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普陀圆通宝殿 > 第53部分(第3页)

第53部分(第3页)

众人也都边喝边赞。酒过三巡; 话题又转到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裴将军满堂势>;上来;李白好鉴赏古剑;特意问道:

“公孙大娘这剑术是舞得极好;不用说了;我看她那把宝刃也非常了得;但不知哪位仁兄识得?”

侍郎苏晋道:

“要说识剑之人;当属春秋时齐国薛邑的烛庸子;我等外行;怎识得准?不过;见公孙大娘她的宝刃;也只不过三尺长短;长又不算很长;短又不算甚短;我猜;竟象是晋代的 ‘万刃’之剑!”

皇子李琎道:

“非也!‘万刃’者;共一双剑也;上各刻有铭文;一曰许旌阳字;一曰万仞字。此剑吾前日得见;上面并不见有铭文;当为贞观十年九月辛卯日南诏人所献的‘浪人’剑也;不知对否?”

左相李适之笑曰:

“此既不是晋之‘万刃’;又不是贞观十年南诏人所献的‘浪人’剑!它亦是公孙大娘的师父裴雯老先生;亲传给她的随身宝刃也;取名曰:‘裴雯’者也!”

侍御史崔宗之拍手大笑道:

“这就是了;其实‘裴雯’者;即‘鸦九’剑也!君不闻:‘欧治子逝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这‘裴雯’者;亦铸师张鸦九所造之宝剑也;铸成;遂敬于裴将军所佩;传世已六十余载矣!”

李白听后;遂拍案而起曰:

“凡事皆须追根溯源;亦有所得也!此剑乃名‘鸦九’;因裴将军原佩之;人亦惑称之为‘裴雯’;裴雯将军将其‘裴雯’传之于他女徒公孙大娘;所以;她尝于用‘鸦九’演练 <;裴将军满堂势>;;以令其西河剑器更加饱满也!”

“什么? 饱满?啊;饱满? 更加饱满也!”

张旭一直都在想公孙大娘刚才舞那西河剑器<;裴将军满堂势>;之法;他觉得;她那剑法与他那狂草用笔之法;二者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差之处;虽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就如同神魂心魄两分离;似缺点什么。思之半晌竟不得要领。李白方才这 “饱满” 二字一提;竟说到了他要寻觅的要害;就象是唤醒了他的神魂一般。便迫不及待的大叫道:

“拿纸墨来!”

贺喜儿见呼“纸墨”;他早已备好;便端过来放在旁边空桌之上。张旭便乘着酒兴把头发浸在墨汁里;待墨蘸得饱满;竟用他那头发甩向平铺着的白绢。紧接着;就见张旭;边连声大叫边挥动他的墨发;频频地在白绢上飞舞;就如同公孙大娘在用那西河剑器舞练<;裴将军满堂势>;一般;飞快地书写起来。

众人看时;竟见他的“发书”飘逸奇妙 、跌宕起伏、连绵回绕、异趣横生。待仔细品味时;见金丝银勾; 拉白如瀑;龙须铁发;尽非虬髯。整体看来;字里行间;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天地之间;浩气凛然。书成;见上写《桃花溪》一首云: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众皆谔然;半晌;掌声方似春雷般响起。这时;贺知章带头端起大碗后;祝贺道:

“长史公;真乃是当世之颠狂草圣也!竟从公孙大娘舞练剑器中;悟出醉写‘发书’之法;可喜可贺!来;我等与长史公共同干了这碗!”

说毕;一饮而尽。张旭与李白等众诗人也都尽干了这碗中酒。

(下接第九十五回 辞翰林李白还山 接宿缘买壁千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十五回 辞翰林李白还山 接宿缘买壁千金

第九十五回 辞翰林李白还山 接宿缘买壁千金

越女笑着说:

“各位看得起这酒,以后就多来喝几回吧!来,我小夫妻俩敬各位一碗!”

说着;与丈夫贺喜儿各端起一大碗酒来敬各位;与众人一一碰杯之后;两人也都一饮而尽。

“呵哟哟!想不到你一个文弱女子,酒量竟这么好!来来来!我们这些大男人,更应该多喝几碗了。”

皇子李进赞叹道,未等别人端杯响应,自己先就一气喝了两大碗。他生长深宫,从未见过女子喝酒,今日一见越女喝酒如此豪爽,更加引动了他的酒兴。 众人喝得更加起劲了,酒桌上的气氛十分热烈。

面对此情此景,一向善饮的李白更是心怀大开,一碗接一碗喝个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