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怎样做一个好的父亲 > 第26部分(第2页)

第26部分(第2页)

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如果孩子生活在负面的环境之中,孩子的情绪、性格和能力则会趋向于负面发展。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孩子迟早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很多问题孩子其实来源于这些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

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归根结底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家庭、来自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养。无论父亲给予孩子什么,都是对孩子最好最直接的熏陶和教育。孩子早晚会模仿并学会父母的日常行为,并用于生活当中,当他一旦养成习惯,不管这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很难改变。父亲给孩子鼓励,孩子就会上进,父亲给孩子爱,孩子就会爱人;父亲让孩子自理,孩子就会学会自立;父亲教育孩子自立,孩子就会自强。同样的,如果父亲给孩子娇惯,孩子就会依赖;父亲给孩子很大压力,孩子受不了就学会逃避;父亲给孩子物质,孩子就学会了享受;父亲给孩子暴力,孩子就学会了用暴力解决问题,他迟早成为家庭的大问题。

真正的教育,着重在“育”,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教”。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家庭教育是给孩子空间,引导孩子自我学习、潜能发育释放和生长,让孩子探索挖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孩子探索、体验、学习、积累、消化所有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并转化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现代父亲应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首先把自己在家庭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降下来,与孩子平等相待,这样才有良好的交流交往心态,角度和心态的调整,是做好一个父亲的真正起点。在这个基础上,父亲才能理性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帮助,引导他们成长,开发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创造的生存能力。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8节 现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1)

传统的教育,侧重于“教”,家长教给孩子的东西都是家长的,很难转化为孩子的;现代的教育,侧重于“育”,让孩子的天赋和潜能自然地释放出来,提供条件让孩子自己“长”,“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孩子更愿意自己探索、自己创造、自我成长,得到内化的内在的能力。……唐国辅

传统的家庭,只有生活经验的灌输和传递,并没有多少教育的影子,父母知道多少,就给孩子灌输多少。现代的家庭教育,首先就不是灌输,而是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生长和自我成长,给孩子人的尊重和生活环境,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指引和爱,给予他们充裕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探索、实践、思考、积累和成长。父母教导的给予的只是经验和知识,孩子自己体验和生长的则是经过消化再吸收的、内化了能力和本领。

传统家长以说教为主,主要讲述已知的经验、知识和答案结果,孩子被动接受;现代家长以引导和培育为主,给孩子充足的体验空间、探索实践和时间,让孩子自己探索和体验,主动寻找答案主动成长。传统家长通常并不了解孩子的成长原理、个性特点和真正需要,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自己有什么就给予孩子什么,而没有考虑给予的这些并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东西,所以传统家长常常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实质性的烦恼和问题;另外,传统家长通常会以自己的成长经验和思维模式来要求孩子,无形中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理想模型,但家长的这个理想模型与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模型不一致或有冲突,这时家长的思维和方法就会扭曲孩子自己的思维和成长,这时家长的思维方式非但没有帮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滋生了更多问题更多矛盾,给孩子带来了新的成长压力和成长负担。

现代父亲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孩子。根据孩子的需要、生理心理特点和现实感受,跟孩子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让孩子主动参与和选择,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指点、辅导和帮助,而不是大包大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做了。简言之,传统父亲习惯于为孩子提供很多好东西(父亲以为是好的东西孩子不一定认为是自己需要的东西),现代父亲更愿意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家庭环境(孩子也认可家庭环境好)。

互联网时代,孩子可以轻易找到比父亲经验更多的资讯和知识,也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任何资讯和知识,从而打破父亲在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上的局限,也打破了父亲知道比孩子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垄断。互联网时代,父亲不一定比孩子懂得更多,父亲需要更加谦虚,放下权威和说教者的身段。一则笑话,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父亲对孩子权威的消失。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电灯是谁发明的?”

“爱迪生。”

“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靠经验教育孩子的传统父亲,在互联网时代很不适应,很难说服孩子让孩子信服。孩子常会提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