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说:“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他的真实意图是“先听我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吧”。
在大学的心理分析课上把它弄成一个讨论会,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好的成绩而不用再写一篇期末论文,只有在这种时候把你内心深处的想法与人分享才是明智的。
情感就像人体的体味,人人都有。但是切忌外露!
不过,嘀咕发牢骚也是有许多道理的。
呻吟和叹气几乎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策略。与情感不同的是抱怨有一个明显的好处:你越是抱怨每一件事是多么糟糕,上帝就越会让你活得长久。因为上帝要让你受到惩罚。
面对大量能够证明我们很愚蠢的证据,为什么我们还在坚持认为自己很聪明呢?
我们需要有聪明的感觉因为它使我们有安全感,正如同我们需要有必需的智慧来应对日常生活里的各种危险。
尽管对于儿童建立了完备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但给予他们的援助之手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安全保障,倒是责任大于同情、爱抚。
如果我们感到还没有足够的聪明应付经理助理、没有能力控制臭氧减少、没有能耐打电话请教律师,我们所希望的文明就会遭到破坏,当那些甚至不那么聪明的坏事出现时情况就是如此。
聪明的感觉就如同踏上一块安全的地毯的感觉。如果我们聪明的话,就会认识到根本就没有什么安全。因此文明也就如同汽车的外壳:它可以使你在雨天免受雨淋,但你并不能永远呆在汽车里。
事实上,我们仅仅是拿聪明来愚弄那些我们必须愚弄的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复杂性不正是聪明的征兆吗?
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宗教和精神传统都在指引着我们沿着简单的道路向前迈步。许多人清楚地表明,直到你摆脱了世俗的一切恩恩怨怨,你才有可能被教化。这也说明了你必须很好地把握你自己。
你没有把智慧和聪明搞混淆吧?
只有缺乏智慧的社会,才会对它的聪明紧抓不舍。
那么聪明就是有智慧吗?
如果你是为了生活而工作,那就不是。
公司喜欢的是善于按按钮并且让别人去按他们的按钮的人。
公司不想让它们的员工去追寻智慧除非对智慧的追求是作为他们任务的目标和操作内容之一。
那么有没有追寻智慧的公司呢?
有些公司追寻智慧的顾问,因为公司已经有过管理顾问、时效顾问、解决问题顾问甚至协调顾问的顾问来管理公司。
如果公司在顾问的预算下节约很多资金,那么公司会用这些资金去购买更多的顾问。因为公司知道,如果把节约的钱计算在公司的总经费里的话,那么他们得到的下一年的预算资金就会减少。
难道不是这些顾问教出的智慧吗?
你不可能教智慧,你只能通过学习获得。
教练能够教你如何打垒球,但如果你自己不亲自挥动球棒,你就永远不能击中球。
没有人喜欢居住在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里,然而,世界上那么多的百万人口大城市:如马尼拉、上海、开罗、巴黎及孟买等等,为什么那里的人不明智地搬迁到外地?
他们正是在等待其他明智者搬出去,然后剩余的便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巴黎,一座美丽的不夜城。正是因为它的美丽,才能吸引百万人口居住。
但在美丽的同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