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食色生香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若是张赐的话,他的伤应该很重,看这光景,怕是很危险吧。

她不由得担忧起来,站在灶台边,看着那一片影影绰绰,想起张赐那一张脸。

那一张脸,那样好看。五官干净,眉宇间带着英武之气,重伤之下,神情安然,笑容和暖。

那是一张赏心悦目的脸,那也是一个赏心悦目的人。只一眼,就让人觉得他是最美得恰到好处的存在,像是明净日光下的秋日山野,像是夏日的风掠过发际眉梢,像是冬天的红泥火炉暖了酒。

陈秋娘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让人一眼难忘的人,看一眼就能在心上入木三分。

“秋霞你去守着弟弟们,给弟弟们喂点温水。秋生,你等着灶膛里的这块柴火烧完,就喝粥。然后喂两个弟弟。”陈秋娘吩咐,心里却已决定去一探究竟。毕竟,朱文康的恶劣行径在那里摆着,难保他清理了家里的争斗之后,不会回头来找她的麻烦。

她必须要为自己找个靠山。当然,她很坦然地承认她有些担心张赐。

“大姐,你要去哪里?”陈秋生年纪虽然,却着实聪明,十分警觉地问。

“我去柳郎中家看看情况,人柳郎中帮我们很多。这会儿他家肯定忙得很。我去帮忙烧个水也好。那群打猎的人,看样子就五大三粗的,哪里是会干活的人呢。”陈秋娘摸了摸秋生的头,详细地回答,也算是安定了他不安的心。

“嗯。应该的。这会儿,肯定只有承哥哥。先前我去请万三娘时,看到柳大婶急急忙忙出去了,说是柳郎中在王村摔了腿。”陈秋生很乖巧地说,又催促陈秋娘赶快去帮承哥哥。

原来,果真是柳承一人在家了。陈秋娘整了整衣裙,提了灯盏出门,又叮嘱跟出门来的陈秋生说:“不要忘记我刚才说的事。还有,如果爹回来,你就悄悄来告诉我。千万莫要让他知道了。”

是的,她是要留一个心眼,知己知彼。倘若陈全忠真回来了,她是要先发制人的。

陈秋生脆生生地答应。陈秋娘这才提了灯盏往柳承家里去。

柳承家离陈家不过隔了一亩田,就算竹林小径曲折、田间小路蜿蜒,慢行也不过五六分钟的事。陈秋娘提了灯盏,拿了个木棍子一路敲打小路两旁的草丛、落叶。虽然这个季节还不是蛇出没季节,但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她家门前是竹林小径,要穿出竹林沿着一块田的田埂走过去才是柳承家的菜园地。菜园地后面才是柳承家里。

陈秋娘拿着棍子敲敲打打,刚走进竹林小径不久,就隐约见竹林深处,有人影晃动,因光线太暗。她瞧不清男女老幼。

她心里一咯噔,饶是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由得背脊一凉。

陈家破败的泥墙茅屋附近是没什么人家的。房前是一片竹林,竹林过去是一大片田;房后是坡地,房子左边是几块田,田那边茂密的树林,再过去就是巍峨的二峨山;房右是一块菜地和一块田,然后才是柳郎中家。

陈家算在柳村最偏远一角,这里可以说除了陈家再没别家。即便有什么事路过这家门前,或者到陈家做客,也不至于走到竹林深处。

综上所述,只有一个结论:来者必定不善。

可是这“不善者”是谁,到底什么目的?

陈秋娘一瞬间根本理不出任何头绪。倏然跳入脑际的就是朱文康那阴骘淫|邪的脸。不过,按照柴瑜的说法,朱文康现在正忙着跟几个叔伯兄弟争抢家里的财产,不可能有空理会她这种小角色。

一定不会是朱文康的人。陈秋娘排除了朱文康的可能。又进一步想到张赐事件。虽然是柴瑜送了信到张府,但她与柴瑜同行从大街上而过,有很多人看到。只要稍微查探一下,就能知道。如果这竹林深处的人是张赐的敌人,那柴瑜也有危险。

陈秋娘想到柴瑜,觉得十分愧疚,是她的一己私|欲将他拖入了危险的境地。她不圣母,却也不是那种占人便宜心安理得的人,何况这涉及到人命,真不是云淡风轻一句“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玩笑。

不过,她的愧疚也只是片刻,因为此刻情况危急,她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伤感、愧疚。

陈秋娘脚下不停,依旧是拿木棍打着厚厚的竹叶,另一方面却是将灯盏提高,扩大照亮范围,想要借助这微弱的光,看看那潜藏的人大概的轮廓,但那人很精明,隐没在一丛竹的后面。

如果这不是朱文康的人,也不是那些可能的潜伏者,或许也可能是别人吧。

这一时刻,陈秋娘虽然背脊发凉,吓得不轻,但她依旧思绪飞转,想起刚才秋生与秋霞描述的陈全忠与陈柳氏的对话,貌似陈全忠威胁陈柳氏拿钱时,曾说过要去官府告密。

陈全忠要去告什么密?据陈秋生描述,陈柳氏对陈全忠的这句话反应很大。这娘俩的举动其实很直观地表明陈家虽败落到如今的地步,但却依旧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是个有着秘密的家庭。那么,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指不定没等陈全忠去告发,想要窥伺秘密的人早就在暗处盯着了。

陈秋娘分析前后,越发觉得这破败的陈家危机四伏,自己每一步都比想象中更举步维艰。

不过,危机四伏也好,举步维艰也罢,都是后话,当下必须要逼退的是竹林里的这个人。无论这个人的动机是什么,无论他针对的是谁,既然在陈家的竹林里潜藏,那陈秋娘就不得不揣测他会对陈家人不利。不得不作出应有的举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