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日本的国民教育也比较重视武士道精神,强调对天皇的忠心,上下级服从关系,这一切都为武士道军国主义化埋下了伏笔。
这些思想观念深深植根在崇尚武力的武士道的穷兵黩武的德目中,在“忠”的旗帜下,全体国民自动地集合于天皇周围为其效命。
正是因为有了武士道这张温床,使天皇制很容易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变成极富侵略的军国主义。
武士道成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之魂,在为法西斯服务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武士道演变为法西斯军国主义武士道。
武士道的最大特点首先在于它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而是一种必须身体力行的实践道德。武士道所以能成为军国主义的锐利武器,其根源就在于它是武士,进而是全体日本国民身体力行的实践道德。
其次,武士道的核心是无条件效忠主君,对主君的忠诚观念凌驾于其他所有伦理之上,将无私献身作为武士的最高义务和最终行为。
因而,武士道既是“忠”的宗教,同时也是“死”的宗教,从军事意义上说唯有“忠”和“死”最能体现彻底奉献。
家纹刚刚问世之际,图案多采用较为吉祥的植物形态,如果那种植物本身是草药,能除妖避邪,又表示家景繁荣昌盛,便是人们喜欢的家纹图案的植物。
比如,天皇家族的家纹是十六瓣多重*。
传说*可驱除邪恶,又庄重大方,被皇室所看中,定为家纹图案。
一旦定为家纹,则世世代代沿用。
日本最早的家纹出现在贵族家庭,后来为了便于在战争中区分敌我,逐渐被武士家族所吸收和采用。
日本有资格任摄政职务的五门,人称五摄家…近卫,九条,二条,一条,鹰司,他们注重门第名阀,在宫中炫耀自己的权势,选择典雅秀丽的纹章,展现在正式场合或公众面前,客观上促进了纹章这一美学的发展。
第一一一章。带着危险吸引力
一。
只有高阶的武士才可配刀,而其他的武士,或一般人民则不能配刀,所以武士刀其实是社会阶层分明的标志。
这是一把加藤家族静谧的刀,明亮一如武士精亮的眼神,半睁半闭闪动着鬼魅的灵幻之光,美丽,凄凉,带着危险的吸引力。
宝刀配英雄,任何武士无不以拥有好刀为毕生梦想,并希望将之郑重其事如武士爵位般世代传承给儿子;孙子。
在一般人眼中,联队长加藤正弘大佐是一位智慧超群,永远充满活力的人。
在他一生参加的大小几十场战役中,一直所信奉的方略都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他本质上又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人,对除自身固有迷信观念以外的宗教思想都保持怀疑态度,并且对知识极为渴求。
锐利与光芒,美与力结合的艺术,血腥,森冷,厮杀或切腹之联想,人们对武士刀怀着难以磨灭的警惧之情。
由于倡导军国主义急于对外扩充,为了配合军队的需要乃以半手工半机械的方式量产,打造速度较以往快了许多,品质虽不如古刀,但也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准。
军,警,宪,政,教分别又按不同阶级制作不同佩饰以振其身份阶级为主,实用者少,有实用机会者以陆军居多。
军刀不论刀鞘或刀身均仿传统古刀,而指挥刀刀装多仿自西洋,但刀仍为日本式。
流线,曲度,造型,锋利,研磨无不细细琢磨。
经返覆揉合折叠打锻链,刀身裹以特制泥土在火红状态下入水淬火,淬火是铁,水,火三者最后一赌胜负的关键,由于复合不同材质又裹上厚薄不等的泥土,在水中强烈温差的变化使刀身也产生许多纹理变化,除了刃口边的波浪纹之外,还有类似金线 银线 雷电闪光等奇特条线,又有或大或细的结晶颗粒。
另有折叠锤打锻造时留下的痕迹,有如松树皮纹者也有如流水漩窝者,另有如木材年轮者,如浮云,如高山,如朝露,如晚霞,如浪里涛花,变化多端各具神态。
刀两面之纹路并不一样,在细看之下与长卷山水画颇为神似,只是它是经由淬火产生的自然美。
其美只能用视觉欣赏,以手触摸只感一片光滑柔嫩,其美术并非只存在表面,就算将表面磨掉里面还是一样。
它的美术效果是磨不掉的,这就是日本兵器令人神往的地方。
刀身表面若再加精美雕刻则其美术价值更上一层,雕刻有时由刀匠兼任,也可以另由雕刻师专任。
雕刻采用阴刻阳刻相互搭配,造形多以梵文剑卷龙不动,明王梅竹等与个人信仰有关的图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