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职场潜规则 > 第1部分(第2页)

第1部分(第2页)

从这里你就能看出成败的秘密所在:成功像高峰一样,许多人只看到成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没有明白质变是由量变转化而来的道理,如果想一步登天确实让人望而却步,但如果一步步地往上攀登和跳跃,成功就成了必然到达的目的地。如果看破了这一点,成功就变成自然而然的容易事。在职场中,阻碍你成功的,让你不敢采取行动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而不是事情本来有多么的困难。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值得去做,虽然看起来有一些障碍,但只要付诸努力,等你成功时回过头来看看你所经历的困难,不过是一些障眼法而已。

从前有一庄户人家,其花园中有一块大石头。到花园游玩的人,一不小心就会碰到那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于是儿子就问:“父亲,那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回答说:“那块石头从你祖宗时代起,就一直‘生’在那儿,它那么大,要能挖早就挖走了,与其费这个力,不如走路小心一点。”

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这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父亲。有一天,儿媳妇气愤地对丈夫说:“花园那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挖走好了。”他却学着当年父亲的话说:“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挖走的话我父亲就把它挖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听了非常不是滋味,因为那块石头让她跌倒了好多次。有一天清早,媳妇带着几个人和一担水,将整担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块石头撬出来搬走。几个人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没想到一会儿,他们就已经把石头撬松并挖了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人们被它巨大的外表给蒙骗了,其时石头埋在土里很浅。

职场中也一样,不要认为周围的同事有多强,许多不过是他装饰出来的表象,其实你在许多方面比他们还强;不要担心当上公司的高层有多么难,只要你拥有了经验和业绩后,这些都会成为你的掌中之物;也不要担心创业有多难,只要你熟悉了一个行业,积累了一些人脉和资金,创业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胆怯和拖延才是让你停步不前的原因所在,才是你感觉成功遥不可及的根源。职场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你还在饶有兴趣地工作着,你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2。停止空谈的梦想,立即尝试行动

显规则:人只有拥有梦想才能成功,一个没有想过成为将军的人永远只能做个被人指挥的士兵!

潜规则:大多数富有梦想的人都是以凄凉的结局而告终,空谈的梦想有时会成为束缚人手脚、让人难以割舍的赘肉。

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激励了无数处在职场底端苦苦挣扎的职场人士,许多励志大师也常用这句经典话去四处煽情,确实,人需要有梦想,这样在职场拼搏中才有激情和方向。但是并不是有了许多梦想就能成功,相反,因为梦想而成功的人非常少,大多数看似胸怀大志的人,现实中却一直在走下坡路,最后一事无成,甚至郁郁而终。职场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大谈他们的梦想,每一个梦想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很少见到他们真正坚韧不拔、全力以赴地去实现梦想;他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梦想,把它当作一句口头禅,一种对日复一日、枯燥贫乏生活的安慰。有些人甚至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有真正地去尝试实现梦想。

在深圳一家大型玩具企业里有一位资历相当老的员工,在公司一待就是12年,由当初一个毛头小子转眼变成了一个年近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也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他一直想做部门经理,在与许多人明争暗斗后,经理位置空下来了,却常常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多年来他一直在主管位置上雷打不动。他也想过许多发财途径,想去搞外贸,想去开加工厂,想去开酒吧,10年来却一项事业都没能开展。他老是把自己的失意归罪于生不逢时,而从不思考自己采取行动来改变自身的命运;现在他常常把跳槽挂在嘴上,谈论跳槽后能得到多高的职位和薪水;在一阵阵牢骚中,却从没有见他有任何的实际行动。他习惯于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什么想法经过他思考后似乎变成了一个巨大而完美的创业计划,但一旦要实施起来,却让人感觉无从下手。

这种事例在职场中随处可见,许多人老怀着各种各样的梦想,试图去改变自己的人生,最后却成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笑柄。那到底是什么阻止了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我想大家听到的理由多如牛毛。比如说想去开个公司,但没有足够的钱;想努力做些业绩,却没有机会;想去跳个槽,但觉得条件还不够成熟等等。这也是许多人的弱点,对于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业,他们习惯于将它束之高阁,而把每天的时光和精力花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上,最后让梦想胎死腹中。而他们对于梦想的落败,很少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往往都是习惯性地寻找某个外在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一下,舒口气,然后继续过自己平庸的日子,让梦想躺在身体里的某个角落呼呼大睡。

其实,空谈的梦想就像迷药一样,听起来很完美,似乎一下把自己提升到一个高度,好像真的一段时间后就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其实,一个不付诸行动的梦想往往易让人活在一个精神世界里,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一些平淡的工作他们已没有兴趣,整天活在自己的梦想里作茧自缚;而且由于看不起身边的平凡工作,最后连个平凡人士也不如。

在北京有一位很有意思的人士,他20世纪90年代毕业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在那个大学生如天之骄子的年代,他并没有去参加工作,而是去研究自己的一个梦想——城市规划,梦想通过空洞虚无的理论来规划城镇建设,解决各式各样的社会难题;他也不断地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梦想在35岁前出版自己的巨著,40岁前娶妻生子,45岁前创立自己的基金,60岁前写回忆录……一生似乎规划得非常漂亮。然而到现在年近四旬,却一分钱也没有赚过,整天靠朋友接济,那本巨著至今还没见个影子。最后他成了被人们嘲笑的人。

所以说,有梦想不一定能成功,它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梦想能否真的将你带向成功,关键要看两点:一是你所设想的梦想是否可能实现,一个空洞的、虚无缥缈的梦想给人只有误导和迷惑;二是美好的梦想你有没有将它付诸行动,没有行动支撑的梦想是空谈,是白日梦;甚至像迷药一样迷惑你的一生。而要让梦想转化成现实,那就需要你的勇气和行动;很多有梦想的人之所以失败,就是他所梦想的和自己每天做的并不一致,脑海里憧憬着梦想,但每天手头上都是做些与之毫无关系的事情,最后让梦想胎死腹中。

3。尝试新环境,发挥自我价值

显规则:许多人认为当前的工作就是他们所能做的工作,当前的薪水就是他们所能得到的报酬,所以,人们往往习惯于一个既定的环境,而很少尝试换一个环境改变自己。

潜规则:不同的环境能发挥你不同的价值,在现有环境中,你可能会显得比较平凡,但如果换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环境,你潜能的发挥就能体现出你真正的价值。

许多职场人士都会面临一个困惑:自己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在一个既定的工作环境中,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工作、职位和薪水。付出了多少就该得到多少的回报,这是商品的价值规律,似乎也是职场的法则。很多人认为现有的工作和报酬状况就是他们的价值,他们常常把所得到的回报与自己的工作状况以及周围的同事相比,只要在公平范围之内,他们就乐意地接受,把在公司中升职加薪当作他们的追求目标;所以,人们常常把目光锁定在一个既定环境中职位和薪水的争夺,而很少思考自己的优势所在,自己的潜能是否有效发挥,自然也就无志于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这也是许多职场人士在一个公司中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的根源所在。

我认识一位同事,经济管理专业毕业,2000年本科毕业后就加入现在这家公司,在当年高学历人才稀少的时代,他具有很大的优势。那年公司虽然大,但正处于起步阶段,公司的各种标准体系还是一片空白,所以他把大量的精力耗在了公司品质体系的建设上,他帮助公司建立了ISO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