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前后,各缝有鹭鸶刺绣补子。
补子上的白鹭脚踏松竹,振翅欲飞。
其代表路途坦顺,一路清风之意。
只是青衣更衬人无色,当谢玉衡穿着这么一身,回到国史馆。。。。。。
蹲守在谢玉衡案桌边,搓手手期待的侍读、侍讲们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纷纷用谴责的目光,怒视杜彰。
杜大人你还是人吗?
早闻江陵侯是个病秧子,怎也不让他多休息会儿?
万一累垮了,谁来给翰林院增加营收啊!
杜彰:???
有病吧,这些同僚。。。。。。不是你们闹着要来的?
见几人奇怪的举止,谢玉衡脚步一顿,出声询问:“杜大人,可是还有哪里不清楚的?”
“没有没有,就是。。。。。。”
杜彰说着瞪了其他人一眼,道:“就是他们想来问问侯爷。”
“这上京的第一份府报,想让您写篇文章,您可愿否?”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府报,在江陵卖得甚好,不代表在上京亦可通吃啊。
而谢玉衡六元及第,在民间声望亦是不错的。
万一府报卖得不好,好歹还有江陵侯之名,可以兜兜底,不至于太差。
谢玉衡略加思索,便知他们心中所想。
提着装有朝服的小包袱,将其往案桌上一放。
又抬手给自己斟了一盏茶,一饮而尽。
谢玉衡方道:“可有规定的题材,还是任我自选?”
一名侍讲学士诚恳道:“这倒没有,侯爷两试所书,我等亦是看过的。”
“其璧坐玑驰,斐然成章,想来侯爷写什么都不会差!”
主要是来时路上讨论过,江陵事物之新。
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若规定题材,想来还会拘束了灵思。
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任谢玉衡自个写。
万一搞出点什么新东西,只江陵侯的文章,便可卖出不少!
谢玉衡点头,应下这份差事。
而侍讲侍读们,各有公务在身。有入宫给皇家讲书的,有下晌给庶吉士们上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