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绎穿越以来就一直想着怎么发家致富,因为前世留学经历,他一直遗憾于中国人因错过那个伟大的时代,以至于哪怕后世华夏已重新崛起,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势单力孤,原因就是前世的那个世界都是白人的世界。
大航海时代,让白种人遍布全球,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国家不是白人组成就是白人当政,以至于华夏崛起之路异常艰难,顾绎算算时间五月花号还要后年才能从英国普利茅斯出发前往北美,如果自己能尽快组建强大的海军,就可以与英国人争夺那块肥沃丰腴的土地了。
不过在此之前必须掌握足够的资源和权力,不然一切都是空谈,至于去给朱由校朱由检兄弟当忠臣,他更是想也没有想过,参加科举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顾氏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而已,否则此时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有什么资格与顾氏老宅当家人坐而论道呢?
当然顾绍芬提出的问题顾绎也研究了很久,前世那个世界的说法很多。今世他虽然有所考证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于是他试探着回答道:“因为这边有人不想开关?”
听到顾绎的回答,顾绍芬不由双眼一亮,追问道:“如此暴利之事,为何还有人不想开关呢?”
看到顾绍芬的表情,顾绎也知道自己的想法离事实也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他更加自信了一些:“如若开关,再大的暴利都是皇上的,南直隶这么多官老爷再想分一杯羹只怕要和那帮阉宦你死我活了。”
顾绍芬满意地看着这个后辈,神情复杂难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暗忖:“难道真如自己所言,这孩子真是文曲星君下凡不成?”
见顾绍芬只是看着自己,半晌没有开口,顾绎也是被他瞧得心里发慌:“三爷爷,莫非孙儿说的不对吗?”
“哦!啊?”顾绍芬这才回过神来,尴尬地笑了笑,道:“你说得很对,南直隶海贸规模远超浙闽,这在朝廷也算是公开的秘密了,连苏州织造太监也参与其中,海船直接从长江入海,北上日本南下南洋,早已是铁桶一片,旁人再难插足。
你小子就不要再痴心妄想了,乖乖走科举之路,日后必然名留青史。明日一早我让人将那海商押送官府,你就不要过问了,昨日之事就当没有发生,也不用担心那两名逃走之人会来寻仇,在这昆山一亩三分地上还没人敢找顾氏的麻烦。”
顾绎闻言也不由头大,他又不能告诉顾绍芬自己救回来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开发台湾第一人,正头疼找个什么借口让顾绍芬改变主意。
不想顾绍芬看着他一副便秘的表情,又善解人意地说道:“看你小子还是没有死心,那人你就留下吧,反正都救回来了。不过此事不要再让其他人知晓了,若是官府上门查问,也要一口咬死人跑了。”
顾绎连忙感谢不已,顾绍芬只是宠溺地摸了摸他的脑袋,并没有点破他那点小心思,然后二人扯了几句闲篇,顾绍芬便起身离去,偌大的顾府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可不少。
顾绍芬走后,狗子马上就冒了出来,想来一直在外候着,他对顾绎说道:“少爷,晚饭是让厨房送过来吗?”
顾绎这时才感觉腹中空空如也,忙活了半天到现在还没吃上一口热的,连忙带着狗子出门,边走边道:“咱们直接到厨房对付两口,吃完还要给颜大哥处理伤口呢。
对了狗子,我们带人回来的事情我和三爷爷说过了,至于其他人一定要保密,包括我母亲在内,知道了吗?”
狗子满口应下,不一会两人便来到厨房,还没等进门呢,一旁传来一道妇人的声音:“绎儿!”
顾绎闻言连忙停下脚步应了一声,来人正是他的嗣母王氏,王氏年约三旬,也是出身书香门第,自小与顾绍芾独子顾同吉便有婚约,可惜还未过门同吉便即早夭,刚烈的王氏不顾两家长辈反对,以发妻之名直接搬来顾府为同吉守节。
顾王两家本是世交,因此两家长辈从内心都是反对的,可又无法直接出面反对,毕竟此为大义。
王氏并不是那种贪图虚名的女子,她自到顾氏之后,每日里除了读书,还亲手纺纱织布,很快便赢得顾氏上下发自内心的敬重。
尤其是顾绍芾,更是觉得亏欠这个儿媳,也正是因此才有了顾绎过继之事,将顾绎过继为同吉的嗣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给王氏养老送终。
王氏得了顾绎这个儿子自然也是当作宝贝一样宠着,这十年来顾绎更是成为她生命中唯一的精神寄托。
今天顾绎下乡迟迟没有回府,王氏便一直守在后院,等他归来。此时见到儿子平安,本来满腹担忧顿时转为气愤,只是盯着他也不说话。
顾绎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只得干笑两声,低头解释道:“母亲,今日遇到一些意外,这才迟了些,可不是在外贪玩,嘿嘿。。。。。。。!”
王氏伸出手指点了一下他的额头,宠溺地说道:“你小子在府里看着挺乖,出了大门就无法无天了,先吃饭吧。”
说罢吩咐身边的丫鬟准备饭菜,径直领着顾绎去了饭厅。不一会热乎乎地饭菜就端了上来,顾绎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食不言寝不语,因此王氏只是在一旁默默看着儿子狼吞虎咽,时不时提醒他慢慢吃。
当然狗子是没有资格跟顾绎同桌吃饭的,顾绎也无意改变这些规矩,他食量本来就大,加上今日着实累了一天,不一会就将桌上饭菜一扫而空。
等到顾绎吃完,王氏这才开口说道:“绎儿,下个月你大爷爷六十大寿,他今日派人捎话过来,让你下个月去县里上学。”
顾绎一边接过丫鬟递来的毛巾,一边说道:“母亲,孩儿不想上学,哪个先生能比得上两位爷爷,孩儿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他们就是了。”
“那可不行,下个月过完寿你大爷爷就要回京了,你二爷爷说他的藏书你都读完了,以后只能去县上府里读你大爷爷的藏书了。”
“那倒也是。”顾绎擦完嘴角的油渍,点头道,“是该去县城了,可是我去县里了,以后谁陪着母亲呢?”
“算你有良心。”王氏嗔道,“不过好男儿还是要以学业为重,我家绎儿可是大明朝最年轻的秀才呢,怎么能为了陪着母亲耽误学业呢?”
“要不让大爷爷给我们腾个院子吧,您跟我一起去县里住,反正县里宅子大。”
“嗯,到时候再说吧,我在乡下住惯了,还不想去县里。”
顾绎心里挂着颜思齐的伤口还没处理,便不再与母亲纠缠搬家的事情,只是草草应付了几句,便告别王氏出了餐厅。
“狗子,狗子,你死到哪里去了。。。。。。”
王氏看着儿子高大的背影,十二岁的孩子如今已经比自己都高大了。想到刚抱来乡下时那小小的人儿,眼泪不觉湿润了眼眶,喃喃自语道:“雏鹰终于也要展翅高飞了。。。。”