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蛊惑 > 第35部分(第2页)

第35部分(第2页)

他看看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人表现出特别的惊讶和感叹,就更是郁闷了:

“为什么要杀这么多人陪葬?”

“这很正常。”秦教授倒是很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做为一个平日里是个有名望的考古教授的人,其实根本就不会知道罗六指这个鼎鼎大名的线上人物有多了不得的事迹。

他对罗六指的认识估计全部都来自李瑞的描述。而李瑞这个人,偏偏正好是最不对潘家园这帮人味的一个摸金校尉,他和秦教授的生活并不像我们这样闲散和没有规律,也不想我们这样偶尔还得为下一顿饭发愁,所以从平日里就很是瞧不起我们这些街面上的人物,认为自己是高街面人物一等的,这能让人不讨厌吗?

因为是同行所以好歹还给着我们点面子,要是他遇见的是其他流派的倒斗人压根儿就傲慢的连理会都不理会。更别说这街边的偷儿了。

他要是知道罗六指是个每次动手对肥羊也只摸上个一块两块钱的主儿,恐怕就鄙视得厉害了吧!!

“蛮人用活人来陪葬,有什么奇怪的?”说话的是李长老,他面无表情。我很是怀疑他那些极度看不起边疆甚至边远地区人的心理是怎么来的。难道是因为中原的道术比起其他过于高明的缘故?

不过他这样一说,可就彻底得罪那三个蛊教老头了。

他们三人冰冷的哼了一声,暗红色浑浊的眼睛瞪着李长老,很是不满。

不过他们之间本来就已经到了极度危险的地步,就差没有直接动手了,李长老倒也不在乎他们的恶毒目光。

“实际上过了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的古墓就很少有活人陪葬了,最盛行的是商朝,那个时候一位国君死去,往往要几千人来殉葬,普通的奴隶主,也要杀掉很多奴隶。”我看着地上的殉葬坑,“而匈奴人陪葬的规模和习惯都很少,像到了汉朝仍然用这么多人陪葬的,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墓主是个死在战场上的贵族,单于就用大量俘虏来给他陪葬。”

秦教授这老狐狸似笑非笑的看了我一眼。

——难道,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这类死在战场上的人,通常都无法接受胡巫的葬礼安排,草原民族崇拜天空,鹰和狼。如果这三样没有办法出现在葬礼上很可能就以壁画的形式来代替。

但是——

如果,如果这不是一个贵族的墓呢?

一位胡巫的墓?

因为战况紧急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不能把它运回历代胡巫的墓群埋葬?

难道,鬼镜真的能在这里?即使不在这里也能找到胡巫墓群的线索?

不可能!胡巫尽管在匈奴族中也很有地位,但是绝对不会有这样墓葬的的规格。

绕过陪葬坑,我们进内间的墓室。

这间墓室的保存要完好得多,是上面用圆木建造的椁室,然后又用圆木盖顶。所以腐烂得有限。一具木质的棺椁放在中间。然后还有一具木棺放在旁边。

没有涂漆,也没有什么保护。

点起蜡烛以后,走近了一看,旁边的那具木棺已经腐朽了,隐约可以看见里面的枯骨。

中央的棺椁却还尚称得上完好,只是外面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发黑的迹象。

“开棺!”

几个人一起动手。

“哗啦!”

全是灰尘的木椁盖掀翻到了一边,我们三个摸金校尉在第一时间闪到了旁边,剩下的人就没那么好运了,连声咳嗽不已。

木棺放置在内椁中,椁壁挂有织物。随葬品放置在内外椁中间。

在匈奴大型墓是匈奴单于或贵族之墓,墓内丰富的随葬品是断定那时匈奴族历史和汉族关系的依据。

可是现在看来,这些随葬品很是奇怪。有动物纹银饰牌和带花纹的金箔及丝织的鞋帽衣物(不过早已经变成了灰黑色)也有陶器、铁、铜制品及漆器,甚至还有中原工艺的铜壶、花草纹双耳杯,但是就是没有一般匈奴墓葬时放的兵器等物。

这倒是很蹊跷。

我抬头看秦教授,发现这老狐狸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我终于忍耐不住,问道:

“这究竟是什么人的墓?”

草原迷冢 第八十九章 事关王昭君

(更新时间:2007…8…1 22:47:00  本章字数:2130)

“匈奴历史上一位谋反的右贤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