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中一捋长髯,道:“此方奇特,心诚则灵。听说平日大公主、二公主忠孝双全,深受陛下宠爱,理应献手献眼。”
大公主、二公主心惊肉跳,不敢吭声,只是掩面抽泣,一副丧魂失魄的模样。
三公主反而恳切地为姐姐辩护:“大姐孩子幼小,二姐身怀六甲,都有后顾之忧,情有可原。惟有我孑然一身,无牵无挂,我愿代替两位姐姐行孝。”
一席话说得两位姐姐满面羞愧,无地自容。
国王虽然病势沉重,但头脑还是相当清醒的,将三个女儿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不由流下了悔恨的眼泪。他吃力地睁开眼,对三公主说:“孩子,为父错怪你了,你不记恨我吧?”
三公主柔声劝解道:“父王开国立业,造福百姓,丰功伟绩,光照千秋。就是对孩儿也是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即使一时失于明察,只要父王以前车为鉴,我死而无憾。”
国王颤巍巍地拉着小女儿的手说:“你青春美貌,来日方长,为父就是死一千次,也决不忍心让你断手缺眼,成为残废啊。”
三公主说:“为了父王早日康复,抵御外侮,使百姓安享太平,女儿乐意献手献眼。”说着抢上几步,从墙上摘下宝剑,毅然向自己挥去,只见寒光闪处,碧血飞溅,猝然倒地,含笑而亡。
在场的人无不痛心流泪,老郎中用三公主的手和眼配好灵丹妙药,让国王服下,便化做一缕轻烟消失了。
国王服过仙药后,病体很快痊愈,消息传开,群情振奋。国王重振雄风,整顿朝纲,带领军民很快把敌兵赶出了国境,老百姓又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美好日子。
后来,在三公主献身的地方长出了一棵高大的白果树,枝繁叶茂,婀娜多姿。老百姓非常怀念舍身救父救国的三公主,都说白果树就是她的化身。他们烧香许愿,祈求佛祖超度三公主的芳魂早日升入天堂,恢复她的双手和双眼,让她圣洁的光辉永照人间。
佛祖知道了人间百姓的愿望,也敬佩三公主的高贵品德,就还她全手全眼,列入释籍,封为观世音菩萨,专管人间百姓的疾苦,并让她提出三个愿望。
三公主叩谢道:“天下如此之大,我怎能照顾过来?求佛祖让我分身四海,各管一方。”
佛祖微微点头,一挥拂尘,三公主刹时变幻成四首四身。
“人间灾难频仍,世上颇多不平,我惟恐有所失察,请佛祖赐我千手千眼,一旦百姓有难,我眼疾手快,眼到手到,无所不知,无处不在,及时搭救芸芸众生脱离苦海。”
佛祖眉开眼笑,三公主瞬间长出了千手千眼。
“天灾人祸,难以抗拒;妖魔鬼怪,防不胜防。请佛祖赐我无边法力,无坚不摧,所向无敌!”
佛祖被她爱护百姓的诚心深深打动,施展佛法满足了她的全部要求。
自从三公主去世后,大公主、二公主深受感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国王励精图治,民富国强。老人更加深切怀念小女儿,饭吃不香,觉睡不稳,经常对着白果树流泪。这一天,他梦见一位奇特而又美丽的女菩萨,模样和神态都酷似小女儿。她说,她已经修成正果,被封为专管民间疾苦的观世音菩萨,今夜特地来向父王告别,请他不要空自悲伤,应以国事为重; 振作起来,再创伟业。
第二天,国王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按照梦中的模样,用那棵白果树雕成了一座四首四身千手千眼佛像,供人们瞻仰和祭祀。据说,这位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老百姓都把她当做自己的神灵,有了什么灾难,只要到大相国寺内求拜千手千眼佛,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阖家平安,万事如意。因此千百年来,她深受黎民百姓的敬仰,香火旺盛,至今不衰。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水煮竹枝词
清朝末年,朝廷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中原地区连年灾荒,民不聊生。河南首府开封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就连佛门静地大相国寺也一度变成了藏污纳垢、人所不齿的场所,发生了很多光怪陆离的奇闻轶事,广为传播,轰动一时。正是:
几首竹枝词,作者无名氏。
嘻笑怒骂文,大闹相国寺。
镇寺之宝
事情要从皇帝题匾说起。当年乾隆大帝出京微服私访,途经开封,进大相国寺游览。
他有感于相蓝的壮丽和香火旺盛,一时技痒,隐名埋姓,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身份即兴题写了“古汴名蓝”四个窠臼大字,意思是“古都开封著名寺院”。字体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炉火纯青,十分难得。老主持慧眼识宝,便将不知何人留下的墨宝制成一方巨匾,悬挂在大雄宝殿迎门上方,颇受行家里手的赞赏。乾隆回京后无意间和大臣谈及此事,传到河南,官方查询,老主持才得知此系御笔亲题,这方巨匾遂成为镇寺之宝,成为大相国寺的骄傲。
“古汴名蓝”匾额平安地在大雄宝殿悬挂了一百多年,传为佳话,为善男信女所津津乐道。不料平地陡起风波,它险些使寺院和僧侣遭到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