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竹楼下坡,南偏东,十来米。
“挖了两成了。”我蹲在坑边,提上一簸箕泥土,看看坑底面积,道,“前面插了一圈枝条那里记得留了,而后就剩起矮堤,圈篱笆了。”
穆炎往空簸箕里面装土,头也不抬地问,“养花?”
我摇摇头,“养吃的。”
旁边芋头,中间莲藕,还有鹅鸭。
留出来的地方,搭个鸭舍。
要是有不张眼的野猫之类……
去请教了猎户,而后篱笆外头,挖几个陷阱。
初七。
竹楼下坡,南偏西,百米外。
“挖了一半了。”我蹲在坑边,把控簸箕荡悠着,扔到穆炎身边,看看左边一个坑,道,“一半还多了。”
穆炎紧了紧铲子柄,敲了个小锲子进去,头也不抬地问,“养吃的?”
我摇摇头,“熟粪池。”
所以紧挨着新开的田,而且离竹楼要远。
而且,水粪养过月,干粪堆到发热,分批分类,所以要好几个。
初十。
竹楼上坡,北,七八十米。
“挖完了。”我蹲在坑边,双后往后一撑,坐到身后草地上,看看东边一道,再看看北面这一道,叹,“好快。”
穆炎收工,直起腰,坐到半膝深的坑边。学乖了,“做什么?”
“防火沟。”
野火这东西,只怕万一。
植被隔离带。
积了雨水,过断日子,还可以摸摸田螺,逮逮泥鳅什么的。
正月十一。
“这是?”
“水沟。”果园、菜园、浅池塘,连带日常用水的沟渠图,包括各处的起落式木制闸门,和大量长时间降雨时的出水处。
呃,最后一部分,我承认,的确有些想太多了。
“走吧。”背了自己的铲子去后院。
穆炎拎着那张布研究,“竹楼在哪里?”
我充耳不闻。
中间那个方形就是,没看我在上头标了个^_^么。
正月十六。
“做什么用?”穆炎揭下一片片摊晒在篾席上的东西,问。
我拿了一片试了试,强度可以了,至于比较光滑的正面也十分粗糙,碎茎叶横杂分明……
草纸么。
总比树叶好。
——这是我难以忍受的。
“茅厕里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