个七进七出,但是殿下统观全局不摇鹅扇,运筹幄幄操胜卷,透过现实观本质更胜过诸葛亮,比他还明、还亮、还光彩照人。”

李弘披上曹达拿来的大氅袍,走到杜微面前,托起他腮帮子细打量:“年纪很轻,脸皮又白,又嫩,也算得上眉清目秀。可怎么看,也看不出点灵气。”他回头向裴炎笑笑:“裴老夫子,你说说,是不是我那母后没生慧眼,生了双鬼眼啊!哈哈哈”李弘自我欣赏自作聪明的高论。

裴炎故作非常欣赏李弘的幽默:“妙妙,高论哪高论。人哪很难看见鬼;鬼有鬼心眼,偏能在人中间选中怀有鬼胎,擅长‘鬼’计,能捣鬼的鬼替身。”

李弘又动手动脚调笑了一下杜微:“你该不是受鬼差谴来我这里捣鬼的鬼替身吧!”

杜微这下有点吓坏了:“不不,我受殿下大恩未报,怎敢心怀鬼胎来捣鬼!……”

裴炎笑道:“我褒举你平步青云直上集贤殿,就是看清你人模人样,没有鬼心眼,是位知恩必报的小才子。”

“学生不配裴尚书如此过讲。”杜微的心总算落了地。

“那好吧。”裴炎准备收纲了:“你就说说武皇后今日怎样私访集贤书院,又如何让你来皇太子的东宫?”

“这,……”杜微心又悬起来了。

“实话实说,不准掺假!”李弘有点威逼。

裴炎又来些利诱:“他们结党营私,为非作歹与你无关,你是太子殿下按插在他们中间的心腹人,你不要辜负殿下委你的重任,一朝太子继龙位,定会对你论功封赏的。”

“说吧,说吧?”李弘不耐烦了。

“是是。”杜微问心无愧,一五一十平静诉叙:“今日清早,集贤书院正堂,我们所有的学士,都各坐书案,有的查阅案卷,有的撰写文章。学生正在伏案抄写文稿。忽听一声女人咳嗽,我们抬头一看,武后娘娘已站立在堂屋中间了。

杜微叙述中,闪回的镜头如下:

旭日初升,朝阳透过古柏苍松,射在青石平砌的道路上。上官婉儿扶着武则天安步踱入了集贤殿深而又广的前院,引路太监按武后指示,让沿途相遇的太监和杂役使者,不准叩拜迎送,不许发出声响。一路只有婉啭鸟语随晨风,丝丝花香漫庭院,非常安静。

上官婉儿指示宫女撩起垂帘,她扶着武后,二人悄悄进入书院堂屋,武后轻步慢移,从身后细观各位学士聚精会神的忙于公案事务,她偶与婉儿眼中交流,颇为赞赏,略露笑意。有人发现武后驾临,吓得慌忙起身肃立,都被婉儿悄悄制止参拜,不敢出声。武后走到杜微身后,发现他书法端庄遒劲,正在微吟读文章。武后忍俊不禁发出了轻微笑声。杜微回头发现武后,吓得张口呆立,稍时又跌跪地上,匍伏不敢抬头。武后也不说平身,拿起案上的手稿边走边看,连连声夸赞:“好,好一手工整遒劲的楷书,颇有晋帖魏碑之遗风。”

随身侍从太监搬来太师椅,武后扶起元万顷,刘伟之,而后随意坐下向跪伏四处的博士学士亲切的说:“诸位学士平身,元万顷,刘伟之二位爱卿年过古稀,已近耄耋,以后见了哀家,无须行此大礼,仅躬身施礼即可。!”

元、刘二老臣深深打躬:“谢皇后娘娘恩典。”

武后向杜微抬手:“你,过来。”杜微诚惶诚恐向前。武后问道:“羔羊兮跪乳,慈乌兮反哺。你书写的是……”

杜微毕恭毕敬:“微臣抄录的是博士元万顷老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