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 第64部分(第2页)

第64部分(第2页)

展却逐步(还没有全部)实现了莱布尼兹的理想。G。弗雷格在1879 年发表的《概念

语言》一书中,建立了第一个一阶逻辑体系。19 世纪70 年代,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

论。集合论,特别是第一个一阶逻辑体系的建立,是形式逻辑的发展进入现代阶段的

标志。

'编辑本段'

三.对形式逻辑的曲解与再认识

20 世纪30 至40 年代,苏联曾把形式逻辑当作形而上学来批判,并把辩证法当

作惟一科学的逻辑。讲辩证法一定要批判形式逻辑。在此影响下,当时中国也有人“宣

判”了形式逻辑的“死刑”。不过在1949 年前这种全盘否定形式逻辑的思潮在中国还不

属主流思想。1949 年到1950 年间这种思潮也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1950 年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发表后,中国才为形式逻辑“平反”。

然而“平反”并不彻底,跟苏联一样,形式逻辑仍带有“初等逻辑”的帽子,而“高等逻辑”

自然非辩证法或辩证逻辑莫属。否定、贬低形式逻辑不仅阻碍了逻辑科学的发展,而

且造成诡辩盛行的恶果。黑格尔曾十分轻蔑地评论过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设想。马克

思主义产生以后才冒出来的数理逻辑(第一个数理逻辑系统是费雷格于1879 年提出

的),在20 世纪50 年代初被视为帝国主义时代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伪科学。

1961 年代才开始突破苏联50 至60 年代逻辑教材的某些框框,清除了苏联教材

散布的种种常识性错误。

'编辑本段'

四.形式逻辑与其他逻辑间的关系

形式逻辑之外的逻辑

逻辑,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研究逻辑的目的是要在思维的层面上弄清楚得到结

论的原因。从这个研究任务上来看,凡是具有得出结论的作用的思维过程,都是逻辑

过程。据此,人的逻辑应分为三大类,即朴素逻辑、工具逻辑(包括称名逻辑、形式

逻辑、表象逻辑)和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与朴素逻辑

243

相较于朴素逻辑,形式逻辑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部分生活事件,也无法解释不符

合形式逻辑本身的逻辑的来源。具体例子是,这样的语言结构“连……(名词A)我都

不认为……(形容词Z),那么……(名词B)还会是……(形容词Z)吗?”形式逻

辑就是不能解释的。而朴素逻辑则可解释为:大前提“A 比B 更Z”,小前提“A 不是Z”,

结论“B 更不Z”。究其原因,在于形式逻辑不承认表述对比关系的句子可以当作三段

论的命题,因此使得其不能解释朴素逻辑中的“对比”过程。 此外,朴素逻辑中的“虚

设”、“浸染”、“替代”、“赋色”、“逆向解释”、“近解释”以及“类比”等逻辑过程在形式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