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怦然心动 > 第十二章 可曾记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第2页)

第十二章 可曾记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第2页)

而且穿上之后,与周围的大环境格格不入,容易遭到别人的批判。

汉服复兴运动真正意义上诞生于二十一世界千禧年以后,时间大概是2oo1年至2oo3年初。

彼时的汉服并未走入现实社会,或可称为网络汉服,当时的汉服处境是挖苦讽刺、冷嘲热讽、拼命抹黑,恶意中伤,鲜有支持者。

第一代汉服者的历史贡献是提出了汉服复兴的概念,但并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对汉服的定位未能作出准确论述。

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后面滚动,大约从2oo3年起,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了有关汉服的讨论、争议和新一轮的旨在建构民族服装的社会与文化实践。

汉服运动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一些年轻人以复兴汉服为目标的社会文化运动。

这是一个将兴起还未兴起的大时代,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汉服到底是什么样子,错把和服、韩服比作汉服。

往后辉煌且轰轰烈烈的汉服在这个时代显得颇为落寞,鲜有人问津。

程可淑的好友李芸,突然忍不住问道:“苏灿,我们不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吗?怎么会是三千多年呢?”

“看来李芸同学不懂汉服是起源于什么时候的啊。”苏灿平静的看着她,然后微侧脑袋对言老头,道:言老师,我能多花点时间给他们讲解一下吗?”

“嗯,可以。”言老头点点头。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的四书五经成为冠服体系,二十四史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自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而周朝是公元前1o66年到前256年,现在是1998年,周朝结束距今已有3o64年了,明白了吗?”苏灿解释道。

“说了那么多,你就给我们介绍一下汉服的样子吧?”李芸不依不饶的问道。

“好。”

班上的同学鼓掌起来。

“汉服的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基本形制有:衣裳、深衣、袍杉,襦裙、襦袴;组成的结构有:服、体衣、足衣,配饰。”苏灿为底下的同学一一讲解。

突然孙浩东出言道:“什么汉服?不就是仿制和服的吗?再说现在谁还穿这个,一出去就被当成疯子,你说汉服不免有些复古迂腐的嫌疑吧!”

他这一插嘴,顿时打断了兴致勃勃解答问题的苏灿,顿时沉默下来,班上同学看到苏灿不说话了,都齐刷刷的怒目而视孙浩东。

孙浩东知道自己妒火中烧失去了理智,将这些话当众说了出来,说汉服就是日本和服的仿制品,而且说是穿这些衣服的人肯定是疯子,这不就是打全班同学的脸吗,因为还有一大半同学心动了,想着穿汉服去踏春,衣诀飘扬,是多么的靖爽。

“肤浅至极,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诸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都均具有或者借鉴汉服的特征!”

沉默一下的苏灿抬头反击,目光前所未有的凌厉,如两把利剑直逼孙浩东。

“你是否还记得?中华文明,璀璨辉煌,它自五千年来,始于炎黄!”

“你是否还记得?华夏大地,厚重苍茫,它自五千年来,即是吾乡!”

“你是否还记得?中华民族,勤劳自取,它自五千年来,立国兴邦!”

“曾有千秋青史,天佑华夏,国祚绵长,难免连天烽火,刻骨国殇。曾有传统衣冠,曰之霓裳。亦有剃易服,国人皆忘!”

“而你如何能忘,如何敢忘?昔有胡服骑射,满清衣袍,掩我汉服,衣袂飘飘。昔日甲申国难,扬州屠杀,忘我国魂,英姿渺茫!”

“我醉心于传统文化,你笑我复古迂腐,我倾心于传统衣冠,你笑我怪异成疯。可是为什么你能如此理直气壮,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弃如草芥?为什么你能如此问心无愧,将自己民族的文化百般嘲讽?”苏灿大声喝问孙浩东。

孙浩东一时哑口无言,只得老老实实的坐下来,不敢再出声。

※※※

少年的情怀总是诗,有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迈,西北望射天狼的荡气回肠,亦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人奋向上。

在1998年这个方兴未艾的时代,同龄的男生或者女生要是穿着打扮和成绩文采方面有出众的地方。

那一定是被其他的男生女生围绕,当成风云人物,一举一动都受到别人的注视,甚至他们的行为也被模仿。

而苏灿写出气势恢宏的文章,尤其是在被班上的同学在外面传播之后,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足以让一些青春激昂的少年把他当做偶像来对待。

无论苏灿走到哪里,校内的男生女生们都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他,有的或羡慕、或敬佩、或嫉妒。

苏灿的作文也被当做经典的文章,在其他班级的圈子里疯狂的流传。

有人不屑的说,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但当其他人要求写的时候,却不做声了。

总而言之……苏灿成为了轰动学校的风云人物,他的名字以光一样的度在传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